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如此之大,就需要大量慈善事业作为平衡手段之一。我这里有一份《2009年中国慈善捐助报告》,全国接收社会捐赠款物是332.77亿,这个数字相比往年已有所增长,但横向比较与国际水平差距仍然很大。美国仅一个比尔.盖茨现在已经捐了400多亿美元,而且承诺要把580多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几乎全部用于慈善事业。巴菲特在2006年就将个人持有的300多亿美元股票捐出。另外像台湾地区的郭台铭,在与曾馨莹的订婚宴上宣布将捐62亿元用于公益事业。
这样比较,我们会发现中国大陆地区慈善捐赠数额还不及美国一个零头。当然这几年我们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你刚才讲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激发了全民参与公益慈善的热情和大爱。汶川地震期间,民间捐献款物总计592.49亿元,截止2009年7月份实到账款589.68亿元。这次青海玉树地震,青海省搞了一个赈灾捐赠晚会是9个亿。4月20号晚上中央电视台的赈灾义演晚会共募集善款21.75亿元,那天我也看了电视,有几个公司捐款数额较大,加多宝集团捐了1.1亿元,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捐款1个亿,大连万达集团1个亿,我老家的企业家——福耀玻璃集团的曹德旺、曹晖父子个人捐款1亿元,而且还答应给西南旱灾区捐款2个亿。我们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兴业银行捐了1500万。另外我注意到画家范曾上次汶川震灾期间捐了1000万,这次玉树震灾又是1000万,还有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这些人出现是一个可喜现象。但我总觉得这两年出现了如此罕见的天灾,我们去年全年的捐款捐物合计总额才达到300多亿,规模还是太小。 作为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本身就有回报社会的责任。我们这些企业家当初所赚的钱,跟改革开放大环境提供的各种政策、机会,包括价格双轨制,以及异地差价这些因素是分不开的。前一阵子我给一个老板谈过一个观点,我说你一年赚1000万,500万是靠你个人能耐,500万是政策和资源给你的。如果不是通过各种关系,你怎么可能拿到那么多的资源和优惠呢?所以我认为企业和企业家应该拿出一部分钱来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商会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集合体,也完全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中国商人:你所在的商会是如何组织会员参与公益事业的? 吴绪彬:上次汶川震灾期间,我们商会会员进行了多次捐款。像冠城大通,第一时间捐了200万,随后冠城大通董事长韩国龙个人捐款100万,接着冠城集团控股的依波表公司又承诺分阶段捐赠360万用于资助汶川地震灾区的贫困学生。商会会员进行了多次捐款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够,又继续发动会员捐款,两三天之又募集了67.4万,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捐给灾区民众。 除了汶川这样的天灾,平时我们商会也多次组织会员做公益。 福建永泰县红星乡过岭村,村路破破烂烂,有六个自然村村民吃不上自来水。我们商会会长林厚勇带头组织大家捐款,分三年捐了150万用于自来水和村路修建工程。现在山上村民都喝上了自来水,路也修好了。我们每年赞助在京的福州籍贫困大学生,今年一月份年会期间还赞助了十名贫困大学生,四年学费人均一万六共计十六万。最近有三名白血病患儿的家长找到我们商会,一个九岁,一个十三岁,最小的才两岁多。我们正在发动会员给这些患儿捐款,已经有七八个人捐了,有上万的,也有五六千的。 正如前面讲的我们现在贫富差距过大,长期以来国家在社会保障这一块历史欠账太多,所以应该发动社会上的有钱人特别是企业家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商会做公益,有优势,也有困难 中国商人:就短期和长期的效果来说,你认为商会组织会员做公益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吴绪彬:我们国家公益慈善事业起步晚、整体规模小,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也亟需完善。就当前状况来说,商会和企业做公益无非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及其各地分会这些可信度较高的机构,其次是民间自己搞的公益慈善机构。此外就是你说过的商会能不能组织会员企业自己搞?
最近我给一个企业家打电话说了这方面的事,他决定联手几个兄弟拿出200万来成立公益慈善基金,但报批了两个月都没批下来。因为相关审批手续太麻烦,我只好让他去找福州慈善总会的方庆云会长。所以从公益慈善的大环境来说我个人认为有几个突出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我们国家正规的慈善机构太少,民间可选择的捐赠渠道太少;第二当前一些慈善机构在捐赠款物的去向、款物到位情况和有没有流失等信息的批露方面缺乏透明度;第三民间参与公益事业的渠道不畅通,包括一些企业想自己设立慈善基金,但审批关口太多、太复杂;第四公益慈善活动的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管不够;第五是税收方面,目前除了中国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少数大的基金会可以开出抵税发票,其它的基金会都开不出。我们商会搞捐款活动,还得找一家慈善机构去开发票。中国商人:针对目前公益慈善事业的大环境,你觉得商会组织做公益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具体的困难? 吴绪彬:从商会自身来讲首先要有号召力,否则你就拿不到钱。商会办得好,有凝聚力,加上会长带头就能形成号召力。当汶川、玉树这样重大灾难来临,我们就可以号召大家来捐款,同时像捐助白血病儿这样的慈善活动,我们平时也可以做。 一些企业和个人有资金、有实力、有意愿做公益,但他对于如何做公益不一定有专业经验,同时也没有太多时间去跟各种机构对接。商会做公益比企业和个人单独做更有优势,商会的联系面广,容易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捐助对象、捐助渠道、确定适合的捐助项目。第二,单个企业和企业家资金毕竟有限,我们把多个企业和企业家的大钱小钱拢在一起,能够聚集的公益慈善资金规模、影响力,所发挥的作用也更大。商会牵头做公益还有一个优势,商会可以组织身份出面跟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慈善总会等正规的机构对接,对于捐献款物的去向、捐助的效果等进行必要的跟踪。 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一些实际困难。首先是去拢钱很难,由于商会对于会员没有直接约束力,我们只能通过个人去做工作。拿我们福州商会来说,很多时候需要我亲自打电话、找老板,靠我个人的声望、年龄和为人去推动工作。如果我不在这儿,让秘书处其他人做这件事难度非常大。 除了已经谈到的当前公益慈善的大环境造成商会做公益会遇到一些困难。当前的慈善机构日常运营费用都是从捐款里面提成,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问题:企业家或者商会认为,我捐的款,你扣了我这么多!再加上我们的捐款是层层下拨,捐款流转过程当中被截留、被挪用这些事都有,捐赠人包括媒体与公众也时有质疑。正是因为有这种情况,陈光标等企业家带着几千万捐款,自己开车到汶川灾区亲自去发放。按道理讲这样的捐赠成本是很高的,企业家的本身工作是是管理企业和运营企业,是为了赚钱,而陈光标宁愿自己到第一线去做,恐怕也有担心捐款流失的问题。他认为面对面把资金交到受助人手里,捐款的去向很明确,谁拿到这个钱,这些钱能起什么作用,他也很清楚。 中国商人:在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有两种现象引起公众关注,一是“诺而不捐”。二是企业家本身对捐款的去向也很关注。你认为以商会为主做公益,是否可以逐步做到全过程管理? 吴绪彬:商会对企业做公益的过程管理也很难。企业家“诺而不捐”的问题,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在永泰捐款中,有些企业捐款不到位,我们只能不时去催,希望捐款能尽快到位。因为人家是捐赠,不是欠你货款,你没有办法通过强制性办法去要求人家。也有的企业家说我现在资金紧张,一时拿不出手,这样的情况也是正常的,再有钱的老板也有资金短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