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马宁宁跳舞 从「十连跳」到《非诚勿扰》


 非诚勿扰马宁宁跳舞 从「十连跳」到《非诚勿扰》

系列专题:《非诚勿扰》影评

  5月21日清晨,富士康一名员工坠楼身亡,这是今年以来富士康科技集团第十个坠楼的员工,再次将全球最大的IT制造企业富士康推到了风口浪尖。如果此类事件发生在类似黑煤窑、黑砖窑、血汗工厂,人们或许还能理解。但恰恰相反,富士康的员工待遇不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还是相当不错的。

  虽然之前曾有记者潜入企业卧底调查,但从后来的报道中,很难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发现“十连跳”的真正原因。事实上,富士康有着相当完备的用工制度,薪酬体系、加班制度、培训教育、文体活动等一应俱全。

  如果非企业原因,那我们就应该从社会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有学者认为以富士康员工总数比例看,其自杀率并不比社会上的平均自杀率更高。有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100万人自杀,其中有30%来自中国。在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芬兰、拉脱维亚等国,每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以富士康60万员工计,“十连跳”确实不高。

  假定排除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原因和社会平均自杀率的解释,那从社会意识方面是否可以解释呢?我们知道,人的自杀行为是其心理活动的结果,除了精神疾病的原因,社会意识的压力对个人的心理活动就会成为主导性因素。从心理学分析自杀行为的学派很多,其中应用危机理论认为自杀的主要原因:一是发展性危机,主要是在个人成长、求学或事业等发展过程中遇到危机,有一些人可能跨越不了这些坎;二是情境性危机,和突发性事件或强烈的、灾难性事件联系在一起,如交通事故、疾病等;三是存在性危机,和人生目的、生活意义、工作意义等联系在一起,人们在社会主体意识中找不到答案时会产生空虚感、后悔感、无意义、无价值感等,最后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目前尚没有人对“十连跳”真正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但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发展性危机和情境性危机都不应该是主要原因,这样只有“存在性危机”可能会找出某种解释。

  但“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题目又太大,不是一篇小文所能承载。恰好江苏卫视当下有一个号称目前全国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栏目《非诚勿扰》出现的一些故事,多少能给出些注解。该节目近期爆出了两个极具新闻性的人物,一个是被冠名为“宝马女”的马诺,另一个是被称为“豪宅女”的朱真芳。两人都以“非富豪不嫁”闻名,可这两个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前几天还在同一台上相亲的平常女孩,一个陡然而富,不但有人送她宝马车,连法拉利也坐上了,送车送房者之多连马诺自己也记不清了;而另一位不但豪宅无望,因骚扰过多,连维持生计的饭碗也难保。

  这个结局给人们一个启示:要么一步登天,要么什么也不是。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0.4%的最富有家庭占有了70%的国民财富;而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则是5%的家庭占有50%的国民财富。从比例上看,中国确实属于金字塔型社会结构。但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即使只有0.4%是真正富人,但其绝对数却有400多万之众,比全国的军队还多出近一倍。

  于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一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富人;二是富人很多但门槛很高。这种现状就构成了巨额财富落差,而巨额财富落差又构成了社会主体意识的落差,这就是只承认成功者,不承认所谓的“失败者”。这种社会意识的落差又造成了很多人的心理落差,因为谁也不愿意成为“失败者”。可在一个正常社会,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失败者”,一个世界顶级企业的员工怎么就是失败者?当上局长了还失败吗?年收入十几万元也是失败者吗?当这种社会落差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不出答案时,绝望的心理就可能产生,或是迁怒于人,或是迁怒于己,一些极端的事件也就频频发生。这恐怕就是温总理所谈到的“深层次原因”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224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因为《非诚勿扰》和丁东丽想说几句 非诚勿扰丁东丽

这期节目我也看过。深有同感。谁都有选择的权力,大家可以嘲笑甚至讥讽,但没有人可以剥夺。原文地址:因为《非诚勿扰》和丁东丽想说几句作者:小牛精神本想接续《三叫》,却被昨夜的《非诚勿扰》拱出几句感慨,不吐不快。先说了吧。

声明:《非诚勿扰马宁宁跳舞 从「十连跳」到《非诚勿扰》》为网友像逃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