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光伏市场崛起 可怕的市场崛起(中)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我认为,个中根源,或可称之为“市场的可怕崛起”。几十年来,投资“机构化”,加之市场不断蔓延,覆盖了全球经济中更大的领域,这助长了泡沫,也引发了许多同步形成的泡沫。市场的崛起,带来了若干趋势。对于最终在2008年发生的灾难,这些趋势似乎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别人的钱

  上世纪50年代,投资是业余人士的游戏,纽约证交所(NYSE)只有不到10%的股票由机构持有;如今,每日的交易都由机构左右。昔日,放贷是专业人士的事情,银行掌握着几乎全部决策权;如今,资本市场取代了这一角色,企业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正如经济学家所言,不管是在投资还是在贷款方面,“委托人”已与“代理人”分离。人们为别人的钱做决策,就会丧失恐惧。这种决策往往会比用自己的钱更加冒险。

  羊群效应

  投资者所承受的来自投资行业和自己客户的压力,对这一代人来说还属新鲜事物。这些压力放大了人类喜欢群体行动的倾向。专业投资者有着蜂拥模仿其他投资者操作的强烈动机。当大量机构资金同时流向同一个地方,泡沫就会膨胀。

  分散投资

  不算很久以前,市场指数还是由使用计算尺的统计团队每周编制的。人们认为,没有分红保障的股票,其风险高于债券。如今,电算化数学模型能够精确地测算风险,并演示如何以风险换取回报。当学术界人士提出这些理论时,都会附带许多不同的警告。它们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更未直接。它们造成了这样的印象:即市场是可以控制的。这种想法导致了过度的自信。它们还助长了以下观点:分散投资(即投资于不同资产)是安全的。分散投资本身几乎无可辩驳,但这种观念最终会鼓励冒险行为,致使投资者进入自己一无所知的市场。这进而增强了市场之间的关联性。

  道德风险

  随着人们对上世纪30年代银行倒闭潮的记忆逐渐褪色,政府最终取消了那个时代加诸于银行的种种限制。银行的规模比以前大了很多。政府为银行纾困的做法,既让资金变得更为廉价,也助长了银行界的这种印象:一旦他们陷入困境,政府总会伸出援手。这造成了道德风险——让人以为,过度冒险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同样,根据短期绩效发放大笔奖金,对长期亏损却不加以处罚,既鼓励了对冲基金经理和投资银行家去承受巨大的短期风险,也进一步助长了过度自信的心理。

  市场崛起、银行衰落

  金融技术上的突破,让昔日只由专业人士经手的资产,变成全球各地投资者都能够买卖的资产——一秒之内就能够下达指令。新兴市场股票、货币、信用和大宗商品,昔日只在各自的围墙之内运转,遵循各自的规则。如今,它们都成了相互可交换的金融资产。当大量外来资金推动这些市场扩张时,许多风险资产同时大幅高涨,形成了许多同步发生的泡沫。与此同时,市场抢走了银行的角色。但银行并没有消失,而是另谋出路——越来越倾向于投机性的过度行为。

  谈到纠正这些根本因素,就面临一大问题:它们多数是不错的构想。大多数人都需要专业机构为自己管理资金;货币市场基金或按揭证券化机构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能够帮助人们迅捷、低成本地筹集资金。此外,全球市场的结构本身就容易导致泡沫膨胀,因此,任何改革都必须是系统性的。引发次贷泡沫的那些复杂得有些荒谬的金融工具,如致使高盛(Goldman Sachs)被美国证交会(SEC)找上门的合成债务抵押证券(CDO),自是应当消灭。但问题的根源要深得多。要找到解决之道,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

  让事情更为棘手的是,任何解决方法都必须经过人性的渗透。我们容易情绪波动,喜欢群体行动,总是希望有人为自己收拾残局——这些倾向永远不会消失。因此,虽然我觉得自己十分明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在提出解决方案时,我必须加倍的谨小慎微。不过,总的来说,对于如何让市场变得更令人敬畏(或许也更为有效),我的确有一些想法。

