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周期理论”已卷土重来,且声势浩大。该理论认为,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支撑下,原材料价格将长期处于高位。 全球经济的起伏,一定程度上遮盖了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但在2010年头几个月内,一些国际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攀升:油价逼近每桶80美元;铁矿石价格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只有小麦和大米仍处于相对低位。 目前,由于投资者担心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和中国抑制房价措施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令大宗商品价格承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近期原材料价格下跌,适逢需求数据显著好转之际——理论上,这应推动价格上涨。 不过,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跌幅,并不像乍看上去那么大。 目前铁矿石价格的确比今年的高点下跌了20%左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120%以上的涨幅。 另一种重要大宗商品——煤炭也是类似的情况:从年内的高位回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上涨近50%。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驻纽约大宗商品研究主管爱德华8226;莫尔斯(Edward Morse)表示,虽然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大,但他认为,目前市场过分强调全球经济出现双底衰退的“尾部风险”。 他表示:“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动力——至少到目前为止——依然强劲,全球经济正持续复苏。”此话反映了市场普遍抱持的观点。 在中长期内——剔除市场恐慌时刻——大宗商品分析师和国际机构大多支持“超周期”观点。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表示,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维持在高位。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提速,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面临上行压力。 IMF表示:“一旦全球经济完成复苏,进入持续扩张阶段,需求快速增长和产能缓慢增长的紧张关系可能重现,从而使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上。” 5月末,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对全球经济增长走势和大宗商品需求前景抱有相当乐观的看法,表示“经济继续显露出根本改善迹象”。该公司当时公布第一季度净利润劲升75%。 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商嘉吉(Cargill)认为,在截至2020年的十年内,全球经济将迎来相当强劲的增长。 嘉吉首席执行官彭国瑞(Gregory Page)表示,在2010-2020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高于1990-2000年的平均水平,但会低于2000-2010年期间“受流动性热潮强劲推动”的增长水平。 据IMF估算,1990-2000年和1990-2000年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9%和3.6%。 彭国瑞表示:“我认为,本十年的增长率起码能与1990-2000年看齐,没有任何理由达不到这个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未满足需求的状况与当时相差无几,我认为,满足这些需求将带来一部分的经济增长。” 此次危机也证明了一点: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回落到繁荣时期前的水平,即便是在近乎空前的经济危机时期。 大宗商品价格从2008年的巅峰上大幅回调,但已经“降落”在一块较高的平原地带。 比方说,油价如今从不在40美元下方多停留片刻,而曾经有很多年,这被认为是极高的水平。 但大宗商品价格会重返2008年的巅峰水平吗?分析师、交易员和银行家对此大多表示怀疑,因为存在大量闲置产能,库存总体上也很充足。 少数几种供应紧缺的原材料价格可能会走高,如铜或铁矿石。但油价目前距2008年中期触及的每桶近150美元仍相当遥远。 本轮反弹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因为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事实上,IMF指出,过去一年半内大宗商品价格急跌后回升的走势,与以往先跌后升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而以往的回升速度要慢得多。 过去一年半内的“过山车”行情没有先例。 首先,本轮跌势更急、幅度更深。据IMF的最新估计,与一般周期相比,此次下跌的幅度是正常跌幅的3倍,而所用时间是正常时间的四分之一。 此次反弹的力度也比以往强劲(目前欧洲债务引起的担忧正对此轮反弹构成压力)。摩根大通(JPMorgan)驻伦敦大宗商品分析师迈克尔8226;詹森(Michael Jansen)表示:“超周期并非意味着不再有盛衰轮替。” 他补充说:“但它意味着,盛时会更盛,而衰时则不会那么衰。” IMF估计,平均而言,大宗商品价格从2009年2月的低点回升了三分之一左右,而同期内工业产值的增幅不到10%。 这一差异是由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较快,近些年该地区的需求增长速度位居全球之首。 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驻伦敦资深商品策略师贾斯珀8226;丹尼斯伯(Jesper Dannesboe)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多速度”可能成为今年剩余时间、乃至未来几年内的一个特征。 “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严重向基础设施投资倾斜,这就需要大量的大宗商品,如基础金属、钢铁、铁矿石和能源。”
![生意社大宗商品价格 大宗商品价格已“着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09312758119.jpeg)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认为,由于人口变动和收入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对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影响力正在迅速上升。 除了新兴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外,低利率(这鼓励了库存活动)和美元贬值,也助长了大宗商品价格反弹。 不过,就长期看好大宗商品前景来说,有一点需要警惕。 价格飙升已开始对需求方面产生明显影响:大宗商品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正逐渐发生变化。 在美国,公共交通的应用增加,节能措施遍及各行业。 矿业高管表示,金属消费者正力求节约,尽可能采用新合金材料或改用塑料。 随着时间推移,节约行为将减轻消费活动对紧缺供应的压力,从而阻碍大宗商品价格创下新高。 但是,鉴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仍在继续,人们普遍认为,“超周期”不会很快结束。 业内共识是,大宗商品价格将在目前较高水平上企稳。 这种状况看来会继续下去,即使超周期不时会——用花旗(Citigroup)驻伦敦矿业分析师乔恩8226;贝格塞尔(Jon Bergtheil)的话说——出现“中断”。 译者/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