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实现的三个问题 云安全、云计算架构提供商缺位、云计算商业应用的缺失,成为实现大规模云计算的障碍。云计算现实,仍然是距离大规模商用遥远、距离IT产业变革点遥远的幻影。 本刊记者 刘琦琳 在5月21日举行的第二届云计算大会上,一位用户引起了记者注意:这位来自某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资源中心的技术经理,想要将其资源整合,实现全面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他慕“云计算”之名而来,却发现,他想要实现的技术目标,在众多的云计算厂商中,只能由一家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外的国外软件厂商实现——自2007年云计算概念在中国流行以来,云计算实践逐步推进。但是,人们往往将传统IT应用的网络化当作云计算应用,在云计算商用和云计算应用与客户需求的对接方面,却始终存在一条巨大的鸿沟。 那么,在云计算应用的实现和扩展方面,有哪些问题成为走向云端的障碍,亟待解决? 云安全:最像是问题的问题 云计算最通俗的解释即是,将部署于企业内部、部署于IT基础设施之上的应用移到网络、转移到云端、构建资源池,以用水用电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把资源和数据放到云端,安全问题是个问题——这成为人们谈到云计算时最直觉的担忧。那么,云安全问题是不是云计算实现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现有的IT安全防护与云计算平台的安全防护有哪些不同?当资源和数据从企业内部转到云端,企业需要担心的事情变得更多了吗? 实际上,用户对云安全的担忧来自两方面:一是对云计算模式本身的担忧,二是对已搭建的云计算平台运行安全的担忧。 云计算模式是不是安全的?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隐私是不是能像以往一样安全?云计算模式是资源合理利用的创新性应用,而其本身的安全性也已经被目前已经大规模应用的云计算先行者Google和Amazon得到正面的证明。实际上,从某个角度来说,云计算模式与企业IT外包模式非常相似。而将业务外包,交由专业团队实现,云计算提供厂商投入的更多、功能更强劲的安全防护将使得部署于云计算平台的资源和数据更为安全。 在云计算是一种安全的资源使用模式的共识的前提下,云计算平台的安全运营成为企业考虑的主要问题。云计算平台的安全问题,主要关系在不同的服务方式、不同的分配方式下,云计算平台对系统资源的监控和权限设置、定制程度等。IT架构的安全运行,往往要通过实际使用,尤其是大规模的使用来验证和改进。与PC环境下的信息安全范畴不同,云计算概念下的安全性能更多的取决于云计算基础架构、云计算平台本身,而与PC环境下的杀毒软件厂商有较少联系。 抛开技术问题,云安全问题其实是云计算提供商的企业信誉问题。正如人们信任他们所接受服务的银行一样,对于同样像资金一样予取予存的企业资源和数据,人们对云计算企业的信任决定了他们对云计算应用的信任,即是云安全。从这个角度,由云计算厂商、地方政府合作的云计算平台成为目前实践应用最成功的合作模式之一。无锡太湖云计算中心(由IBM与无锡市政府合作搭建,由江苏太湖云计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际运行)、风云在线(由微软与苏州市政府合作的SaaS平台)成为云计算实践较为成功的案例,它们的安全性因为政府的支持而更加具有“信誉保障”。 架构缺失:最根本的问题 “只有真正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和云计算平台,才能叫做真正的云计算。”在记者采访到的云计算提供商中,这一点再次得到验证。赛科云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现在我们看到的‘云计算’应用中,真正从底层架构开始做的比较少,在人们通常所划分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三个层次中,在IaaS和PaaS领域,看到的是Google 、IBM、微软等国外厂商,看不到中国厂商的身影”,而在IT领域工作了二十余年的他,正在努力试图让中国的数据中心实现从底层架构开始的云计算转变。 实际上,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如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海量分布式存储技术等,都不属于新技术范畴。但是,在既有技术之下,将IT结构转变为适合云计算模式的基础架构,却没有太多的成功案例。 从云计算平台公共云、混合云、私有云的划分来看,在这三种云中,面向大规模商用的公共云是云计算的核心所在,而目前,可以面向大量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云计算提供商,只有Google、Amazon、Salesforce.com等具有较大规模和较成功的应用。其中,Google具有自己独立的基础架构和服务器设施,而Amazon也具有自己划时代的EC2(Elastic Compute Cloud弹性云计算)服务。 纵观国内的云计算实践,基于既有基础架构和平台之上的应用较多,而致力于底层云计算结构的厂商少之又少,往往仰赖国外IT厂商提供的云计算平台,在云计算形式中多属于私有云和混合云,在使用方式上仍然充满浓郁的PC时代特征而不具云计算的精髓。 为什么底层架构的缺失是我们所认为的云计算的根本问题?除去底层架构对云计算平台、应用性能的重要决定作用之外,在云计算应用中,基础架构的质量决定了基于其上的软件开发和应用的质量和速度。苹果公司是集成软件应用最为成功的IT公司之一。