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市属金融国资的“退”来换取上海金融业的“进”
虽然上海积聚的金融要素与资源雄冠全国,但与北京、深圳相比,缺乏旗舰型金融企业成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短板。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在2009年3月破题,上海打造旗舰型金融企业的需要更加紧迫,而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骤然提速,市场对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期望值也变得越来越高。 但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 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责任主体的落实,涉及体制层面;二是现有金融机构的整合重组,涉及机制层面。 从体制上,扩权后的上海市金融办,正在成为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推手,尽管还面临着诸多障碍,但责任主体的明晰,为下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从路径上,通过引进、整合、重组,做强做大市属金融企业,优化金融国资布局,已成为上海金融国资改革的首选。 方向已明,但操作层面却关山重重。由于历史的原因,期间利益纠结十分复杂。金融控股平台一直定位不明,金融办的监管职责亟待落实,金融企业的出资人意志如何体现,一直困扰各方。以上海国际集团而言,如何从金融企业的财务投资人变成具有实质意义的战略型金融控股集团,还在寻找答案。此外,作为高开放度和高度市场化的金融行业,在重组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在考验着改革的主政者。 此前的思路一直是,对现有上海市属金融国资国企进行整合重组,但由于种种技术或非技术原因,举步维艰。可以说,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目前正处于胶着状态,进退两难。 改革如逆水行舟,停滞就等于倒退。而“退”如果能恰到好处,也是一种进步。上海市属金融国资国企改革,现在进不能进,不如以退为进。也就是说,以增量促存量,以上海市属金融国资的“退”来换取上海金融业的“进”。 今年3月举行的“2010年上海市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屠光绍明确提出,要以市场化改革、开放性重组为重要手段,加快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步伐。 “市场化改革、开放性重组”的思路,意味着引进“外援”重组上海市属金融国资企业。这表明,上海的金融国资国企改革思路已经变为“但求所在,不求所属”,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更多地关注上海金融业的发展与繁荣,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控股权。 在这种思路主导下,上海金融业的发展,令人期待。今年3月,浦发银行出让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移动;4月有消息称,上海将让出部分市属金融企业的牌照;最近又有消息称,平安证券正在洽购上海证券。“市场化改革、开放性重组”的亮光似乎正在扩散。 但在具体操作中,这种思路要真正付诸实践,主观上需要政府的大格局改革魄力和和企业心态的开放,客观上要求对具体的利弊得失权衡取舍,有些时候还需要相关中央部门、机构的配合。而要同时具备这些条件,上海显然还要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