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 当电影遭遇金融衍生品
欧洲债务危机阴云未散,美国股市千点暴跌将人们的信心打至谷底。国际金融市场一片哀鸿遍野之际,不甘寂寞的金融炒家却开始了新的冒险,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好莱坞。 2010年4月底,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先后通过了两家公司提交的“电影票房期货市场”申请。它们分别是一家纽约公司成立的“坎特交易所”(Cantor Exchange)和一家印第安纳州投资公司成立的“趋势交易所”(Trend Exchange)。前者将允许个人投资者入场,后者则只面向制片商和机构投资者。在这两个市场中,人们将以制作中电影的未来票房收入为标的进行远期合约交易。 “电影是美国文化的瑰宝,”趋势交易所总裁Robert Swagger表示:“我们的票房期货将帮助减少电影投资的风险,帮助这个行业走向更大的成功。”他的支持者进一步解释道,如果环球影业公司为《狼人》购买了看跌的票房期货,那么就将减少这部电影票房惨败带来的损失。 然而好莱坞电影人却不领情,美国电影协会(MPAA)发表了一封痛心疾首的公开信,强烈反对票房期货推出。“票房期货是对电影的极大误解,这种易被投机者操纵的金融衍生品将损害美国的电影工业,并最终损害投资者自身的利益。”公开信中写道。 几乎没有任何一位电影人对来自华尔街的稀奇玩意表示支持,因此票房期货虽然获得了监管机构原则上的认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举步维艰,正式推出的日期也一拖再拖。当电影遭遇金融衍生品,华尔街与好莱坞的价值观冲突清晰地显现出来。 华尔街VS好莱坞 好莱坞有一句名言:“作为商业,电影的最大弱点是它的艺术性;作为艺术,电影的最大弱点是它的商业性。”多年以来,全世界的电影人都在艺术追求和生存压力的冲突中苦苦挣扎。虽然好莱坞不屑于银行家的唯利是图,但却从未把他们的投资拒之门外。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修改税法,给予电影投资巨大的优惠,外部资金开始迅速涌入电影工业。90年代中期,随着组合投资理念的兴起,为了规避风险,华尔街投资者不再投资单部电影,而是将资金分散投入到20至25部电影项目中。华尔街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发起成立了很多专业的电影投资基金,据美林证券2007年的研究报告,好莱坞六大片场的电影制作费用中,有至少30%来自此类投资基金。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电影业与经济大环境无明显正向关联的特性,吸引了更多资金的流入。这些资金的避险需求,正是票房期货的缘起。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金融学教授Don Chance表示:“电影投资的风险巨大,的确需要进行一定的风险控制。”他多年来一直致力研究娱乐产业金融化问题,“我想票房期货具有很大的潜力。” 2001年,坎特投资公司收购了一家线上虚拟交易社区“好莱坞证券交易所”,这个网上社区拥有20万用户,对电影明星、导演、票房等进行虚拟化的交易。坎特公司原本计划将其转变为现实中的交易所,然而当年9月11日,该公司位于纽约世贸中心的办公室在恐怖袭击中被完全摧毁,这一计划只好搁浅。 9年后,坎特公司重拾该计划。2010年3月,他们在一家豪华酒店举行了“票房金融衍生品推介会”,90位电影业高管在充满交易所气氛的环境中,讨论了即将上映的新版《爱丽丝漫游仙境》的预期票房收入。几天后,他们的竞争对手“趋势交易所”也公布了推出票房衍生品的计划,不同的是,后者将仅面向机构投资者开放。“让孤儿和寡妇这样的个人投资者去卖空《海底总动员3》的票房——这一幕实在太残忍了。” 趋势交易所总裁Robert Swagger半开玩笑地解释道。 内幕交易与市场操控 在坎特公司的推介会上,专家们一致认定《爱丽丝漫游仙境》首月票房将是2.3亿美元左右。然而该片首周票房就达1.16亿,首月票房更是远远超过预期。由此可见票房预测难度之大,加拿大达特默斯大学经济学教授Eric Zitzewitz评论道:“电影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的谈资,然而他们总是高看自己在票房收入方面的预知能力。” 美国电影协会发言人Howard Gantman指出:“电影是极富特异性的产品,它不像橘子——一百家农场出产的橘子都差不多,影响电影票房的因素非常复杂,不可能用公式计算出来。”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票房期货本身也将对观众产生指导作用,期货市场上的追捧无疑有助于提升票房。 Max Keiser是坎特交易所前身“好莱坞证券交易所”的创始人,他回忆道,当票房期货还处于虚拟阶段时,就已经有电影公司的老板企图对其施加控制了。“电影发行方付给我们一笔钱,要求修改虚拟社区中影片的票房,我们的董事会竟然同意了。” Keiser说,“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市场操控行为’。” 