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效果,在近两年尤为显著。用“井喷式”增长来形容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毫不夸张。本刊就中国电影产业近期的一些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后刘藩。刘藩是国内少数比较了解产业实践的电影专家之一,参与撰写了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年度《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其专著《电影产业导论》即将付梓。在刘藩看来,中国电影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最主要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在电影领域所释放的生产力。即便有《阿凡达》、《2012》等强势好莱坞大片抢占鳌头,但业内普遍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很乐观。因为我国电影产业已经找到了适合自身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且正处于一个可以比肩美国的庞大市场的开发初期。
记者: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国有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根据您的观察,这些年来电影的转企改制和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
刘藩:电影产业的改革(最初是市场化改革)其实从1993年就开始了,但那是计划经济体制内的改革,大框架没动,改革的成效不大。现在回头看是小打小闹,但当时业内的人觉得已经是伤筋动骨。中国电影在2003年之前,有六七年的时间产量和票房都很低。2003年,“十六大”以后开始文化体制改革,国务院和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很多产业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精神是降低门槛,扩大准入,放松管制。比如说拍片子,原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拍的,放开之后只要是文化类的公司都可以拍。因为拍电影成本不算高,很多人看着热闹就进来玩一把。于是涌进来很多资金,片子越来越多。同时,在门槛降低的情况下,影院建设也越来越快。一边是内容生产,一边是放映渠道,两头增长非常快。可以说,2003年到现在,中国电影产业已经摸索出一条比较成功的产业化道路。
记者:目前国内电影企业形成了两强的格局,一是以中影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一是以华谊兄弟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国企和民企在经营机制或发展模式上有哪些不同?
刘藩:不同的地方多了。国有电影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中影、上影、长影,是国家意志在电影行当里的具体体现,在内容生产上贯彻国家意志,在渠道上要培育控制力,发挥其市场影响力。这些企业有巨大的资源优势,甚至是垄断优势。比如,中影控股和参股的院线加起来份额达到国内大约四成的市场份额,这是中影作为“国家队”的市场控制力。《云水谣》、《建国大业》都是运作得非常好的主旋律片子,是通过内容和市场来贯彻国家意志的成功案例。民营公司就不一样了,他们更“唯利是图”,没有包袱。比如他们运作“红色题材”的方式更市场化,你看《风声》,是把暴力、酷刑等很商业化的元素放在革命题材里包装起来。要是对比渠道的话,两者的区别就不大了,大家都在争抢渠道的控制权。但是在这方面大国企也有一定的行业经验、资源优势。经营机制上,差别也很大,中影的经营机制比较死,历史包袱比较重,主要表现在运营成本比较高,导致最后的利润相对就少。华谊兄弟的运营成本就低很多,所以利润就高。
记者:华谊兄弟和中影集团是很不一样的发展路子。
刘藩:没错。华谊兄弟的情况比较特殊一点,它的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三大主营业务已经做起来了,有先行优势。但其实电影公司不一定要做艺人经纪的,因为电影公司的核心是投资和发行,它最重要的专业竞争能力表现为制片人对项目的操盘能力。制片人开发项目、运作项目,以项目整合业界资源,实现企业经营。制片人整合编、导、演等资源,企业不需要养这些主创人员。以前每一个老国有制片厂都有演员剧团之类的部门,后来改制的时候通通不要了,都推向市场,企业要用的时候再聘,都是项目管理。
记者:2009年国内票房排行榜前10名的电影,主要包括主旋律大片和商业大片这两种类型。这是否代表了目前中国电影观众最需要的产品类型?
刘藩: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观众喜欢的类型很多,不仅是这两种。其实主旋律片经常不是观众的自主选择,其票房经常是依靠组织观众获得的。商业大片的确很热门,但还有一些中等投资的类型片也是观众需要的。像《非常完美》、《非诚勿扰》、《疯狂的赛车》都不算大片,都是中等类型片,观众喜欢看,也比较缺。
记者:但近年来口碑好的类型片并不多见。
刘藩:对。但口碑不好并不代表观众不需要,观众是怒其不争,只能说国内影人的经验积累得还不够。商业大片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公司、几个导演有能力运作大片。所以,每年的商业大片是有限的,就那么十来部。主旋律的片子也是有限的,2010年就将是一个主旋律片的“小年”,因为没有大的节庆。多数的影片是不成熟的类型片和文艺片。
记者:年初《阿凡达》的热映把全球领入3D时代。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下一步也要打造我们自己的3D电影。对于这样的“跟风”现象,您怎么看?
