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企业监管平台 企业监管不能“凭自觉”
在英国石油(BP)把墨西哥湾变成一个油污之地后,至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企业自我监管和公共监督已宣告失败。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企业如何在一个脆弱的世界运营,以及政府如何监督它们。
过去15年间,一种有关跨国企业行为的新观点,在跨国组织、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以及数以千计的企业(至少在口头上)中生根。“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中的技术要求,还要遵循人权、公平劳动、环境保护和无腐败管理方面的全球准则。记载并推动这些准则的《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得到了全球各地许多企业的“积极”支持,这暂时包括英国石油,但不包括该公司在墨西哥湾的合作伙伴——哈里伯顿 (Halliburton)和Transocean——或者其竞争对手雪佛龙(Chevron)。
因此,在联合国、许多国家政府以及贸易团体的支持下,一种基于自愿原则的自我监管新体制F浮出了水面。但针对平民、环境和工人权利重大威胁案例仍层出不穷,往往是在企业融资和合同关系的帮助下 ——这些合同关系鼓励其他人无视《联合国全球契约》准则。追逐利润最大化似乎注定将会盛行。
英国石油就是最好的例子。该公司多年来一直宣扬其“绿色”资质,甚至到了改变公司标识、广告和网站,以宣扬环保的地步。英国石油公关部门大肆宣传该公司如何致力于保护人权和公平劳动标准。与一些其它公司一样,英国石油每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证明自己在这些领域的合规努力。但该公司灾难性的漏油事件表明,企业宣传是如何营造假象、最终却付出了污染海洋的代价的。
美国总统巴拉克8226;奥巴马(Barack Obama)宣称,“我们将信任企业,但我们将予以核实”,这一声明听上去让人安心。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以为,企业将会自我监管,并能够得到恰当的监督,以保障公共利益。这种看法简直是太偏离事实了。
无疑,企业遵守企业社会责任的口头承诺,让政府官员们上了当。当美国联邦矿产管理局 (Minerals Management Service)背叛了公众信任的时候,他们可以指出英国石油和其它石油巨头的所有绿色宣传,并放任不管。
于是信任摧毁了新奥尔良东南部地区。但英国石油漏油事件,只是一个更大问题的例子之一。美国联邦法院和外国法庭的诉讼,不断揭露出企业侵犯原著民和劳工人权,以及违反众多环保和反腐败法规的不当行为。应该重振企业应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古老观点。我们迫切需要不仅是通过对自由市场的贡献、而且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追求公共利益的企业。
英国石油公司打破了自我监管的模式。由于目前所有企业都在这种模式下经营,我们需要更严厉地施行企业社会责任。公关部门必须停止操纵目标的做法。国会应该通过法案,要求在美国注册或运营的跨国公司建立由专业人士组成的部门,维护在更开明的行为规范中阐明的《全球契约》准则与核心责任。合规部门应直接向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并定期向华盛顿旨在严厉监督的监管机构提交公众可持续性报告,这一举措远非积极的道德说教和苍白的承诺。
合规部门应该拥有独立的权力(就像警察局的内政部门一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迫使企业为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传统的风险评估报告,关注重点是何种风险可能损害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而未来的风险评估报告,还应审核将破坏社会信心的灾难性风险。
目前,蓬勃发展的自由市场经济的优势,与企业巨擘对核心社会价值观构成的风险形成了竞争,特别是生态环境与我们共生的完整性。随着信任已不复存在,现在有必要贯彻“遵守并核实”的原则。
更多阅读
王填:对电商与实体店监管不能“一国两制”
"电商应该成为经济增长新产业,但不能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3月7日上午,全国人大会湖南团的第三次会议上,王填代表向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建言,打击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线上线下不能搞双重标准,“一国两制”,电商平台必须先行负责。他的发言
江苏建筑企业监管平台 企业监管不能“凭自觉”
在英国石油(BP)把墨西哥湾变成一个油污之地后,至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企业自我监管和公共监督已宣告失败。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企业如何在一个脆弱的世界运营,以及政府如何监督它们。
怎样创业才能容易成功 创业成功拼的是心理 不能凭感觉
记者昨天在玄武区新街口街道劳保所创业园采访时了解到,目前社会上众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能够有勇气创业的人只有10%左右,政府为这些敢“吃螃蟹”的人提供了创业平台和舞台。在对他们的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创业不
沈文荣公子沈谦照片 沙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 居安思危是民营企业最不能忘记的
一大早从张家港赶来上海录制《财富人生》节目的沈文荣,乘坐的是一辆迈巴赫。黑色宽敞的车子和刚刚入围全球500强企业的掌门人身份,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位国内最大民营钢铁企业的掌舵者,身家到底有多少? 沈文荣的回答也许
奢侈品牌围巾 中国企业再也不能在一堆没有市场的产品里奢谈什么品牌了!
很多老板打电话,向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求教,纷纷反应,产品因为缺乏强有力的营销推广策略,导致市场靶向性作用不强,市场销量和利润持续低靡,一定程度上致使品牌无法打开局面。 归根结底,没有市场,注定品牌沦丧,亦犹如产品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