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当尼日利亚东部的13名商人来到首都拉各斯城外一块划给他们的土地,准备建立新市场时,前景并不乐观。 埃梅卡8226;戴克酋长(Emeka Dike)表示:“当初他们来这儿时,这里还是茂密的森林和沼泽,到处是爬行动物。” 如今,戴克管理着被誉为非洲之最的电子市场。自从被拉各斯这座拥有1800万人口的大城市吞没之后,这里早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挤的集市。 Alaba市场里供应的都是象征着富足生活的物品:冰箱、电视机、空调和炊具。 数百家店铺的目标客户群都定位为尼日利亚的中产阶级——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整个非洲大陆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都有所提高。 从手机通话的爆炸式增长,到啤酒公司的利润迅速膨胀,非洲消费者市场不断扩张的证据比比皆是。 在早期,Alaba市场只是面向少数人。只有兜里揣满了石油资金的精英人士,才负担得起大型家电和日本音响系统。而就在10年前,世界工厂开始投产。 安瑟拉姆8226;恩瓦戴克(Anselam Nwadike)指着他在Alaba市场店铺里的两台电烤箱。“如果图质量,就选意大利货,”他指着一台泛着银色金属光泽的烤箱,售价15万奈拉,约合996美元。他又指着另一台售价5万奈拉、简单一些的烤箱,补充道:“如果图便宜,就选中国货。” 商人们估计,Alaba市场中约90%的电器都产自中国。多数人表示,中国产品的质量已有了显著改善。一些人承认,部分用西方品牌包装盒包装的音响设备,实际上产自中国。 根据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简称非盟)2006年的一份报告,“中国进口商品可能比‘同类’进口产品便宜75%,比当地产的同类产品便宜至多50%。” 进口成本的骤降,让更多非洲人过上了中产阶级生活。很难估计这部分人的数量。来自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尼日利亚估计有1.5亿人口,其中92%每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 但许多分析师表示,上述数字没有将大量非正式经济活动、以及银行业和电信业高收入工作岗位的激增考虑在内。 一份尼日利亚官方研究报告估计,该国1.5亿人口中,30%拥有“中产阶级”收入。但要晋身非洲中产阶级,费用极其昂贵——Alaba市场最畅销的一种设备就能证明这一点。 柴油发电机发出的嗡嗡声,是拉各斯生活的背景音。由于国家电网大面积崩溃,发电机成了这里的主要电源。 销售中国产发电机的Alaba商人农索8226;恩瓦科沃(Nonso Nwankwo)表示:“没有发电机,这个市场就存在不下去。”他卖的中国发电机,售价是日本老式发电机的四分之一。 但一台发电机生产每千瓦时电的成本估计为45奈拉,约为美国平均住宅电费的3倍。如果把维修费用纳入考虑,Alaba市场其它电器的价格看上去就不那么划算了。 腐败也增加了额外成本。一名Alaba商人表示,“摆平”——也就是贿赂——海关官员和警方,也会让每进口4万美元抽油烟机的成本增加7000美元。尽管如此,由于有廉价的中国商品,Alaba的客户们仍较为富裕。 但数万名失业的尼日利亚纺织工人境遇却相反。大量中国纺织品的涌入,对本已因电力不足而苦苦挣扎的尼日利亚工厂构成了沉重打击。面对中国的竞争,刺激本地制造业的努力似乎是徒劳的。 尼日利亚出现工业中产阶级的可能性,看上去就像200年前的欧洲一样渺茫。 但当选为Alaba董事长的戴克表示,全球化为尼日利亚人提供了掏钱的财力和动机——至少在购买电视机方面如此。“这本应是一种奢侈品,”他表示,“但现在成了一种必需品。” 译者/何黎
![中国中产阶级人数 中国商品催生非洲中产阶级](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0003232388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