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赫德:惠普“收购达人”江郎才尽(2)
分析家为赫德的表现贴上了“反费奥瑞娜”的标签,并认为他希望藉此向惠普董事局证明自己有着比前任更出色的管理能力,而且也更平易近人,更好相处。 尽管外界对赫德的“动机”表示怀疑,但公司董事会却对赫德很是欣赏,他们表示赫德的管理方式和为人处事符合公司一直倡导的“惠普之道”——要持续创新、尽量替员工考虑、保持与客户良好关系等原则。2006年9月22日,赫德成为惠普公司董事长。 “成本杀手”、“偏执狂”与“收购达人” 除了改变管理模式之外,赫德还将自己在NCR公司赖以成名的削减成本搬到了惠普,之前的裁员计划可以让公司每年减少数亿美元的开销。他还责令研发部门上交详细的研发费用列表,并由自己亲自决定哪些项目需要增加投资,哪些项目则需要削减投资甚至不需要投资。
而对职能部门的成本削减工作,赫德在与管理层沟通后,拿出自己的一套指标做参考,比如上个月在某个系数上减少了0.05%的成本,这个月是否让该数字再升高些。另一些指标甚至精确到办公室的租金上,惠普计划把其分布在全球的几百家不动产机构精简整合到几个核心地区,以进一步降低不动产成本。 赫德还要求各个部门的销售人员都必须全力以赴,负责管理国际打印机业务的布鲁斯·达尔格伦(Bruce Dahlgren)在10天内先在加州会见赫德,然后飞到台湾与生产商见面,随后又去了北京参加展销会,再飞回美国得州讨论销售计划,之后去日本会见客户,最后到巴厘岛培训新员工。“我和一个偏执狂一起工作”,达尔格伦说,“他(赫德)希望每时每刻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惠普的人员在和客户谈生意。” 除了让销售人员上紧发条外,赫德还要让惠普摆脱长期以来一直严重依赖打印机业务的局面,这也是费奥瑞娜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赫德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收购。他曾说过:“一个企业三分之二的利润增长来自收购,25%来自公司对竞争对手的胜利,还有剩下的10%来自新的创意。” 为了让公司“三分之二的的利润增长”有着落,赫德在上任以后立即着手开始为惠普寻找合适的对象,人们戏称赫德和费奥瑞娜终于有了相似的地方——都是“收购达人”。 与费奥瑞娜一样,赫德坚决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进行收购,与前任一心进行大收购不同,赫德则认为只要是能够帮助惠普发展软件和互联网业务的公司,都是赫德的目标。自2005年11月到2008年8年,惠普公司完成了近30笔收购,其中最让赫德感到满意的是2006年11月7日以45亿美元收购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以及在2007年7月23日以16亿美元收购Opsware公司。其中收购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使惠普在SOA(面向服务架构)方面迈出一大步,赫德曾表示惠普在高端被IBM阻击,在低端被戴尔挖墙脚,因此发展SOA技术等将会成为惠普摆脱过于依赖打印机业务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收购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和Opsware公司为惠普在软件领域取得乐突破的话,那么在2008年8月后,赫德则将目标逐步转移到网络信息技术上来,2008年8月26日惠普以139亿美元收购了EDS公司。收购了这家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提供内网服务的信息技术公司让惠普在互联网技术领域实力大增,不仅让惠普的市值增加了440亿美元,还让惠普的年利润上涨48%。更重要的是,这笔收购让惠普缩小了与IBM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差距。2008年,IBM软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1%,而惠普只有可怜的3%。赫德希望以后可以逐步改善这种情况。 收购EDS后赫德一面忙着为EDS瘦身,一面又寻找新的目标。2009年11月,惠普宣布计划收购另一家互联网服务商3Com公司。2010年4月12日,惠普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尽管赫德只用了“很好的开始”、“我们很激动”来形容这笔收购,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惠普向思科等知名互联网服务企业挑战的开始。连思科CEO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都表示:“惠普当然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2010年第一财季,惠普的服务业务收益为87亿美元,依然落后与个人计算机业务和打印机业务,但服务业务的利润(14亿美元)则是个人计算机业务的3倍,更是超过了一向利润丰厚的打印机业务(11亿美元)。 无法成为长期CEO? 尽管赫德带领惠普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依然无法摆脱人们的质疑。