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十二跳”的消息,痛惜之余倒也没有让我特别吃惊。以我的经历,感觉目前人性化管理的企业并不多,就业环境也不大好。当然,你也可以批评我身上“80后”的“娇气”、“吃不了苦”。
我从北京一所一类大学本科毕业已近5年,数次考公务员未果,只有到私营企业或者私立学校工作,但他们都没有给我办过“社保”,即使是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的2008年,即使是在省会城市武汉和首都北京。当有朋友介绍我来贵州的国有企业时,我以为我有了一份保障(后来才知道是一种低水平的保障),于是从北京千里迢迢到贵州,终于在毕业近4年后第一次有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没有住房公积金。单位是矿山企业,虽然离县城50公里,来回一趟需要40元路费,但有些同事宁愿放弃挣30元加班费,也要在县城待几个小时,说是“长时间待在矿上不出来人会发疯的”。 虽是国企,但我每月到手的收入才1200多元,很多老职工干了10年还不到1000元,吃饭还是自己掏钱。公司在不停地走人,领导也没办法。一批本地员工在“坚守”,因为他们年龄大了,而且下班后家里还有土地耕种可以形成一部分收入。让我感慨的是,即使是公司月入600元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清洁工,也会送子女到100公里外的市内私立学校读书,虽然几公里外就有免学费的公立学校。所以当我看到有人将东部“民工荒”归结于计划生育政策时,我觉得哭笑不得:难道我们的父母生养我们、送我们去学校读书,就是让我们去做一名只能养活自己的生产线上的普工?虽然我们生产的产品自去年8月以来上涨了20%左右,整个集团公司的效益、利润大大提升,但我们普通员工的收入到目前为止还是一分没涨。与普通员工比,公司的高管一年20多万元的收入,吃小食堂,住房、用车都有好的待遇。整个集团公司的状况都是如此。 我想,一个让员工有尊严,有幸福感、归属感的企业,必然能留得住员工;善待员工,企业也会得到好的回报,有时看到由于员工离心离德导致的隐性损失,有可能是他工资所得的很多倍。贵州 江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