票房期货由虚拟走向现实之后,利益冲突和内幕交易仍将是一个严重问题。“内幕交易将不可避免,”一位投行人士说,“你让制片方购买自己影片的票房期货,这显然已经构成内幕交易。”对此,两家交易所回应道,他们将严格审查投资者的背景和利益相关方,以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还有一种侦探小说式的恐怖猜测:“希斯·莱杰的意外死亡使《蝙蝠侠之黑暗骑士》票房大卖,迈克尔·杰克逊的死也带来他的传记电影风靡全球,往前追溯,还有猫王、梦露……个别的黑心投资者会不会在这方面想歪点子呢?”一篇评论文章写道。 当然,“华尔街坏人们”不大可能真的埋伏在电影明星家门口预谋行刺,然而他们必将使出浑身解数干预票房,这肯定不是好莱坞愿意看到的情况。 电影艺术之忧 对于好莱坞电影人来说,市场监管并不是讨论的重点,金融衍生品是否将使电影脱离其艺术本质,这才是令他们忧心忡忡的问题。
对于投资者,票房衍生品改变了电影投资只能“单边做多”的困境,增加了投资的手段。然而好莱坞电影界认为,原本目的为避险的金融衍生品,正在沦为投资者间对赌的工具。“对赌”意味着有一半的投资者是做空的,他们更希望标的资产跌价。试想一下,如果市场中有一半人希望电影失败,那将带来怎样的后果? “我死也不能相信,竟然有电影公司愿意做空自己拍的电影,这真是电影界的耻辱。”因《阳光小美女》而声名鹊起的制片人David Friendly说。 如果某部电影的导演、编剧和制作团队也加入做空票房期货的阵营,将给电影的质量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部分电影人担心,这会使好莱坞陷入“比烂”的怪圈。 “这跟赌球和赌马没什么区别,”一位评论家表示,“体育博彩中的贿赂和作弊现象,也将在电影行业出现。” 巴菲特曾说:“衍生品就是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987年日本股市崩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现在的希腊债务危机,无不与衍生品相关。在电影界,米高梅电影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导致007系列停拍、高盛丑闻带来的巨大损失……这些惨痛教训,使好莱坞对华尔街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金融界想要让电影公司参与到他们设计的游戏中来,恐怕将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更多阅读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控制武颖莺 巴塞尔协议 银行风险
【摘要】:中国加入WTO,金融趋于全球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差距和诸多矛盾,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机遇和挑战。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
外汇风险管理 外企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管理一、外汇风险管理的战略外汇风险管理的战略是指国际经济交易主体对外汇风险所持的态度,包括要不要防范外汇风险,应防范到什么程度等。根据对外汇风险的不同态度,企业或外汇银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战略可供选择。(一)完全不防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与控制问题,对资本金使用和对外融资的利益收取问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为,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战略风险管理新策
金融危机余波未歇,高管以及董事会明白只是针对特定风险的管理方式不再适用,现行的风险管理流程在今日风云变化莫测的商界也不再有效。然而,思想上能够意识到,行动上却难以落实。对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非金融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是
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 浅析基于期货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
一、我国期货市场风险的特殊成因 1.风险管理未系统化,统一化 类似于全球其他国家期货市场管理体系一样,我国虽然也采取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交易所自我管理的三级风险管理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市场风险体系才初步建立,整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