  道德风险

  由于给关键投资者造成了惨重损失,以往的金融危机抑制了道德风险。但最新这轮危机有所不同——这场危机表明,美国、英国和其它国家政府会花费数万亿美元,挽救那些规模最大的金融集团。如今,冒险者会得拯救的想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市场目前断定政府不敢任由它们垮掉,这种想法必须消除。目前动手仍为时过早。但在某个时候,要么借助加息,要么任由某家大型银行倒闭,政府必须清楚地表明,不会再去拯救那些不计后果的机构。

  不妨从美国银行(BoA)这样的巨型银行开始。由于在危机期间应形势之需进行合并,美银变得更加强大。不能坐视这样的银行垮掉;但是,它们必须接受严格监管,绝对不容许它们赌博,否则必须缩小规模。政府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要求,在实践中这将迫使银行出售资产;这种做法无需强制银行拆分。

 印度光伏市场崛起 可怕的市场崛起(中)
  银行衰落、市场崛起

  货币市场的兴起,催生了一种类似银行的新机构,它们无须购买保护存款人的保险。这个影子银行体系,包括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的共同基金),如今必须像银行一样受到严格监管。巩固所谓的回购市场(银行以债券作担保,相互拆借期限非常短的资金)的改革至关重要。当这个市场冻结时,银行无法获得短期融资。

  监管层还需修订无意中激励银行把大量资金投向按揭支持证券、把作为放贷机构的核心职能——判断谁还得起贷款、谁还不起——外包给评级机构的那些规则。

  与无业青少年一样,这些银行展现出一种可怕的本领:只要让他们自行其事,它们就会惹事生非。一旦货币市场受到与银行一样的监管,它们的优势就可能荡然无存,银行就得以重拾古老的放贷业务。如若不然,经济中可能也就无需传统模式的银行。到2007年,对冲基金导致了许多趋势的终结,但是,人们提心吊胆的大型对冲基金轰然倒塌的情形却没有发生。相反,掀翻屋顶的是银行内在的不稳定性。因此,对银行来说,现状并不由他们选择。

别人的钱  

  银行业体系改革还必须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只要承担某种风险的人能够把该风险转手卖给其它当事方,就会产生这种冲突。在证券化领域,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分离是必然的,应要求贷款发起者持有他们所构建的贷款组合的较大部分——相当于“吃自己做的菜”。已上市的投资银行或许可以恢复合伙模式。这样一来,押上去的就是各个合伙人自己的钱,而不是股东的钱。这可能同样无需政府介入。现有的投资银行可以私有化。或者,投行职能越来越明显的对冲基金可以进一步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2885.html

更多阅读

老板应具备的思维模式(中):清楚选择什么和舍弃什么

有人说过,这世界上仅有1%的人能清楚自己要什么,而在这1%的人当中又仅有1%的人会不择手段地勇往直前,不顾一切地得到它。当然,这些人当中,要么成为罪犯,要么成为传奇。前者1%的人称之为有目标的人,后者1%的人称之为有计划和有措施、有手段的

怎样才具备老板思维 老板应具备的思维模式(中)

清楚选择什么和舍弃什么有人说过,这世界上仅有1%的人能清楚自己要什么,而在这1%的人当中又仅有1%的人会不择手段地勇往直前,不顾一切地得到它。当然,这些人当中,要么成为罪犯,要么成为传奇。前者1%的人称之为有目标的人,后者1%的人称之为

工业品营销培训 工业品营销培训的337法则(中)

工业品营销培训,基本上走过了单纯的概念灌输时代,讲师不能把学员当成一张白纸。你所要做的,恰恰是以浅显易懂的工业品营销思维体系,把有实战营销经历的资深学员,逐步导入到一种“语言互通、思维互动、行动互助”的境界。语言互通,是指大

工业品营销 工业品营销的六大病症(二)

工业品营销,犹如一场倒春寒,未曾感受多少春风拂面,倒是饱受寒风的逆袭,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早就该来的,来的迟了些。工业品营销的概念,绝大部分工业品企业是接受的,可认知模糊、运用迟疑、方法不当、体系不畅,于是,就有人觉得工业品营销也许

声明:《印度光伏市场崛起 可怕的市场崛起(中)》为网友皒们没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