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一家报社做网络版的编辑。因为网络版还在起步阶段,所以同事们都没太在意。起先他也抱怨说同事们不太愿意给网络版写稿,网络版的稿费低一点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大家认为发在网络版的影响是有限的,没有发在报纸上那么引人注目,因此,从事业发展的角度看,还不如专心给报纸多写几篇。 因为这位朋友是做报纸出身,入行比自己还早,所以这样听下来,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就好比推出一个新的产品,无论报纸还是杂志,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如何引起注意,而这恰恰是急不得的,要花时间,也只有引起注意了,接下来才是讨论如何赢得美名。 不过,很快就有另一件事让人意识到,网络版也许有着不太一样的发展轨迹。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个关于网络传播的研讨会上,有一位网络编辑提到,跟以前不同,现在如果报道对象不喜欢报纸发表的报道,似乎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希望报社从网络版撤稿。 以前好像不是这样,他说,以前都是希望报社在报纸上予以澄清。 看来大家开始意识到,其实还是网络的影响大,有人说。 那是啊,又有人说,文章一旦上了网,被别人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速度实在太快,而且,你家报社或网站即使是文章的首发者,也不能控制别人,不让他们做转载这个动作,相反,别人要转载什么和不转载什么,跟你全无关系。 ——作为听众,当时我就想,上述对话,尤其最后一句,恐怕是源于他们在网站或网络版的工作经验,有感而发,但在我们这些来自传统媒体的外人看来,则是说出了网络跟传统媒体相比的一个特点,不仅传播快,而且不受首发者的控制。 后来跟同样在报纸工作的一位同行提到此事,他说他也有同感,因为他也接到一家公司的电话,希望他帮忙说服报社从网络版撤下他写的一篇文章。
![已录用的文章想撤稿 网络时代的撤稿](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24862718797.jpeg)
因为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影响很大,公关说。 同行说这其实很容易回答,他只要指出这不是自己作为记者就可以决定的就可以了,毕竟报社不是他开的,想发文章就发,不想发就收回来。 不过,他倒是由此想到,既然公关知道各大网站都有转载,那么,单要他家报社的网络版撤稿,好像没有什么意义,除非他们还会进一步跟各大网站做工作,让他们也跟着撤稿。毕竟,在网络上,跟他家报社的网络版相比,各大网站的历史更长,影响更大,但要各大网站一致撤稿,好像等于再度引起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关注,跟消除影响的初衷相反。 想不明白,他说。 是啊,我说,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多想一步,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万一报社发现他的这篇文章确实有误,那么,基于取信读者的要求,报社不仅愿意撤稿,甚至还会依据失误程度,考虑是不是刊登澄清信息。这是报社可以做到的,但报社不能保证这个澄清信息同样会被各大网站转载。说到底,不得不承认,从自己到读者,大家还是更容易被坏消息吸引,而不是澄清信息,而这恐怕也印在网络编辑的脑子里,因为他们也要争夺读者注意力,跟传统媒体编辑一样。 可见,进入网络时代不仅意味着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从此面临一个新环境,需要摸索一套新经验,而且对读者也一样,包括公关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