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国际资本“逃离”新兴市场?



 资金回流美国,真的是因为新兴市场优势不在,还是美国为了走出经济困局而设下的一个局?

  

  文|本刊记者 何春梅     出处|《英才》杂志2010年7月刊

      新兴市场的吸引力正在逐渐衰减?

  据Wind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中旬新兴市场股市陷入一轮“跌势汹汹”的调整以来,俄罗斯RTS指数累计跌幅达20%以上、巴西Bovespa指数累计下跌20%左右、印度Sensex30指数累计下跌接近10%,而上证综指不但没有走出“红五月”行情,甚至还一度领跌新兴市场股市,25个交易日的跌幅就超过了20%。

  “一个世界,两种速度”,曾经人们习惯用这句话来形容新兴市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发达国家经济的疲软走势。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早就被视为全球经济未来增长的源泉,然而最近,这个观点似乎正在受到挑战。

  有报道称,过去一段时间,不少投资人开始大举撤离新兴股票市场。基金研究机构EPFF Global统计表明,今年5月以来,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三国股票市场都出现了资金外流的情况,而已经在技术上陷入熊市的A股市场,也出现了国际资金撤离的迹象。有分析师认为,受欧债影响以及美国增长前景向好的驱动,很多投资者逃离新兴市场,到美国市场避险。

  这一危机对美国来说似乎却成了一个良好的转机,大量资金的回流让急需大把资金来发债的美国现在也“不差钱”了。这不禁让人联想:资金回流美国,真的是因为新兴市场优势不在,还是美国为了走出经济困局而设下的一个局?国际资金在新兴市场真的已经开始“胜利大逃亡”了吗?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美国设局?

  欧洲债务危机无疑是今年以来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焦点——全球投资者因为欧洲动荡,投资情绪越来越低落,大量国际资金开始了戏剧性地转变流向。

  有数据显示,今年3月,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长期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的金额高达140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中国也一改减持美国国债的姿态,6个月来首次增持美国国债。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近期国际资本流动(TIC)数据,寻求避险的私人投资者购买了802亿美元的美国财政部债券和票据。

      无疑,这是美国梦寐以求的结果。

  美国财政部5月5日对外宣称,将在季度再融资操作中发行780亿美元的债券。其中包括价值380亿美元3年期国债、240亿美元债券10年期国债,以及160亿美元30年期国债。资料显示,美国2010年一季度计划发行的规模是8500亿美元,二、三、四季度分别为3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和5000亿美元。

  然而,金融危机以来,弱势美元问题不仅一直困扰着其他国家,也是美国人自己最为头疼的问题。美元长期贬值的前景,让美国市场的资本不断外流,以至于如今国债拍卖相当困难,经济发展成本不断抬高。特别是刚刚通过的开支庞大的奥巴马医疗保健计划更是说明,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已经让奥巴马政府很难开源节流。

  如何让世界资金重新回流美国,以让美国的国债拍卖顺利一些,如何让美国的资产负债表更好看一些,成了美国的当务之急。如果美国不能找到一个能够立即推动其经济增长的新产业,那么美国就需要想办法驱逐资金回流本土。

  美元的宿敌欧元于是成了攻击的目标之一。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认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美国背景,一是去年底到今年初,美元对大宗商品的套利交叉盘大量平仓;二是美联储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支持和有毒资产收购在第一季度集中到期;三是奥巴马政府年内预算赤字仍然高达1.57万亿,需要大量发债。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是美国金融体系比较虚弱、低利率政策仍在延续、需要大量发债举债利率却不够吸引人的时期。

    希腊危机恰好在此时得到广泛关注,欧元因此疲弱,投资者对欧元区主权债务风险更为警惕,所以国际资本得以回流美国。那么现在,美国银行体系,以及国债的发行,大致可以不愁资金了。

  有业内人士评论认为,美国评级机构下调希腊、葡萄牙以及西班牙主权债务评级,使得国际投资者广泛关注欧元的高估问题,以及欧元区部分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加上欧元的暴跌、美元的暴涨都在说明,这是一个“局”。

  “虽然现在看来,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恢复得都不算好,但欧洲的白条(国债)卖不出去,而美国的白条却能卖出去了。不管怎么说,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从这一点来看,这种结果对美国来说无疑是最有利的。”钟伟表示。

  流出还是流入?

  如果美国设局的说法成立,那么大量资金从欧洲回流美国当属情理之中。可为什么国际资金对新兴市场包括中国也表达了失望情绪呢?新兴市场的资金真的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言,面临大量抽离的二次探底风险吗?

