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你手中有一堆闲置的现金:此刻,你会将它们投入欧元区政府债券吗?如果你是一大型日本投资者,你的答案是“大概不会”。
上周,英国投行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发表了对日本债券投资者一历时很长的调查的最新部分。该调查试图确定这些投资者对美元及欧元债券的态度。
调查显示,高达三分之二的日本投资者私下担忧,最新出台的7500亿欧元救援方案不会对欧元区危机产生“很大”影响。而两周前(救援方案刚浮出水面时),表示怀疑的投资者仅有三分之一。
毫不奇怪,上述这部分投资者开始对欧元债券望而却步:年初时,近80%的受访者偏向于欧元债券,而非美元债券,但如今,该比例已经降至30%以下。
日本投资者不仅对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及希腊这些外围经济体发行的债券感到担忧;他们对德国债券似乎也非常地不放心。
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迹象。日本的机构投资者在全球市场中影响力非常大,因为他们掌控着巨额资金。同时,他们也较为保守与低调,所以,外界通常很难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
如果该调查是正确的,它可能还指出了其他亚洲投资者目前的行动方向。比如,中国强大的主权财富基金(SWF)似乎于去年开始扩大对欧元债券的购买,以试图降低他们对美元风险较高的敞口。
但现在市场上普遍谣传,中国投资者也开始畏缩了——不是说他们真的开始出售所持的欧元资产,而是他们开始克制购买更多的欧元债券。所有人都在试图弄清葡萄牙、希腊及其它经济体目前的状况——中国一名高级金融官员上周表示:“人们很焦虑。形势非常不清晰。”
欧元区国家将难以消除这些担忧。吓坏亚洲投资者的问题之一是,欧洲经济增长的缓慢性。另一个是政策制定的不可预测性(正如德国上周单方面实施卖空禁令所展示的)。
但第三——或许也更微妙的——问题是,如何评估个别欧元区债券风险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其中关键的一点——正如瑞信(Credit Suisse)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是,在资本市场的眼中,欧元区的功能与银行在信贷繁荣时期滥用的债务抵押债券 (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s, CDO)工具可怕地相似。
思考一下CDO如何运行:本质上,它是一种允许银行家聚集各种不同贷款(如抵押贷款)的金融产品。最至关重要的是,人们通常声称,打包的贷款集合体,比其中任何单个贷款都更加安全。用银行业的行话说,CDO的作用就是“提升信用”,将危险的债务变成看上去更安全的债务。
难怪在信贷繁荣期间,用BBB评级抵押债券构建出来的CDO都是AAA评级。(这背后的逻辑是,多样化的抵押债券组合应该会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敞口)。
理论上,欧元区看上去与CDO并不十分相像,因为欧元区政府从未尝试过“捆绑”他们的债务。相反,欧元区各政府仍继续独立发行本国的债券。但自欧元被创造出来开始,投资者就用几乎相同的方式对欧元区各国的债券进行定价;所以,实力较弱国家享受了“信用增强”的好处。
但人们对这一单一货币金融魔力的信仰已经惊人地崩溃了,正如对CDO的信仰也已土崩瓦解一样。因此,任何人都很难知道如何定价欧元区债券。尽管这不太可能会促使亚洲投资者出售已经持有的欧元资产,但它确确实实意味着,他们可能会暂停购买新欧元产品。
对于任何需要出售其债券的欧洲政府而言,这都不是好消息;而就这一点而言,对整个金融市场来说也是如此。
![巨潮投资者信心指数 亚洲投资者对欧元区失去信心](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0117606657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