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认为,思文凯此时离开爱立信,是因为爱立信在经过百年历史之后,遇到了新的瓶颈。 文|本刊记者 胡祥宝 出处|《英才》杂志8月刊 6年前,互联网经济泡沫危机之后,“锁匠”出身的思文凯选择了“受命于危难之间”,挂帅全球无线通信翘楚爱立信CEO;6年后,在同样严峻的全球经济衰退之时,酷似美国明星施瓦辛格的他却做出了迥异的选择。 6月25日,爱立信公司宣布,思文凯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卸任,其CEO职务将由原任爱立信CFO、执行副总裁卫翰思接替。据报道,离开爱立信后,思文凯的下一站将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出任英国石油公司(BP)的董事长。实际上,2003年4月,思文凯从生产安全锁的AssaAbloy集团“转行”到电信领域,已经面对过一次陌生了。那一次,他大规模缩减成本,锐意改革,使爱立信从设备销售商转型为完整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从而带领爱立信走出亏损困境。以致在他的任期内,爱立信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逐步上升,多年稳坐无线设备商老大宝座。 对于思文凯的此番谢幕,有国外券商认为,其主要原因缘于投资人对爱立信管理层的不满,并附以言之凿凿的数据——今年爱立信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5%。 但熟悉思文凯的业内人士均表示,上述观点站不住脚。“此次离职其实是激流勇退,思文凯是要带着掌声和鲜花离开。” 现实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在爱立信的两大股东Investor及Industriv rden强烈要求下,离职后的思文凯还将长期保留爱立信董事会成员身份。 其实,对于思文凯个人来说,转换环境无可厚非。此前就曾有坊间传闻,自从做了爱立信的CEO之后,思文凯虽有别墅和豪华游艇,但享受的时间几乎为零。而且,57岁的他可谓功成名就,名利不愁,他最需要的只是更多不同的经历与历练,而出任英国石油董事长将会是另一番境地。事情的重点是爱立信公司未来的发展。 分析师们普遍认为,经过思文凯六年的治理,爱立信现在正处于一个稳定的循环之中,后思文凯时代的爱立信战略不会发生巨大改变。基于这个观点,在思文凯谢幕消息公布后的一周内,爱立信全球总部所在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股市的股价并无大变化。 但的确有不一样的观点传出。有评论认为,思文凯此时离开爱立信,是因为爱立信在经过百年历史之后,遇到了新的瓶颈。 眼下,传统电信设备市场的利润非常微薄,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不断萎缩——仅今年一季度就下降了9%。低利润之外,爱立信还要应对竞争对手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些竞争包括:在北美市场面对诺基亚-西门子收购北电网络的核心无线资产后的竞争压力,还有跟华为、中兴等后起之秀不断地争夺市场份额。 《财富》发表文章称,新任CEO卫翰思对全球经济低迷有着更直接的切身体会,他将面临新、老竞争对手更激烈的竞争。 但爱立信本身似乎相对乐观。思文凯声称,爱立信大部分运营商财务状况健康。卫翰思则说:“我们的竞争优势是技术领先,我们将以最好、最强大的技术同对手竞争。”毕竟,作为全球第一大无线设备商,3G时代下的爱立信将如何在经济危机中前行,是爱立信避不开的话题。 如今,离思文凯正式离职还有半年时间,爱立信正在向电信服务转型。在卫翰思接管权杖后,能否领导爱立信在危机中完成接力赛,再创辉煌,还有待时间考验。
![索尼爱立信 思文凯为何离开爱立信?](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07497482755.jpeg)
值得欣慰的是,卫翰思自2003年主管爱立信电信专业服务部门以来,使得该业务在集团总销售额中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一,业务量增长三倍,并斩获可观利润。这些无疑将为爱立信的明天增添一份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