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币独大的地位岌岌可危。美国滥发货币更是给各国的货币政策蒙上了一层阴影。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文章,阐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应该以一种超主权货币来取代美元”的观点,在美元一蹶不振的当下,顿时引发许多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遐想:人民币将要走向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众望所归
2008年11月26日,俄罗斯中央银行称,打算将加拿大元补充进储备货币组合,同时增加黄金持有量,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就在俄罗斯出台这项举措之前,其他一些国家实际上也已有了动作:11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印度央行出手200吨黄金,此举使得黄金在印度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从近4%提高至6%左右;11月25日,继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之后,巴林正式批准海湾货币联盟协议和海湾货币委员会基本准则,2010年货币联盟将启动,并将发行类似欧元的统一货币;此后,斯里兰卡、毛里求斯等国也纷纷仿效印度,买入黄金……
诸如此类的事件接连发生,看似并无什么关联,但细细研读,却发现彼此有着惊人的相似: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在金融危机的旋涡中广遭质疑,各国在寻求自保的同时,改革呼声此起彼伏。
意味深长的“无缝对接”
中国是“贸易大国、货币小国”,据媒体报道,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10%,欧元和英镑约20%,庞大的外汇储备完全被美元“挟持”。如果美元走向崩溃,这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对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如果“中国制造”一直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会让其他发展中国家将“中国制造”拒于门外,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更会让“中国制造”成为众矢之的。美元地位的下降、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不仅是人民币遭遇的一个危机,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国际压力迫使人民币要采取行动,人民币国际化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交易、计价、结算及储备的货币。
2009年3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文章,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
6月,中国宣布与巴西在双边贸易中不再采用美元结算的问题上达成“初步谅解”,2009年中巴两国的贸易总额达400亿美元。最近,中国与阿根廷、白俄罗斯、中国香港、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等六国签署了总额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旨在规避双边贸易采用美元结算,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资金支持。
9月17日,财政部在香港举行人民币国债发行推介会,向部分配售银行和投资者介绍人民币国债发行的有关情况和安排……
回首2009年,有关人民币争论的焦点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人民币是否升值。7月6日,随着第一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款项在香港和上海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人民币国际化跨出了第一步。
汇率“窄幅波动”耐人寻味
美国经济学者巴里·埃肯格林大胆预言,2020年之后,人民币有望成为继美元、欧元后的全球第三大货币。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也认为,鉴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和中国为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作的努力,未来15年内,人民币有可能成为替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预言是美好的,不过仔细寻思,中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够发达,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尚未完全放开,美元依旧强势,欧元地位亦未能被撼动。10年或15年,这恐怕是一个未必能实现的良好愿望。12月2日,在上海举行的国际金融投资博览会上,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应该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不应成为目标。
素有“欧元之父”之称的罗伯特·蒙代尔在国际金融投资博览会上也表示:“不少人希望全球统一货币,但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希望亚洲可以像欧洲一样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而中国的人民币很有希望。”但他也指出,亚洲的情况和欧洲有很大区别。亚洲在政治上的和谐度不及欧洲。欧洲的统一使得欧元有发展的空间,而亚洲在政治上还很难如同欧洲一样。在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能会促成“亚元”的产生。蒙代尔认为,对于“亚元”,中国目前不需要花太多功夫,而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民币的稳定上。
追溯历史,1984年日本提出日元国际化,随后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取消国内金融市场管制、鼓励日本企业在贸易中以日元结算、建立日元欧洲市场(离岸市场)、加强东京金融市场国际化等方面。日本政府的上述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也有所提高。1991年日本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开始萧条,发展速度下降,日元的国际地位随之受到冲击而日趋下降。在日元国际化过程中,日元兑美元汇率最低时为240:1,而最高时达80:1,波动幅度高达300%!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日元兑美元汇率单月最大波动幅度为19%,单日最大波动幅度高达13%。
王庆认为,亚洲货币体系的形成应该吸取日本的教训。日元的国际化是不成功的,它与美元的相对波动太大,因而也成不了东亚货币区的基准货币。
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潘英丽所言,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较大困难,短期内完成的可能性不太大,主要是因为面临一个三元悖论。从国际经验看,英镑早期实行银本位、金本位,其间也有金银复本位,在近300年时间里与金属货币维持稳定,因此取得了全球信任,成为国际化货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攒了很多黄金,美元实行金本位,且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和黄金挂钩,美元的国际化也是靠与贵金属挂钩,赢得信任。人民币要国际化,首先是要让世界相信人民币的币值是稳定的。
国际货币与谁挂钩未有定论,但汇率应该稳定,并不在于升值不升值。人民币保持币值稳定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理论层面探讨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近期相关高层不断强调维稳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自2009年9月9日进入6.82-6.83区间后,近3个多月一直在此100基点的区间内窄幅波动。
走好两个“第一步”
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博客中解释,要脱离使用美元结算是重要的,方法很多,但只有一种费用最低,麻烦最少:撤销余下来的不成气候的外汇管制,把人民币自由外放,从而使中国的厂家可以方便地跟外商以人民币结算。
将张五常的话换成官方用语,即目前已经在五城市间实行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人民币跨境结算有利于吸引更多企业自愿地加盟到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行列中,实现人民币的规模经济性。从后续看,人民币与其他币种之间的相关衍生产品有望逐渐得到发展,人民币债券发行业务也将逐渐发展壮大。而且,人民币跨境结算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开放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