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机构投资者通常喜欢看的一项指标是‘散户线’。在股价底部的时候,往往散户线很高,但当底部形成之后往上走的时候,这时散户线反而下来了,到最高点的时候,散户线有时还是最低的,但高点出来之后慢慢往下滑的过程中散户线又升起来了。有些机构往往利用散户线反向操作。”
“不过,归根结底,到最后还是看一个公司的基本面,这个才是决定股价往上,还是往下,调整的幅度长,还是短的主要原因。”阎冀说。
(文|本刊记者李冬洁)
创业板圆桌讨论
28星宿会破发吗?
主持|本刊记者 李冬洁
嘉宾 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金岩石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 仇彦英
山东创世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荣添
高达106%的平均涨幅,约117倍的平均市盈率——这是创业板公司集体创造的二级市场神话。但这不过是站在高台上的跳高比赛而已,创业板一级市场的高估值才是导致这场飙高游戏的“幕后黑手”。
会破发吗?这是一个需要去问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过会时,就随之而来。发行价作为本轮行情最关键的一个关口,正在面临市场投资者的质疑。让人担忧的是,在海外创业板大多失败的阴影下,爆炒之后的中国创业板,最终还能像纳斯达克那样真正有所作为吗?
集体破发意味熊市
《英才》:创业板开盘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高现象”,即高股价、高市盈率和高换手率,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金岩石:这是新股不败带来的喜新厌旧的投资,就是博傻的游戏。为什么华谊兄弟能当明星?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华谊兄弟是干什么的,而不太清楚另外公司是干什么的,所以越简单、越大众化的东西越容易制造傻瓜博弈的机会。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特征之一。
仇彦英:创业板有成长的预期,这就有了高市盈率发行,再加上我们市场长期存在的新股不败现象,上市就会有高溢价,进一步推高了市盈率。在这种情况下,二级市场参与者主要的盈利就只有靠交易来从中赚钱,从而导致了高换手。
《英才》:当年首批8只中小板股票上市后也被爆炒,结果出现了连续下跌,8只股票平均被套有570个交易日,最长的一只是被套了707个交易日,那么这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会否重复这一历史?
金岩石:中小板前8只的走势,和创业板前28只的走势都是一个道理,这是一种疯狂,过一段时间就会退潮,我预计开盘后三个月之内,这些股票跌幅会在30%—50%。
仇彦英:一个新事物,热闹开场然后慢慢冷却,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性的东西。创业板这28家和中小板8家公司差不多,最后都应该会回归。回归是一个趋势,但不代表这些股票都处于非理性的高位,从当时8只中小板公司长期来看,最终很多也带来了不错的回报。
叶荣添:这要看哪些题材了,我认为像一些始终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应该有交易性机会。
《英才》:既然回调是必然的反应,那么会如何回调,后期这28家股票是否会有破发的风险?
金岩石:这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发行价,一个是开盘价。我预计,开盘价在3—6个月之内一定会跌破,开盘第一天炒出的天价,绝大多数都会是未来5年的高价,也就是说28家创业板公司在未来5年,是否能保持过去2—3年的高成长是一个变数。在证明了未来有不到20%的公司能够出现持续性高成长的时候,他们的价格才能突破今天的高价。从这个意义上讲,80%的创业板公司开盘第一天已经走完了一年的路。
仇彦英: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破发。因为在短期内,股价都是由成本决定的,而长期趋势则取决于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基本面在相当长时间内是看不到太显著的变化的。这次参与炒作的大多数是散户,而这就越难跌破发行价。散户一般割肉割得慢,对股价的影响不大,跌落反而是漫长的。所以,在中短期内是跌不破发行价的。
《英才》:可28家公司平均高达50多倍的发行市盈率的确也是一个事实。
金岩石:其实这28家发行市盈率相对并不高,把它们的成长性、利润率等指标和主板直接对比,如果按照主板的当前水平为基准,28家创业板公司可支持的市盈率是70—75倍,所以55—56倍的市盈率并不算高。如果28家公司集体破发,那就意味着市场信心崩溃,熊市就要来临了。所以,我们看不到近期破发的迹象,但开盘价很快就会被跌破,在接近发行价的时候,又会引发下一轮炒作。
仇彦英:市盈率不是一个多么有效的指标,在经营稳定,预期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可以用市盈率看到一个企业的价值,而创业板就很难用市盈率来评估它的价值了。如果固守市盈率的方法,纳斯达克就不能存在了。关键是看企业的基本情况,创业板估值偏高是肯定的,国外比我们还厉害,当时的Google等一些公司,市场给了几百倍的市盈率,所以由此来看,市场对价值的判断是不确定的。
如何看创业板的命运
《英才》:我们的市场仍然还是一个明显的政策市,创业板也是在政策的呵护下才推出的,如果后期一直延续跌势,政策面是否会改变市场的走向?
金岩石:政策市讲的是对主板。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中30%是银行股,总利润中50%来自于银行股,所以政策通过银行来调节货币流向会影响市场,中国政策市的特征源于市场的行业结构和所有权结构。从所有权结构上看,目前还是国企占主导,从行业机构上看,银行一行独大。由于政策对国企的经营行为和银行的利润直接产生影响,所以它也对股市产生影响,这与创业板几乎没有关系。
创业板是间接地受益于政策,来源于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所以当创业板爆炒的时候,并不是出于创业板自身的估值,而是基于对宏观经济的判断,第一宏观经济长期成长,市场的乐观情绪支持爆炒;第二宏观经济流动性充裕导致市场资金充裕;第三资金充裕酝酿着通货膨胀,导致投资品稀缺;第四创业板在高通胀和高成长的背景下有可持续性,才回归到创业板的成长性。
仇彦英:政策是影响中短期走势的,对于一个新的市场,每个监管机构和交易机构都会呵护的,如果投机严重,阻碍市场的发展,就会给与一些理性的指导;如果过冷了,就会出一些吸引投资者参与的招数,所以长期来看,不会有大问题。
叶荣添:这28家上市首日创出的高点基本就是永远的历史高点了,只要不突破这个高点,政策应该不会干预。
《英才》: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韩国、日本和香港的创业板都不是很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
仇彦英:首先是上市资源,国外在资源方面相对中国都差一些,因为中国有几十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上市资源,像纳斯达克成功,也是因为全球的中小企业都成为它的上市资源。相对来说,像香港、日本、韩国,他们的上市资源是缺乏的,这就很难让市场持续地繁荣下去。另外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个市场越来越让投资者感到很难获得好的收益,投资者就会退出,而目前国内市场不缺乏投资者。《英才》:如何看中国创业板的命运?
仇彦英:中国不缺上市资源和投资者,从现在的条件来看,中国的创业板也会相对比较成功。但最关键的就是,如果监管环境不利于投资者公平投资,那市场也会慢慢走向失败。我们现在正处于创业板发展的初期,就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叶荣添:2004年政府本想推出创业板,后来却推出了一个中小板,现在推出创业板其实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它的上市企业的质量和中小板都差不多,但市盈率、发行价还高过中小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什么呢?大家自然而然不会把目光投到创业板,到最后还是会放到中小板,所以创业板不会成功,除非将创业板和中小板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