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贵/文
身处后工业化时代的郭台铭,如果不能控制道德风险,其钟情的代工事业或将滑向穷途政经人脉俱广的郭台铭大概没有想到,其多年来积累的商业形象会因为旗下富士康员工的连番自杀事件而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顶着“台湾首富”和“亚洲之星”光环的郭台铭迄今为止的财富路径与台湾工业发展脉搏基本吻合。众所周知,台湾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主要集中在代工环节。过去,得益于美日产业结构转移以及优越的区位优势,台湾制造业取得了傲视成就。直至今天,制造业依然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台湾地区商务成本的上升,以台积电、宏基、富士康等为代表的台湾制造业纷纷登录对岸,找到了存续与发展的新空间。如今,为台资企业创造剩余价值的大陆产业工人不下几百万人。假如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台湾经济要维持既有繁荣几乎是一句空话。 然而,站在产业分工史的角度来看,郭台铭领导下的代工王国似乎生活在久远的18世纪。其类军事化的管理尽管可以保持效率的刚性,但人性的光辉似乎格外稀少。郭台铭也许会胸闷,在这个先进科技主导产业发展、财富喧嚣、“快钱”意识泛滥的时代,他领导下的传统工业的赢利空间一再不断被压缩,于是只能通过比较机械化的管理来保持利润空间。假如没有员工的连番自杀事件,富士康可能还是“世界工厂”的最好写照。偏偏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已经被定格在后工业化时代的21世纪。主要来自内地农村的产业工人既珍惜眼前的工作机会,更有自己的权利诉求。如果企业一味牺牲他们的生活空间与人性尊严,实际上是自毁形象和竞争力。 按照公认的公司理念,信息的准确、及时披露以及对员工权益的尊重是基本的规则遵守。因此,一般人很难想象,对西方工业文明有着较为深刻认知的郭台铭,会容忍旗下企业有如此的道德风险行为?比较内敛的中国农民子弟们,其勤勉学习的精神和对工作的投入是这些年来中国保持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依靠。他们理应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有权利在所属企业中受到基本的尊重。然而,现实与他们的理想显然有着不小的距离。 看来,中国的产业工人还是十分弱势的。就郭台铭领导下的富士康来说,如果不能早日建立一个有效维护员工基本福利与尊严的制度安排,仅靠一些表面功夫来防止员工自杀事件的发生,无异于缘木求鱼。 人本管理也许是遥远的目标指向,但郭台铭的确应该思考企业模式的转型了。 责任编辑:李魏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