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有关他能否长期胜任CEO这一职位。 “赫德痴迷于数字和执行。换句话说,他是一个处于衰退期和停滞不前阶段的公司最需要的CEO,不过他能否成为一个能够长期引领公司前进的CEO却让人怀疑。”《财富》杂志在2009年3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上写道。 人们对于赫德的质疑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对于数字的痴迷,另一个是他对于研发的不重视。 在赫德的带领下,痴迷于数字的风气贯穿于整个惠普内部。赫德对于员工的考核很简单——只要他们对公司的贡献值超过了行业标准,他们就可以拿到奖金。赫德自身的超强记忆力能够让他记住很长一串财务报表。在与竞争对手比较时,赫德也喜欢用数字来说话。他在2010年3月份说道:“在世界技术市场的总价值达到了1.7万亿美元的今天,我们的营业收入比IBM多了200亿美元。现在的我们已经有了大企业级客户、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并且我们70%的利润来自我们所服务的2000家大公司。” 分析家认为过度痴迷于数字会让公司只注重于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的发展计划。 而在研发方面,尽管赫德曾不止一次半开玩笑半严肃地告知手下,“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惠普创始人之一)在天堂里要求我们在研发上多投资”。但惠普在2004-2008年每年都只投入35亿美元,而且因为惠普的年收益一直都在上涨,惠普的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实际上一直在下降。2008年此比例仅为3%,相比之下,惠普的竞争对手IBM的研发费用达到63亿美元,占总收入的6.1%。分析家认为在“创新是发展力”已经妇孺皆知的今天,像惠普这样大的公司却无动于衷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但赫德否认自己不重视创新,他说,惠普的研发费用有很大一部分是用在维护现存的技术上,而他正在努力削减这方面的费用以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上来。 但人们似乎不买赫德的帐。“赫德只想要结果。惠普是在牺牲技术进步和潜在利润的基础上来实现现在的辉煌。它们太依赖于微软的软件,但这种战略的局限性太大。”《财富》杂志写到。“而惠普这几年所谓的创新,也仅局限于开发出不用启动Windows就可以在电脑上放电影的播放软件等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2010年4月底,惠普宣布计划以12亿美元收购智能手机制造商Palm公司。外界认为这是惠普进军智能手机领域的标志。但赫德在6月初的一席话给Palm公司CEO乔恩·鲁宾斯坦(Jon Rubinstein)泼了盆凉水:“我们不是为了进入智能手机领域而收购Palm,我们是为了IP采取进行收购。WebOS软件(Palm公司的招牌产品之一)是一款适用于网络运营环境的软件。我们有数以亿计的可以与网络相连的设备,我们需要软件能够将这些设备连在一起。” 由此可见,赫德还坚持走在通过收购来壮大惠普的道路上,没人知道这项战略到底能让惠普受益多长时间。但赫德恐怕要向外界证明自己除了控制成本和收购外,还有其他手段来振兴惠普。
更多阅读
历数全球科技界20大并购:惠普收购康柏排第二
日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发布科技界20十大并购案资料,数据显示,自1995年以来全球科技界规模最大的并购案是1999年朗讯以238.7亿美元收购AscendCommunications,昨天微软达成的收购Skype排在20大并购中的最后一位。下为1995年以来全球科
马克•赫德:惠普“收购达人”江郎才尽(1)
◎文/祝跃 “赫德是一个处于衰退期和停滞不前阶段的公司最需要的CEO,不过他能否成为一个能够长期引领公司前进的CEO却让人怀疑。” “他一直都喜欢大而简单的东西,他的办公室摆放着一个电视会议大屏幕和一张桌子,桌子上除了一
澳洲宝泽:危机中凸显并购有道(2)
蓄谋日久:2009重拳出击全面收购MacarthurCook Ltd 在王人庆的金融梦想世界中,还有一块版图是房地产基金。他告诉《国际融资》记者,从1995年开始,他就一直梦想着能够涉足房地产基金行业,但他知道进入房地产基金业,不是想做就能够很快
清华同方:惠普下乡电脑不符“家用”规定
在电脑下乡即将迎来第二轮招标时,清华同方近日指出,惠普DX系列下乡电脑不符合“家用”规定,涉嫌违规。此言一出,引起业内极大争议,PC厂商们围绕着“商用”与“家用”的界定各执一词。那么,惠普究竟有没有违规呢? 清华同方:惠普下乡电
惠普CEO马克·赫德:我不是故事主角
马克·赫德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革新者,他所带领的公司是硅谷的奠基人,在人们眼里,它就应该伟大,就该注定基业常青。因此,对于反CEO明星化的赫德来说,他唯一能获得的成就,不是创造一家伟大的公司,而是让惠普重现辉煌。 而且他好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