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投资与理财公司 做“稳公司”,而非“快公司 ”(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05690015459.jpeg)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商海浮沉中,暴涨暴落的财富故事此起彼伏。当速度掩饰了浮躁,规模迷糊了视野,社会的整体性浮躁加速了市场的不安时,身处风暴中心的企业家们,也常常心迷意乱,领导力缺失,在企业利润和公司长寿之间丧失了分寸。那么,面对常常宣扬打造“百年老店”的企业家,他们的求快之心与求稳之愿,究竟该如何平衡?
美国总裁俱乐部对美国164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只有4%的企业在过去的10年中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在全球最大的1424家企业中,只有6%能够遏制衰退而重新增长。那么,余下的绝大多数,是贪婪,还是无奈?企业难道就不能又稳又快?“稳”与“快”,如何取舍?回想曾经风光无限的三株、巨人、顺驰、PPG等众多“快公司”之死,我们仍需反思:究竟什么才是企业经营的根基?
在对大量中国企业发展史和管理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中国,也有这样一批公司,它们恪守企业经营的最基本逻辑—以服务顾客为最高追求,将品牌视为生命,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对员工充满感恩。这类企业同“快公司”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它们看似发展缓慢,却能保证持续性地稳健增长。在战略上,它们更多地选择不做什么;在品牌营销上,它们内敛得有些“木讷”;在企业文化上,它们注重沉淀,朴实无华。但与中国大多数企业相比,它们的愿景更为清晰,对主业更为专注,对创新的追求更为实际,对内功的修炼更为倚重,对机会的追逐更为谨慎,对可持续发展更为看重。我们将这类公司统称为“稳公司”。华为、娃哈哈、万向等,是这类公司的代表。
“稳公司”不是“慢公司”,它是以一种合理的行业发展速度,回归商业本质,追求稳健而不盲从投机,真正以做企业的使命和态度去经营市场,能够放弃短期利益以获得长远发展。对于“快”与“慢”,它们的看法是:基业长青的根基在稳健,只要走的远,哪怕慢一点,终归是“快”。在未来,面对市场秩序规范化和市场需求动态化的发展趋势,稳健才是企业必须秉持的“王道”。
步森,则是我们发现的又一家“稳公司”。在这个崇尚速度和利润的年代,其蕴含的稳健之道,更有一种独特的价值。
起于“衬衫之乡”
“九里红枫,十里梅园,有山皆绿,无水不清。”此处描绘的美景来自一个江南小镇—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乃西施故里,王冕故地。枫桥另一闻名全国的标志性符号则为“枫桥衬衫”。全国服装协会1999年抽查了国内7000多家衬衫企业的产品,最后评出优等品46个,枫桥独得11个,由此,枫桥以“中国名品衬衫之乡”而闻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衬衫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枫桥衬衫产业逐渐成型。2000年前后,枫桥衬衫就已经卖到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个角落。截止2006年,枫桥有衬衫及服装生产企业138家,衬衫流水线230条,年产衬衫服装8500万件(套),产值40亿元,占到全镇工业总量的1/3,一度是全国最大的衬衫集聚地之一。
然而,在经历多年的发展黄金期后,随着外贸形势严峻、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逐渐凸显,“衬衫之乡”的经济格局悄然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