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丁头 老丁和他的“小蜜”



 老丁头 老丁和他的“小蜜”
  清晨6点钟,天刚亮,老丁悄悄下了床,蹑手蹑脚走到阳台上,伸个懒腰,然后就直奔窗外架子上的一个大木盒子。他打开窗户,轻轻抽出木盒上的一个小木板,盒子上就开了一个小门。紧接着,一个个小家伙就慢慢地爬到了门口,它们也像刚刚睡醒似的,左一下右一下地撸了撸头顶的触角,然后就振动翅膀,轻盈地消失在老丁面前。每到这个时候,老丁就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沉浸在这些小蜜蜂给他带来的安逸里面。

  老丁是贺利氏齿科有限公司的CIO丁浩。这家中国最大的齿科公司,其母公司是世界500强之一德国的老牌企业贺利氏。繁忙的老丁平时要负责公司所有的IT规划、建设和运维,最近他又刚刚接了一个任务,就是要组建一个新的直销部门,应该说是越来越忙。不过老丁看起来却总是乐呵呵的。“每天早晨看看这些勤劳的小生命,我的心态就特别平和。”他叫它们“小蜜”——一群中华蜜蜂。

  在繁华上海,老丁怎么想起了养蜜蜂?2009年初的一个周末,老丁送孩子去上培训班,在等孩子的时候,他被学校墙脚的一个小盒子吸引过去,里面是一箱子蜜蜂。它们忙碌地进进出出,飞回来的那些,毛绒绒的身上沾满了蜜液。整个蜂群像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安静和谐。

  回来以后,老丁就开始在网上关注蜜蜂,原来有那么多的学问。从种类上说,主要是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用来喂养让其采蜜,而中华蜜蜂就是我们平时在花园里见到的那种。意大利蜜蜂因为采蜜比较多,所以飞不高,而中华蜜蜂采蜜少,所以身体比较轻,适合住在高楼层的家庭喂养。

  第一次养蜜蜂,老丁决定从别人手里买一群“原始股”。他选来选去,决定从论坛里位于江西的一位职业养蜂人那里购买。成交之后,老丁一边憧憬着自己的养蜂生活,一边就等着赶紧到货了。很快,一箱蜜蜂运到了,但是打开一看,老丁傻眼了。

  原来那时候正是夏天,天气炎热,又因为长途颠簸,等送到老丁手上的时候,蜜蜂大部分已经牺牲,剩下的几个也都没精打采的。看到这些小生命因为自己的考虑不周而凋谢,老丁觉得自责和内疚。在送来的货里,老丁还发现了三罐同时送来的江西人自己养蜂得到的蜂蜜。“没有一般买的蜂蜜那么甜,但是更浓更香。”也许是这个味道激励了老丁,让他重新拾起了养蜜蜂的信念,不过这次,他决定从上海当地寻找机会。

  在老丁常泡的论坛里,有一位叫“城市猎人”的大侠进入了老丁的视野。这是一个25岁左右的广东人,主业是搞艺术,但业余时间都给了养蜂事业,经常在城市和郊区转悠。更绝的是,他养的蜜蜂基本都是他亲手拿下的,老丁就亲自见过城市猎人用手去接触大堆的蜂群,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接触久了,老丁也顺理成章地从城市猎人那里得到了一群中华蜜蜂。老丁高兴地把它们拿回了家,然后从朋友那里找了一些木板,根据网上的指点,连夜给这些小家伙做了一个“家”。几个小时的折腾后,满头大汗的老丁把它们都放了进去,心里憧憬着自己吃到自己养的蜜蜂酿的蜜时,该是多么甜蜜。

  但是,第一天早晨放飞蜜蜂后,晚上老丁却发现,自己的蜜蜂都没有回家。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盯着空荡荡的蜂箱发呆,突然他才醒过神来,原来自己的蜂箱有设计缺陷,漏风漏水,这样的环境,小蜜蜂当然不会喜欢了。

  可是,小蜜蜂飞走了,再想在大都市里找一群,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于是,丁浩只能等待机会。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了城市猎人的电话,说在某条高速路边的树上,发现了一群“分蜂”。“分蜂”是养蜂界的术语,指的是当蜂群生长繁殖到一定的程度,会自然地分成两群,而自动分出去的那一群,会形成新的蜂群,这一群蜜蜂就被称为“分蜂”。分蜂相对比较温顺,适合直接捕捉收养。

  当然,这些都是老丁事后听城市猎人传授给他的,当时他开着车风驰电掣地赶到现场的时候,就见到树顶黑压压的一个大大的蜂群。城市猎人戴了个草帽,几下就爬到了树顶,然后用手把这个分蜂群都顺到了草帽里面,交给了老丁。