  一项针对200多名基金经理的调查表明,投资者目前对新兴市场股票的乐观人气,已经降至2009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大举投资全球新兴市场股票的基金经理比例,从4月的31%降至19%。此外,有29%的投资者预期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将转弱,只有5%的投资者预期中国经济将走强。

  “股票市场在全球资本流动中比债券市场小得多,还有银行贷款等别的资金流动,股市的变化其实并不能反映资本流向的变化。市场对资本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经济基本面,而从当前基本面来看,再没有比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更高的了。”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海红认为,针对基金经理的这项调查并不能真正代表国际资金的动向。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王虎的认同,“现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如今在搞结构调整和转型,宏观政策调控也很厉害,因此经济增速很可能要降下来。但是,新兴市场的短期调整并不证明新兴市场没有美国经济恢复得好,只是比人们预期的要差一些而已,因此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可能只是一种短期逐利行为。”

  长江证券金融分析师刘俊更是认为,新兴市场货币大都有升值预期,譬如中国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市场更应该担心的是资金流入而不是流出的问题。

  那么我们到底是应该担心国际资本的流入还是流出?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真的有大量国际资金外逃吗?

  “逃往美国的多数是欧洲市场的资金,现在看来,欧洲的发达国家和美国相比,经济发展形势更烂。”钟伟认为,从当前中国的情况来看,资金没有流出的迹象,相反各项指标都显示,国际资金是净流入的。

  “海关统计的贸易顺差我们称之为顺差,外管局统计的贸易顺差我们称之为顺收,现在顺收远远大于顺差,那就表明混在贸易项下流入热钱的量是比较大的。”钟伟认为境外资本对于中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也在增长。

  “流入的外汇,大多数马上卖掉结成人民币了,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中国,结汇比率接近百分之百,这个是异乎寻常的。外资要来中国设厂,总会在境外有技术和设备的采购,剩下的部分在中国建房建厂才会兑换成人民币。外资进来兑换成人民币的比率非常高,这也有很多的热钱。目前外汇储备的增长不能用海关的贸易差额和外资投资的差额,过去的三四个月流入中国的热钱远远大于流出的。”

  即使从股市上来看,钟伟认为资金出逃的说法也并无依据:“股市上外资是流入还是流出,必须看QFII的仓位,QFII的仓位如果在上升,那就表明可能外资在证券市场也是净流入的,QFII如果原来持有的是现金,不持有股票,那表明它对A股市场比较看淡。我认为外资在A股市场上正在逐步建仓,也就是净流入。”

  

  管制流动性?

  “经济危机后,新兴市场作为避险市场,资金流入太多、太快,加上很多国家货币还有升值预期,这些以逐利为本质的资金在利差比较好的情况下,收益率可能也很不错。”高海红说,根据2009年的数据,国际资金自然流入新兴市场的非常多。

  事实上,金融危机以来,带动中国、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国家股市上扬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从去年3月到去年底这段时间,一共有高达637亿美元的国际资金净流入新兴国家市场,这些资金使得中国、巴西、俄罗斯的股市展开了一轮非凡的反弹。

  除此以外,前期全球经济的复苏,很大程度是由于各国政府注入了极大的流动性,这也是当时新兴市场股市一路飘红的重要原因。因此,当经济刚刚转好,政府打算回收流动性,或发出明确的退市信号时,市场流动性转向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换句话说,近期新兴市场股市的暴跌,资金的流出,更多的可能还在于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拿中国来说,资金流出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地产政策的调整,挤出部分外资;二是GDP环比增速下降,所以他们担心二次探底。”刘俊告诉《英才》记者,资金流出会带来房地产等市场的阶段性偃旗息鼓,但从中长期来看,这不应该是一个大趋势,而且目前来看,外资的直接投资额还在增长。

  “我们现在应该担心的不是资金抽离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可能在于大量资金无处可去。”刘俊表示,股市和楼市都陷入了低迷,如何解决充裕的流动性应该是个大难题。

  事实上,现在全球的流动性都非常充裕,高海红认为,可以预期的是,这些资金肯定是成倍增长且速度很快的。

  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在资本管制下,国际资金进出都是可控的,因此这些资金的进出带来的影响不会太大。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是直接投资,金融资本很少,而金融资本进来的渠道也是有限制的。高海红认为,真正无法控制的,可能产生泡沫的,还是中国市场本身的资金。“热钱只是一种催化剂,已经有泡沫且脱离基本面了,泡沫才能吹大一些。拿次贷危机来说,地产价值是有周期的,美国次贷危机到最后不是因为泡沫的大小,而是因为基本面撑不住了,才破裂的。”

  不管是否存在美国阴谋论,高海红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对于资本市场的开放可能会更加谨慎。而且这个趋势不光是在中国,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可能对热钱的进出加强管制,所谓的全球化、一体化、自由化等在很多方面可能会出现停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1039.html

更多阅读

城镇化主旋律下:神州如何领跑三四级市场?

     2013年,中共两会上将城镇化作为中国今后几年重点改革发展的目标,在此种社会主旋律下,中国的家电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必须懂得如何深耕三四级市场?  在深耕三四级市场方面,家电老品牌企业广东神州燃气用具有限公司最具话语

家得宝中国采购 家得宝们缘何折戟中国市场?

     家得宝已全面退出中国市场?是的,这不是玩笑,百思买也曾遭遇家得宝一样的困局。外资家居品牌在国外战绩辉煌,为何一进入中国,却落得个全面退出的下场?  零售模式不对口  A公司是一个有外资背景的电气销售商,开了2000平方米的

声明:《国际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国际资本“逃离”新兴市场?》为网友清晨一只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