刘藩:电影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业,技术在电影产业里占的份量很重。如今好莱坞是世界电影产业最发达的地方,我们向好莱坞学习就是跟踪电影的技术前沿。纵观整个电影史,技术的变革总会带来艺术效果的“跃进”,现在3D也是这样,它改变提升了电影的艺术效果。好莱坞的产业体系最健全,他们坚实的产业基础可以支持他们做技术和艺术探索。既然他们的路子探索出来了,我们就跟着他们走好了,这是一个好事,并不丢人。况且我们有后发优势,新建影院直接上3D,更有竞争力。当然国内要制作创作3D电影,制作条件的差距还比较明显。
记者:200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是62.06亿元(折合9.09亿美元),和美国的299亿美元相比,差距还非常大。按理说,国内的电影市场应该还有很大的潜力。
刘藩:现在确实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差距会越来越小。中国未来的电影市场理想的水平是世界第二,也就是说本土市场的票房要超过20亿美元。日本、印度都是20亿左右的水平。我们有6个多亿城镇人口,只要把这些地区的观影需求和市场潜力充分激发起来,我们的本土市场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超过日本。现在差距大,是由于我们电影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零票房地区还很多。美国的电影市场和票房已经接近饱和了,而我们的票房每年都在跨越式地上台阶。虽然现在美国大片还是占优势,但即使是有《阿凡达》这样的超级大片,我们也不悲观。因为我们有可以和美国媲美的强大的本土市场,只要我们的本土市场做大了,世界影响力也就有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本土市场做大之后国际观众自然就认可国产片了,而是说,从电影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本土市场做大是成为电影强国的第一步。完成了这一步,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会非常强,未来会非常乐观。在当今世界,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的电影有抵御美国电影的实力,就因为我们的本土市场足够大。
记者:国内电影产业现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哪些?您认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电影产业格局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刘藩:问题主要表现为:分级制度、电影法、投融资体制、人才瓶颈、行业秩序等。健康的电影产业发展格局,应该是投融资非常顺畅的;应该是制片、发行、放映的门槛都很低,不要垄断,国内现在还处于垄断竞争的状态,不是完全竞争。虽然这个行业看着很热闹,但是行业外的人觉得这个行业水太深。为什么?因为这个产业体系还不健全,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秩序、行业秩序还不规范,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水太深,导致大资本不敢贸然进来。除此之外,能够使电影产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介整合还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战略投资者的积极性。
记者: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和发展,需要优秀人才作为支撑。在您看来,目前国内电影产业最缺乏的是哪方面的人才?
刘藩:最短缺的是大制片人、电影企业家。以前我们说缺编剧,缺导演,现在还缺,但是最缺的还是制片人,缺能够操盘项目的操盘手,像韩三平、黄建新、王中军、于冬这样的人。电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当,有供给找需求。没有看到片子之前,观众不知道自己需要这样的电影,它创造文化消费市场。而这种能够创造观影需求、创造文化时尚的大制片人,要求很高。不过,人才问题着急没有用,得慢慢来。电影产业每年都在高速增长,会有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人锻炼成长。
记者:目前中国普遍对电影产业版权重视不够,盗版现象很严重。
刘藩:我觉得电影版权保护不是公司的问题,是国家和大环境的问题。一个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片子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比如《英雄》、《画皮》的出品方都曾经采取非常规手段打击盗版,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电影版权的保护更多还是要依靠国家和法律。如果版权保护得好,电影产业发展的速度会更快。但是这个事情需要国人版权意识的养成,需要更好的法律来保护。所以,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记者:现在业内人士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有一个什么样的判断?
刘藩:中国电影产业正进入黄金发展期,这是业内普遍的感觉。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该给的政策都给了,虽然还有一些不足,如电影促进法、分级制等还没有出台,但电影产业的政策支撑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各个电影公司都在卯足了劲大干。此外,我们整个电影渠道还没铺完,只要铺完,全国就能够覆盖6亿多城镇人口乃至13亿人口。美国是4万块银幕,我们现在才几千块。我们要达到美国那个水平,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在此过程中,我国的电影产业将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