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盛贵金属 高盛错了吗?



  文  Melanie Wong

  高盛欺诈门事件使其客户荷兰银行和德国工业银行损失超过数十亿美元,但却使自己的另一位客户鲍尔森公司赚得盆满钵满,高盛真的做错了吗?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为美国证监会)近期对高盛集团欺诈的指控已经导致该集团股价下跌26%,有分析师指出,为解决此项指控,高盛可能要支付10亿美元甚至更多的罚金。尽管近几年来高盛在全球各地到处“敛财”,但要白白支付这样一笔高额的罚金,这位老牌投行似乎心有不甘。

  10亿美元罚金

  4月16日,美国证监会指控高盛在与住房贷款相关的抵押债业务方面对投资者有欺诈行为。根据原告诉讼,纽约对冲基金鲍尔森公司(Paulson & Co.)是投资产品ABACUS 2007AC1担保债务凭证的承销者。但在市场关系中,鲍尔森公司的利益和被承销产品的投资者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高盛对此进行了隐瞒。2007年4月26日,交易结束后高盛从该交易中收取费用1500万美元,而鲍尔森公司也因有效地实施了做空策略获得高达1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但其他的投资者在此次交易中损失了超过10亿美元。

  目前鲍尔森公司并没有因此而遭遇任何指控,该公司创始人约翰·鲍尔森(John Paulson)表示:“我们并没有操控交易,也没有涉及销售,因此我们并没有做过任何违规的操作。”

  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法学教授、前美国证监会律师唐纳德·兰格沃夫(Donald Langevoort)指出:“如果要提出一个能被法庭所接受的解决方案,美国证监会需要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解释和合理的罚金数额。”

  2007年退休的前美国证监会执法官员詹姆士·考夫曼(James Coffman)曾预测,高盛将为此支付1亿美元的罚金,此次得知高盛可能要支付更高额的罚金时他表示:“基于高盛方面的辩解,10亿美元罚金的裁决很难被证明是正当的。”因为这一金额是有史以来,华尔街企业在诉讼案件中支付最高的罚金的两倍,甚至更多。

  根据证券法规中的一项规则,由于高盛在交易中有误导购买者的行为,美国证监会有权以欺诈的罪名向高盛收取最高1500万美元的罚金。但这项规则已经按照程序,在强制执行案件中被自动驳回,美国证监会还将继续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他们对高盛要求的罚金是合法的。

  北卡来罗纳州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证券法教授詹姆士·考克斯(James Cox)表示:“公众认为10亿美元仅是美国证监会对高盛提出的最低罚金。”

  Bahl & Gaynor Inc.是辛辛那提州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该公司管理的资金总额为28亿美元。该公司的分析师马特·麦考密特(Matt McCormick)表示:“如果仅仅是10亿美元的罚金,相信高盛会非常容易接受,因为很明显,该公司希望尽全力并且尽快将此事了解,而10亿美元如果能了解此事是该公司乐于见到的。”

  鉴于这是美国证监会首次对设计和销售与次级贷款相关的证券产品的银行进行处罚,业界将非常详细地剖析高盛案。同时国会山和媒体也对此案倾注了非常多的关注。

  高盛辩解称,与他们赚取的1500万美元佣金相比,他们在次级债交易中损失了超过9000万美元。而根据美国证监会提出的数据显示,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 NV)的损失超过8.4亿美元,而德国工业银行(IKB Deutsche Industriebank AG)因为投资涉及此次高盛欺诈事件的投资工具,其投资的1.5亿美元几乎全部亏蚀。

  语气放缓

  高盛对此项指控表示否认,认为公司在该笔交易中并不存在任何不当的行为。55岁的高盛掌门人劳埃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认为:“在经营抵押贷款投资产品中,几乎全美的每家大型金融机构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高盛也不例外,损失了9亿多美元。”自从美国证监会公开高盛欺诈案,该公司的形象和估值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近期,高盛方面在其公布的公开声明中语气开始变得缓和。

  在4月16日,高盛发布的新闻中还宣称此次控诉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同时也坚决表示会竭力保护公司的声誉。但4天后,高盛联席法律顾问格雷格·帕姆(Greg Palm)提出了将此案和解的想法,同时在一次电话会议中对投资者表示:“即使双方在某种程度上隐瞒了一些信息,但决定权仍然在你们的手中。”

  事实上,高盛在10个月前就已经接到了美国证监会考虑对其欺诈行为提起民事诉讼的通告,在那时,高盛有权选择在季度报告中提及。但当时高盛认为此告诉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并没有作出通告,也没有告知投资者。

  而在4月27日后,高盛管理者被控将公司利益放在客户利益之前的参议院听证会上,两位高盛的高管表示公司愿意与美国证监会和解,以求将对公司声誉的影响减到最低。

  具体处罚的金额在早前美国证监会和高盛的讨论中并没有得以确认,但有了解高盛方面想法的人士表示,谈判的重点将放在和解的条款上,而不是处罚的金额。因为高盛方面将拒绝承认欺诈的罪名,因为这样会严重影响未来公司的业务及形象。如果不能获得豁免,被判定欺诈将会限制未来高盛和他的雇员管理在美国证监会注册的投资公司。

