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初的晴空下,无数人在上海世博馆前排起了长队,实现平生第一次与世博会的“亲密接触”。但对一个人来说,这已经是第五次来到世博会参观,轻车熟路的他甚至为数十家全球IT业界高管当起了“向导”,这个人就是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
面向未来的窗口
历届世博会上,全球科技潮流和体验都是亮点。一百多年前,改变了人类社会面貌的电话,就是在世博会上亮相的。也难怪王建宙会一再造访世博会,对于这位全球第一规模的移动通信企业的老总来说,谋划未来也许才最为关键。4月15日,TD-LTE演示网开通仪式在上海举行,标志着由中国移动承建的TD-LTE宽带移动通信演示网正式开通。
“作为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TD-LTE将进一步提升TD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国际化发展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开通仪式上指出。而王建宙则表示:TD-LTE规模演示网将向全球展示中国自主创新技术能力。据悉,目前,欧洲、美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运营商已经与我国产业建立了TD-LTE合作,多家运营商计划在2010年启动试验网建设或商用网络部署。
IPv6是中国电信业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另一大成果。
来自IANA的数据显示,IPv4地址枯竭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到2012年后,全球将不再有IPv4地址分配,而在中国,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这一问题变得越发迫切。
2009年,中国电信通过在湖南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应用实践”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商用IP城域网设备、管理平台和支撑系统的整体升级,完成了宽带接入业务的IPv6全流程穿越测试。今年4月7日,在全球IPv6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获得了论坛主席Latif亲自颁发的全球首张IPv6 ISP服务运营商认证证书。
电信运营商在世博会上拿出的这两项成果,是否代表未来国际通信的主流方向?
“预计TD-LTE技术将在2015年前后成为国际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中研博峰的高级咨询顾问金峰对《互联网周刊》预言,他解释,这里所指的国际主流是指国际上的主流运营商均开始布设LTE网络,并且均能够支持TD-LTE。这一预言的依据有以下三点:
首先,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移动目前同沃达丰、Verizon合作,共同进行TD-LTE的推广,三家全球主导运营商的牵头,势必能够带动产业链的发展;而目前,国内外多家芯片商已经宣布支持TD-LTE的发展,并且开始研发同时兼容TD-LTE和LTEFDD两种LTE技术标准的芯片,这使得推广LTE的时候,能够减少相当的障碍。
其次,就TD-LTE技术本身而言,有相当一部分的专利来自于国外运营商、设备商,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并且,这一技术不仅仅能够实现从TD-SCDMA的平滑过渡,同时也能够实现WCDMA、EDGE、GSM等技术标准向其进行过渡,这决定了其能够较好的被国际运营商接受。
最后,从具体的时间上来看,借鉴3G的发展历程,全球第一个3G商用网络在2001年正式商用,而3G成为国际主流通信技术则在2005年前后;全球第一个LTE网络将在2011年商用(NTT DoCoMo),尽管运营商会借鉴3G初期发展困难的经验,进行部署时有所谨慎,但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要求,部署LTE成本比部署3G成本更低等因素,将会起到有效推动作用,因此LTE从开始商用到成为主流技术的时间将会同3G部署基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