侦查人员的回避 无法回避的管理难题(人员篇)(1)



  【编者按】管理难题无处不在。不论管理者走哪条路,似乎总有悖论或谜团潜伏其中。要解决这些管理难题,管理者需要对这些无法回避的难题加深理解。

 侦查人员的回避 无法回避的管理难题(人员篇)(1)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在自己的新著《管理》中把管理的难题归纳为5类13个,5类分别为思考、信息、人员、行动和综合,与其构想的管理三平台模型相对应(图1)。从人员的角度看,重点探讨了3个管理难题,分别是“秩序之谜”、“控制的悖论”和“自信的把握”。

  秩序之谜

  组织需要秩序。有时,组织还需要无序——在进行组织大变革时。不过多数情况下,大多数组织需要把精力放在产品与服务的稳定供应上。因而,总体上确保秩序的责任就落到了管理者头上。组织中的工作人员通常希望管理者能够提供清晰的界定和准确的预测,把“是什么、可以是什么、将要是什么”交代清楚,这样他们才可以着手人员招聘、运营规划、产品生产等工作。

  我们发现,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一词在这里等于控制。秩序大多以战略和结构的形式出现——战略用来确立方向,结构用来明确责任。

  然而,即便是设法在组织里确立秩序的管理者也会常常发现自己在无序地工作。关于管理工作的许多实证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从卡尔森在20世纪40年代对高管工作的研究,到汤姆·彼得斯在1979年的文章中指出的,在管理工作中,“‘松散’是正常的,几乎不可避免,而且合情合理”。

  为什么?因为组织在试图保持前进时,部分外力必然不断发生变化。组织或许需要预测能力,然而这个该死的世界有时却会变得不可预知:客户改变主意、新技术出现、工会号召罢工。正如莱恩·赛尔斯指出的:“计划都不全面。总有未预见到的和无法预见的缺陷。”。这点不假,即便像组织结构本身一样有序的事情也是如此:“下属需要清楚地了解本职工作及其界限,然而工作难免会有重叠,界限难免会有模糊不清的时候”。

  总得有人处理不可预料的事情,通常就是管理者:他们的责任非常宽泛,工作非常灵活,以便处理不确定的和模糊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者就是组织失序的接收器。因此,如果说管理是让无序变得有序,那么“秩序之谜”这一难题可以表述为:管理工作本身无序时,怎样给其他人的工作带来秩序?。

  这一直是管理界广泛认可的难题。英特尔公司的前CEO安迪·格鲁夫说得好,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管理者在“尽力给自己周围带来秩序”的同时,还需要“培养更好的对序的容忍力”。管理者必须“像上了油顺利运转的工厂一样”处理事情,而同时又必须“在精神上和情感上准备好应对混乱”。格鲁夫的格言就是:“让混沌主宰,然后在混沌中掌控”。真是绝对的难题!

  无序的活动能产生有序的结果吗?当然可以,否则组织,还有很多其他事物,就无法正常运转了。想一想艺术家、发明家、建筑师吧,还有作家,好比我看着眼前的笔迹,尽力为读者将想法转换成线性秩序。他们中有些人差不多要有多无序就有多无序,然而,他们却可以想出最有序的结果。——其实,这些人的工作对其他人的行为(所见、所思、所读及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控制。他们都是他人秩序的设计师。管理者同样也是设计师。这一难题中有些东西是设计过程所固有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0532.html

更多阅读

九型人格分析测试 再说九型中的三型(成功型)

    何边-再说九型中的三型(成功型)---中国航天集团培训有感在九型中,把三型称为“成功型”,倒不是因为三型人容易成功,而是三型人把成功看的更重要。三型是所有型号中,是目标感最强、行动力最快、效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同时也是最积极

江西企业警示系统 企业“用工慌”的管理警示(解决篇)

企业如何直面应对“用工慌”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面对“用工慌”呢?1、转变企业经营模式是核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无技术优势,产品无价值优势,靠低价获取市场和利润。在用人环境改变后,企业要生存必须在经营模式转变上下功夫。改变传

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无法回避的管理难题(行动·综合)

 作者:亨利·明茨伯格  【编者按】管理难题无处不在。不论管理者走哪条路,似乎总有悖论或谜团潜伏其中。要解决这些管理难题,管理者需要对这些无法回避的难题加深理解。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在自己的新著《管理》中把管理的难题归

审判人员回避 无法回避的管理难题(人员篇)(2)

  “秩序之谜”的无序性 我们这里提出的是否真的是难题,抑或只是新奇的说法?貌似答案是后者。只有我们逐渐明白无序过程何以影响有序结果以及有序结果何以影响无序过程时,答案才是前者。  让我们回到先前讨论过的那些画家。他们

声明:《侦查人员的回避 无法回避的管理难题(人员篇)(1)》为网友少年决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