  第三次得到宠物,老丁再不敢怠慢,这次他根据专家的意见,做了大个的风箱——竖直的立方体,内部空间很大,同时,用专门找来的空格大小恰当的铁丝网留出了透气量合适的窗户,然后老丁找来专门的架子,把他们安在了阳台上。

  这群蜜蜂在老丁家安顿下来,起初两天生活得不错,但是第三天,事情发生了。那个周末,小孩子在屋里拍了几下篮球,老丁突然就听到,阳台的蜂群骚动了起来。“我才知道什么叫蜂拥而出。”老丁跑到阳台,看到一个个蜜蜂争前恐后地从箱子里飞了出来,原来拍球的震动让蜜蜂暴动了,成群的蜜蜂都落在了老丁家对面的一颗树上。

  难道就这样再次丢失整个蜂群吗?老丁想起了城市猎人的行动,他决定仿效一下,于是就硬着头皮自己动手了。他拿了一个梯子和纸盒子,爬到了树上,用手把蜂群都拨进了盒子里。

  让老丁感动的是,“没有一只蜜蜂蛰我。”蜜蜂在他眼里变得更加有灵性,有感情,而不是普通人眼中简单的昆虫。不过,这才是老丁蜜蜂哲学的开始。

  这次把蜜蜂接回了家,老丁算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重蹈覆辙。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意外”又出现了,这次又是儿子“惹的祸”。因为孩子玩电脑CS游戏,声音很大,结果蜜蜂又倾巢而出了,等老丁跑到阳台上,面对着的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家。而且这次他没有发现蜜蜂都跑到哪里去了,老丁的心彻底凉了,看来历史真的重演了。

  但是让老丁喜出望外的是,晚上奇迹发生了。蜜蜂们似乎说好了似的,又一起飞了回来,“这次是蜂拥而入。”看着小家伙都飞了回来,老丁事后总结说,自己细心搭的这个家被它们承认了。这又一次说明,这样小小的生命,其实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神秘之处,在以后的日子里,老丁开始不断去探索,并总结出了自己的蜜蜂哲学。

  在老丁看来,蜜蜂是勤奋的物种,自己养的很多蜜蜂,翅膀都有些残缺了,但也正常每天“出勤”。蜜蜂每次都会带尽量多的蜜回家,以至于身体都变得特别沉,每次都会尽力地落在门口,然后慢慢地爬回家里去。他想出了好多办法来慰劳它们,比如利用虹吸原理,制作了一个给蜜蜂喂食的瓶子。起初他只是喂它们水,因为这样,蜜蜂就不会带水回来,而只会带蜜。现在他经常要调蜂蜜水给它们,因为这样蜜蜂就不用带那么多蜜,老丁在用自己的办法给蜜蜂减轻了工作量。

  蜜蜂家族有着明确的分工,而且相处得非常和谐,每天进进出出从来没有谁和谁顶过牛,这让老丁感叹,要是在人群中也能这样“人各习礼让”该多好——养蜜蜂成了老丁修身养性的独特法门。养蜜蜂还让老丁收获了蜂蜜,老丁拿了很多分给同事,让他们一同来分享自己的喜悦。现在,他逢人就喜欢讲养蜜蜂的乐趣和收获,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2831.html

更多阅读

郑伊健和他的电影 (转) 郑伊健电影

...【郑伊健和他的电影】 (转)有很多人对郑伊健的走红总是很不理解,他们觉得在俊男美女如云的娱乐圈里,他不能算是特别帅气,论起演技来,又似乎不算很出色,为什么能如此走红呢,有人甚至酸溜溜地问,为什么有这么多女孩子喜欢他?首先我想说的是

MatthewMitcham和他的男友 hurricane matthew

有博友要我发MatthewMitcham和他的男友的照片,今天发出来,真心祝福他们!也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管你的爱人是异性还是同性,同样的祝福送给你们,诚邀你们加入《爱情随笔》书写下你们爱情的点滴片段,浪漫情怀!真情美文,真正的E时代爱情!ht

我镜头里黄永玉和他的万荷堂一 ___未未_ 北京万荷堂

黄永玉和他的万荷堂,摄于2000年国家博物馆的陈履生馆长前几年专门出了一本图文并茂的《黄永玉的万荷堂》。这书一直在我书架。非黄老粉丝,恐怕对这样的书不会有兴趣。万荷堂,建于1997年。当时移居香港的黄老和好友几经选址,看中了

声明:《老丁头 老丁和他的“小蜜”》为网友掩饰我的无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