在iPod、iTouch、iPhone和iPad上,聚集了更新的上千款软件应用。尽管苹果对APP的封闭式开发仍然显得“违背时代潮流”,但这个软件集成平台的有效性却不容质疑——架构和平台对软件开发至关重要。 应用缺失:只有丰富是不够的 云计算经历从概念到实践的三年时间。基于云计算平台之上的应用几乎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包括运营商在内的云计算厂商已经开始提供面向个人用户的云存储服务,在线办公软件公司在满足个人用户和企业基本办公需求的前提下几乎穷尽了各种云计算应用的形式。面对看上去如此丰富的云计算应用,云计算所面向的用户,是否觉得云计算离自己更近了,是否觉得丰富就足够了呢? 首先,实用性仍然是排在丰富性之前的、考察云应用优劣的标准。作为一种崭新的资源使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云计算的未来在于开发大量的实际应用,而不在于像数码产品般力求产品的丰富和新颖、超前。 从实用程度来讲,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成为目前最为实用的云计算应用。被IBM称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云计算商用的江苏太湖云计算中心,是由IBM提供基础架构和平台,由无锡市政府资金支持的云计算公司,提供的即是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男装公司七匹狼为例,他们对七匹狼提供的服务,包括电子商务平台上线费用和使用、维护费用。而公司的盈利来自七匹狼的这些IT支出,并包含七匹狼因该电子商务平台产生的年利润的一部分(该项利润的约6%,由该云计算中心与IBM共同获得)。电子商务的云计算“外包”,成为云计算最为实用的应用之一。此外,同样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电子政务也有望成为云计算的金牌应用。 而谈到云计算平台上的电子商务,未来,部署于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如阿里巴巴)的私有云和部署于公共云计算平台(如江苏太湖云计算中心)的公共云将互为补充,成为云计算的核心应用。 实用性是云计算应用商用的重要前提。如同只有一个人的银行没有实际意义一样,规模性也是云计算大规模商用的前提——而在这方面,中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个人用户将为云计算提供先天优势。 第二届云计算大会采访实记 搭建真正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和平台, 才是真正的云计算 ——赛科云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计算将成为IT业界的变革节点之一。这几乎无可置疑。但是,就云计算实践的情况来看,真正具有云计算精神的公司并不多”。这多存在于Google、Amazon等互联网公司,而由IT厂商构建和引导的云计算,似乎更多集中于服务器的部署。只有搭建真正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和平台,才是真正的云计算。而很多IT厂商也在这种趋势下从自身开始随需应变的改革。每一次IT产业革命都会淘汰一些公司,也使一些公司脱颖而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从基础架构方面抓起。 电子商务应该得到更多企业的重视 ——江苏太湖云计算中心 “从我们目前接触的客户来看,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电子商务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程度。”云计算平台的状态是这样:很多大型企业,往往购买性能优良的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不需要面向公共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云的实现实际上还在等待一个规模化的时代到来。对很多传统企业来说,也许,现有的渠道已经满足了基本需求。但是,对于进一步拓展市场的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是趋势,云计算是趋势,这个趋势不容错过。 云安全问题就是云计算提供商的企业信誉问题 ——EMC公司 “EMC经常被问到,面向个人用户的云存储,如何保障安全呢?当然,我们会利用我们既有的网络安全技术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但从宏观上来看,云安全问题实际上属于云计算厂商的信誉问题。正如人们将钱存在银行,而不担心银行会乱用钱一样,企业和个人用户会把资源和数据存储在他们所信任的云计算厂商的云端上。” 替代微软? ——百会公司
![人生自古多歧路 云端多歧路](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03214065691.jpeg)
“替代微软”,成为百会给人印象最深的宣传标语。提供文档编辑、论坛、聊天等几乎所有办公需求的百会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互联网在线应用。不过,作为Zoho在中国地区的独家运营商,百会并不具有产品的开发职能。Google的Gmail、docs已经实现了部分在线办公功能,百会,或者Zoho,能否替代微软?能否接上Google?这是他们的问题,也是云计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