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渝渝
曾经,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一个“知青”画呀画着,熬去了岁月,也熬去了灯中的油……后来,这个“知青”的画来到了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等大型美展,并获得三次全国美展的最高奖、银奖等多次全国奖……他就是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院教授于新生。 于新生的画室在京城北郊一个有着很多大杨树的小区里,推开后窗,就见一片绿油油的田野,微风吹过,草香扑鼻。这里的宁静和乡土气息,让他可以和笔下朴实的农民、清雅的高士,心灵交融,无羁无绊。 蹉跎岁月 追求不息 于新生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教师,因在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他在儿时就搬到了寿光农村。父亲对画家十分崇拜,自己也喜欢临摹,这让年幼的于新生十分好奇,产生了对艺术的朦胧向往。他曾经到附近砖瓦厂跟“歪嘴叔叔”玩泥巴、捏小动物;他爱看小人书,一次次把书中人物临摹下来;他曾把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作为发挥兴趣的园地……16岁在报纸上发表了第一幅作品,虽然是一张政治色彩很浓的画,但还是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很有点画才的少年。 “上山下乡”风潮涌来,于新生也成为其中一员,因为绘画特长,劳动外他还常去做一些宣传、办展工作。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那盏油灯》记录了那特殊的岁月:“忘不了那盏油灯。灯底部是个墨水瓶,灯头是花一毛钱在集上买的,再从书本上撕下一条纸,做成灯芯塞到灯头里就成了。”“灯光下,常翻一翻白天乱画的那些速写,村落、田野、贫下中农、我们、农具及牲畜们。 画这些只是消遣,并非要当绘画大师,那时代并不需要‘大师‘……常伴着疲劳和彷徨对着长夜发呆,没有了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也不知道该怎样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只是双眼朦胧地望着油灯的光晕……”油灯下,《试试长了多少劲》成为他的第一张正式创作,也是他入选美展的第一幅画。 回城后,因父亲是医生,于新生被分到卫生系统,但他硬是选择去县电影管理站做美工,专画海报和幻灯片,同时开始创作年画。一年后,山东省美术出版社就专门出版了他与人合作的年画《心红鸡壮,人勤蛋大》,引起不小轰动。1978年,他调进县文化馆。 能进艺术院校学习,一直令于新生非常向往,恢复高考后,于新生报考了浙江美院,因为政治课没有过关失之交臂,但他优秀的专业课表现,让招考老师既欣赏又惋惜。 中央美院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连环画年画系后,急需充实教师队伍,于新生成为山东美术界一致推荐的人选,中央美院方面也非常满意,但县有关领导不批,认为如果放走了于新生,对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损失。此后多次工作调动也均因同一理由而搁置,他在县文化馆一直工作了20年,直到1998年才调入潍坊市艺术馆,后又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虽也遗憾,但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1999年,中国画 《吉祥腊月》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牌奖,此后,《喜船》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牌奖、第十二届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和第六届全国年画展银奖,《大晴天》被评为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作品,《荷塘水清清》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银奖和最受观众欢迎美术作品奖……他先后被中国文联评为“99中国百杰画家”、中国文联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抱着希望去做,没希望也要去做”,回头想想,失落也好,得奖也好,对这些,于新生都看得淡然。三路并进 融会贯通 农村生活让于新生难以忘怀,那些布满皱纹饱经风霜又在微笑着的脸,是在一种特有的生存环境中形成的,是一种特有的生命状态,会给人以生命的感悟和思考。现在他还经常到农村去,到田间去,去表现那里的生活和那里的人,他的获奖作品《荷塘水清清》、《大过年》、《吉祥腊月》、《金秋》等大型创作就是他这种心态的体现。 吸收民间美术是于新生创作的另一组成部分,刚开始他觉得这种从小就常见的玩艺儿平庸粗俗没啥“嚼头”,可是后来他却从中嚼出了令他欣喜的味道。他在介绍民间美术造型特点时举了个茶杯的例子:按照写实艺术的透视关系,茶杯的口是圆的,底也应该是圆的,但这只是视觉表面上的真实。而民间美术表现一个茶杯时,口是圆的,底却是一条直线。民间艺人会说:茶杯口就是圆的,但杯底不是平的怎么能放在桌子上呢?这是一种心理的真实,概念的真实,它不是表面的模仿,艺术就来源于这种真实。 “我就从民间艺术的精神内涵出发,以民间的基本语言为原料,再加上点现代文化的佐料,按照自家性情,制成了些类似风味小吃的东西。”就是这些被于新生轻描淡写地说成“风味小吃”的创新,引起美术界的极大关注,年画《木兰梳妆》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农家新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展一等奖;《飘香时节》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国儿歌一千首》作为我国唯一入选作品参加第25届世界儿童图书插图展览;《中国古代寓言》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被评为“获奖作品”(“获奖作品”是展览的最高奖);《甜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喜船》获第六届全国年画展银奖、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银奖、第十届全国美展获银奖;《中秋节》邮票、小版张由国家邮政局发行;《飘香的风》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一时间,于新生这种创新的民间美术创作还引来纷纷模仿。 1986年,他到山东艺术学院学习,一般人觉得他学民间年画或中国画是当然的,然而他却选择了油画;毕业后于新生没画过油画,却把油画语言融入到写实题材创作中。 他不固守成法,不吃老本,又将自己的艺术触角伸向了一块更能自由驰骋的疆域——写意水墨人物画。于新生的水墨人物画多以隐者高士、文人骚客为主,并以琴棋书茶及山石林泉作为点景和陪衬,人物交融,物我两忘,呈现出“天人合一”的道风禅韵气象。美术评论人士称其水墨人物画宛转多姿,笔墨清雅,人物衣纹线条劲健,极富文人情趣,在中国当代人物画界独树一帜。于新生自己却觉得画水墨是他对传统中国画语言的一种感悟理解和对自己一种身心放松的方式。过去他更多思考如何创新和拓展,现在想得更多的是笔墨语言的深化领悟和精致表现。 有人问他,你将来打算怎样?是否还这样去画?于新生说自己也不知道将来怎样,就像人吃了饭不知道自己长成啥样一样。他说:“其实,人也没有必要像模子葫芦一样,给自己套上一个设计好的僵硬模式,一定得长出那个固定的形状来。不管怎样,饭要继续吃!身体要好好养!至于将来怎样,是美是丑?我对老天说:顺其自然!” 在于新生的画室里,记者恰好看到了一个大葫芦,是他从寿光老家带来的,也许是因为它长得不同寻常,也许还寄寓着他对家乡农村的深深眷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