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任何与食品有关的字眼:零食、粮油、饼干、大米……出来的第一条网址都会是一家叫做“我买网”的B2C食品电子商务网站。在此之前,被大量3C、服装、母婴等产品覆盖的网络购物环境,并没有销售日常食品的电子商务范本,这也让很多习惯网购的人开始关注我买网的出处。
![我买网:豪门电子商务(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13526645042.jpeg)
宁高宁在国资委网站与网友交流时,一语揭开了我买网的“豪门面纱” —— 他认为这个中粮旗下的食品电子商务网站“往大了说这个事儿不得了,我买网可以大过中粮集团。”据说,宁高宁当时的意思是大局观──为了完善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在收购蒙牛、入主五谷道场、打造大悦城等一系列动作之后,中粮旗下的创新与品牌管理部正式涉足电子商务,无疑是对中粮全产业链布局的延伸。 先天的“豪门血统”也的确注定了我买网在起跑线上就与众不同:大型国企的背景、资源优势、不差钱……更重要的是,这家电子商务公司从一亮相的气场,似乎就在告诉业界——我买网要做最大的食品B2C网站。这不仅仅是为中粮集团增加一个销售渠道,“它还是品牌推广的出口,是中粮由2B向2C的转身。”张东风这样强调。 从品推平台开始 张东风是中粮创新与品样管理部的总监。2006年,集团为中粮创新注资1亿元,用于福临门调味酱和悦活系列产品的创新研发。当时,对销售谙熟的张东风已经发现电子商务的崛起之势。同年,赵平原从福临门销售总监调任中粮创新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两人的看法不谋而合。 2008年中,他们向宁高宁提出了建立中粮B2C网站的建议。“当时都谈不上说服,董事长几乎是一听就答应了。”张东风这样回忆。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很快就被纳入中粮创新的体系之中。 加之中粮创新属于很有执行力的团队,从2008年10月立项,到策划、搭建IT构架、网站招标、仓库选址甚至挑选供应商,2009年5月,项目已经火速完成,网站也进入了内测。8月18日,我买网选择这个吉利的日子上线。上线的前10天,网站以每天派发1000份奖品的强大力度进行促销:注册送礼券,邀请好友送礼券,好友过来也送礼券……病毒式的营销方式让我买网在建立初期就迅速建立了一定的用户基础。 事实上,我买网最初的定位,只是一个以销售和推广中粮新产品的平台。但是通过内测发现,过少的食品品类根本不足以吸引用户。于是我买网就把中粮家族的所有产品都放进来,效果有了提升。在产品线扩张的过程中,赵平原发现食品是一种长尾的商品,对于用户来说永远是选择越多越好,而且老百姓在买柴米油盐的时候,大多喜欢一站式购物,品类丰富十分关键。 最终我买网选择了开放自己的平台。目前,网站有近2000种商品,“中粮出品”仅占总量的1/3。“而且随着品类越来越多,这个比例会逐渐下降。”赵平原说。剩下2/3的部分被称作“中粮优选”,也就是要通过中粮的多重把关,不是所有产品都有资格在我买网上出售。“我们有两大筛选原则。”赵平原告诉《商业价值》记者,第一类是在传统超市的品类里销售最好的品牌,至少是前三名,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口味;第二类就是在网上热卖的商品,比如最近在我买网上卖到脱销的“和田玉枣”,我买网就是筛选出了最正宗的品牌——和田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