  高盛的资产管理部门目前管理着共同基金、资本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如果此次未能达成协议,高盛可能面临无法通过股票销售进行快速融资的可能。与此同时,高盛也面临着丧失欧美各国政府这些重要客户的风险。一直以来高盛都是欧洲各国政策制定者最重要的财务顾问之一,但由于此次欺诈事件的爆发,英德两国的政界人士已经开始呼吁各自政府应取消与高盛的紧密联系。

  美国证监会提起的诉讼引用了1933年的证券管理条例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管理条例。但这两项法规均限制了他们对被告最高的处罚罚金不得超过65万美元。如果美国证监会调查员能够说服高盛支付更多的罚金,他们将不需要遵守这两项法规对罚金的限制。前美国证监会委员保尔·阿特金斯(Paul Atkins)表示,大多数美国证监会委员都支持这样的和解结果,同时希望大法官也能够通过此项和解。这基本上是诉讼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

  如果美国证监会和高盛无法达成共识,他们将继续提出诉讼。

  小题大做

  1929年,卓越的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Irving Fisher)曾发布其著名的观察结论,证券市场已经达到了不可动摇的至高点,但就在费希尔发布此项言论不久后,“黑色星期二”悄然到访,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值下跌12.5%,紧接着股票市场陷入了长期的萧条之中。

  2002年,一位瑞士信贷的工作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向一位黄金商询问黄铜未来的投资前景时,该黄金商透露,黄铜未来的价格会有大幅下跌。而这一言论引起了当时金价的巨幅跳水。

  事实上像这样错误,或有诱导性的声明、邮件在业内大规模的存在,一些不合格的专家、学者们应该谨记他们的回答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而高盛在此次案件中似乎也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上海高盛贵金属 高盛错了吗?
  根据美国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显示,原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图尔(Fabrice Tourre)应对聚集和销售含有ABACUS2007-AC1的抵押债券负主要责任。当时图尔认为抵押市场将持续走高。但目前的不完全证据显示,当时图尔对该市场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和把握。

  因为图尔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曾写到“市场随时都有坍塌的风险,只有一些非常有能力的人才能在这种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得以幸存”。一方面图尔看好市场前景,但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了风险的存在,但和大多数投资界的人士一样,尽管对风险有所察觉,但图尔对于他主要参与的抵押信贷市场仍然做出了过于积极的判断。

  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图尔的邮件和后来抵押债券市场的走向,只能证明当时图尔的猜测是正确的。在充满各种独到见解的商业世界里,像图尔这样给出自己看法的行为是很常见的,只是有些正确的言论最后被应证,而有些错误的言论最终被遗忘。或许图尔在当初推断抵押债券市场将会坍塌时也并没有足够的论据。

  有关市场的看法和评价在华尔街随处可见,华尔街的历史从不缺乏对于市场错误判断的例证,而老谋深算的投资者们也并没有深究这些错误的言论。

  美国证监会控告高盛对其客户存在欺诈行为,可是高盛又有什么理由要欺骗自己的客户去购买一支必定会大跌的基金?任何华尔街公司销售的投资产品之所以会被大规模的销售,通常是由于购买者的热捧,而这些购买者大多是久经沙场、老谋深算的投资者,高盛的客户也不例外。

  事实上在次贷危机中,许多人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美国证监会之所以认定高盛存在欺诈行为,主要焦点还是在于其另外一位客户鲍尔森公司由于做空获得了巨额利润。事实上美国房价和次级抵押贷款泡沫都发生在鲍尔森公司做空盈利之前,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做空反而促使资产泡沫提前破裂,使资产价格回归理性。由此看来,美国证监会对此次高盛的案件似乎有些小题大作,又或许这只是美国政府上演的一场“杀鸡给猴看”的戏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1753.html

更多阅读

2012年12月4日播出《火,你去对了吗?-2》 12月播出的电视剧

《火,你去对了吗?-2》心火亢盛、清心火 专家:陈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医认为舌为心的外候,称为“舌为心之苗”。舌头有两大功能,主司味觉、表

沈阳公务员错时上下班“错”了吗?! 沈阳上下班拼车

 今天高考第一天,沈阳的天气也“烤”得人发晕!  今天也是沈阳市省直机关实行“错时上下班”的第一天,此前沈阳市直机关“错时”后,省直也开始了!与此同时,刚刚看到中科院的一则调查:由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完成的《2010中国新型城

牛顿第三定律错了吗? 牛顿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错了吗?载于《发明与革新》2000年11期贵刊2000年第7期刊登的《鱼尾巴挑战牛顿第三定律》一文(以下简称《鱼尾》),对牛顿第三定律根本没搞懂,所以才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结论。《鱼尾》认为,当作用点滑动时,反作用力小于作用力。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 的翻译错了吗?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的翻译错了吗? 先把教课书上的原文和译文放在这里。原文: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

声明:《上海高盛贵金属 高盛错了吗?》为网友我活旳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