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城管:探索新的机制



 ——访北京市崇文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主任谢申

   文/本刊记者 王 铮 蔡钱英

 崇文城管:探索新的机制
  《经济》:崇文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之一,密集的人口、庞大的产业集群、错综复杂的道路交通,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初“崇文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什么因素?

  谢申:崇文地处北京市发展相对滞后的南城,由于历史原因,2006年以前崇文区的环境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存在着乱贴小广告、非法经营、街头乞讨、危旧房屋、违章建筑等老旧城区的通病。城市管理一直在低层次、低水平中徘徊,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历史文化底蕴的保护和传承极不匹配,群众满意度低下,在北京市组织的各项评比中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006年,为了扭转城市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文化立区”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天坛文化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坚持“小区要搞大城管”,不断探索具有崇文特色的城市管理新体系,实现了城市管理由落后到先进的历史性跨越。全区发生了“旧貌换新颜”的可喜变化。低矮破旧、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的危旧房区大部分消失了,南中轴路、前门大街、明城墙遗址公园等重要文化遗存重新恢复了历史风貌,全区危旧房比例由70%降到了14%。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违规广告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市级“秩序优良特色街”、“无小广告示范街”相继涌现。“城中村”基本消失,全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位居城四区前列,崇文成为文化彰显、管理有序、景观优美、环境宜居、市民比较满意的环境亮丽之城、生活品质之城。

  《经济》:我们了解到,崇文模式自施行以来,市、区各级领导对这种管理新模式非常重视,为加强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力度,崇文区成立了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构成情况。

  谢申:随着城市系统的日益复杂,如何加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和协调,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崇文区从实际出发,将市政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并进一步明确城管大队、环保局、民防局、监督中心、园林局、环卫服务中心为城管系统成员单位,近年来,又将各街道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城管委作为城管系统牵头单位。这种以系统最优为目标的城市管理体制得到了市政府的认可,在去年政府机构改革中,我区是十八区县中继续保留这种体制的城区。

  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探索创新了综合执法机制,区成立了综合执法委员会,负责全区综合执法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指挥。将全区所有行政执法权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实行“大城管”管理模式,变“部门分割”为“集团作战”,进一步整合了管理资源,增强了管理合力。街道成立综合执法组,重点地区成立了捆绑执法队,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街道牵头组织、日常全面监管、综合强力执法”的总体思路,赋予街道全权、全管、全时、全责。真正落实了属地责任,实现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管理重心向基层延伸,在基层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经济》: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面对诸多执法部门,崇文区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是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作用的?

  谢申:为使综合执法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建立健全了综合执法考核评分办法,实行“区考核块、块考核条”的双向联动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严格“一字考核办法”。即:“一日一检查一督办”,“一周一例会一挂账”,“一月一汇总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一排名”,考核结果全区通报,做到了责任到位、执法到位、解决问题到位。

  为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我们又建立了由区委组织部、政府办、监察局、城管委、法制办、人力社保局组成的六部门联席会制度,定期研究综合执法重大问题,并将综合执法考核结果纳入全区行政执行力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评优创先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任用晋升的重要内容。

  《经济》:这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发生了不良事件,管理的人习惯在“严、紧、控”上出招数,结果是该“严”的没严下去,该“紧”的也没紧起来,最后该“控”的没控制住。崇文区是如何打破权力本位意识,进一步提升政府亲和力,贴近民意民生的?

  谢申:我们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理念,把“为民、亲民、利民、便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善民生入手破解城市管理难题。一是坚持疏堵结合。我们感到,在解决涉及民生的城市管理问题上,靠单纯强制性的打压往往适得其反,只有讲究方式方法,做到疏堵结合,带着感情管理城市,才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关注困难群体。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城市管理问题,表面上看是城管执法管理不到位,深层次的原因实际是城市失业、低收入人员等困难群体的生存问题,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三是寓服务于管理。前门地区实行拆迁后,出现了菜市场少、菜价贵等问题,游商聚集现象抬头,居民群众反映强烈。为此,我们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综合执法委员会和前门街道经过调查研究,在不扰民、不影响交通、不影响环境秩序的前门西河沿地区设立了便民蔬菜早市,统一经营时间、地点和品种,做到严格管理、按时收摊、人走地净、整洁有序,不仅规范了地区环境秩序,有效解决了拆迁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还安置了一批失业困难群体。

  《经济》:请您为今后的崇文模式做一个展望。

  谢申:崇文区虽然在城市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不改变现行体制、不削弱各部门权力的夹缝中,找到了一条符合崇文实际、具有崇文特色的管理之路,但还只是初步的,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中国“2010城市管理经验交流会”在我区召开,标志着“崇文模式”得到高度认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央部委领导和北京市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截至目前,中央编办、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机关工委、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济南等国家部委、省市有关领导先后共40余次到崇文视察调研。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将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省市、兄弟区县的大力支持下,团结拼搏、迎难而上,继续深化崇文特色城市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管理科技含量与科技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努力推动崇文城市管理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3350.html

更多阅读

宋福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宋福范,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思想政治教研室的主任。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的成员,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撰稿人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到

全新开发模式 崇文城管: 一个全新的城管模式

  文/本刊记者 蔡钱英  2010年3月26日,昆明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与占道经营的摊贩发生纠纷,引发群众围观并发生冲突。这起事件再次将城管推向风口浪尖。  事实上,近年来对城管执法的质疑已经多有发生,2006年夏天发生在北京的无证

水平营销:寻找新的路径

文/任 水平营销如今,复杂的市场环境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品牌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越来越成熟,创新越来越不容易,企业取得成功越来越困难。在这种市场环境中,“世界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对传统的

孙宏原:沁新的卓越领军人

 孙宏原同志自担任沁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以来,一直把“发展“作为企业的最根本任务来抓,六年来,沁新公司先后兼并了3户国有企业,1户乡镇企业,完成了45万吨改扩建等重大技改项目,使企业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特别是2002

声明:《崇文城管:探索新的机制》为网友但儚茽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