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个崭新的名字就将会和路易·威登、迪奥、芬迪、轩尼诗、纪梵希、倩碧、娇兰这些路易威登集团旗下众多的知名奢侈品为伍了。 全球最大奢侈品生产商路易威登集团(LV)4月8日宣布,其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路易威登酒店管理集团的作品——“白马”酒店很快将惊艳亮相。 尽管出于对特色旅游景点和高级酒店服务前景的看好,决定参与投资高级酒店服务业,但是基于成本及风险的考虑,路易威登酒店管理集团此次只将业务定位为高级酒店的设计和经营。 显然,在酒店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可以确保品牌价值的最大化。但是,给LV以信心的还是市场预期。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渐行渐暖的奢侈品市场给了LV信心。2010年第一季度,LV集团营业收入近45亿欧元,同比增长11%。其中,红酒、烈酒业务及手表、珠宝业务贡献最大。 同时,酒店行业的快速增长数据也着实让人心动。统计数据显示,整个中东和非洲地区目前共有468座酒店在建或计划修建,酒店建成之后,这一地区的游客接待能力将比目前增长21%。 受到市场上升数字的鼓舞,LV确定了与埃及奥拉森发展控股集团的合作计划。首批由32栋私人别墅和40套豪华套房组成的两家“白马”酒店分别位于埃及和阿曼。奥拉森董事长兼创始人萨里斯表示负责筹集资金,LV仅参与这两座酒店的设计和部分经营,并适当在酒店的经营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利润。

其实,LV集团总裁贝尔纳·阿尔 诺早有进军高级酒店业的设想,2006年, 他控制的阿尔诺集团在法国滑雪胜地库尔舍瓦勒兴建了第一座“白马”五星级酒店。“白马”成为酒店的品牌正来源于此。 AIG卖血止损 止损是不是将伤害控制到最小的第一要务? 文|鹤怀 出售南山、出售友邦、出售美国人寿保险……两年来,“出售”这个词如梦魇般始终缠着美国国际集团(AIG)。如果用壮士断腕形容一般的出售,眼下的AIG差不多出售了自己的全部,几乎等同于卖身。 众所周知,为了偿还美国政府的救助金,AIG四处筹款,变卖家当。 与AIG采用同样手法的是通用。在濒临破产之际,通用大肆出售旗下的众多知名品牌,甚至不惜让悍马停产。 这种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的商业行为在亚洲企业家看来,近乎不近情理。亚洲企业家一般不会如此行事。“挽狂澜于即倒”才是亚洲人的风格。即便必须有所出售,也不会真正伤筋动骨,修枝剪蔓的程度能少则少。 而西方商业思路是,当一个公司失去健康的可持续模式时,即便这个公司眼下的业务尚可,或是公司手中拥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也会被及时处理掉,以免将来事发,拖累财务报表。中国企业在走出海外的过程中,在这一点上经常吃亏。 将伤害控制到最小的第一要务是止损?还是“与企业共存亡”?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企业的选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