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助力工作汇报 创新助力深圳跨越式发展(3)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投资》:培养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央与地方的共识。深圳在这方面已有哪些部署?

  许勤:早在去年我市就已经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自2009年初,我市就组织制定了生物、互联网、新能源3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并均于当年颁布实施,同时,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积极构建我市未来的产业竞争力,未来6年,市政府通过在生物、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力争3大新兴产业形成6500亿元的产业规模,成为我市新的高技术支柱产业。

  二是颁布出台《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努力推动深圳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球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和新型高科技园示范区。 

  三是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城市和无线城市建设。2009年,深圳市获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批准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市政府已原则通过《深圳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并积极编制深圳无线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和3网融合工作方案。

  

  《中国投资》:2015年是深圳市提出的建成创新型城市的1年,随着时间的日益临近,接下来深圳将采取哪些举措巩固已有的成绩,开拓下一步发展思路?

 创新驱动助力工作汇报 创新助力深圳跨越式发展(3)
  许勤: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加快建成一批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聚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和研发机构,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力争尽快把深圳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一是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加强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城和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加快组建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和深圳产业创新研究院,加快推进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发展。

  二是构建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下一步要积极推进组建国家级和省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搭建深圳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集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计划,整合创新资源并形成合力。我们要开展一批重大公益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组织引导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四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组织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化专项,加快培育生物、互联网、新能源3大新兴高技术产业,努力做大做强通信、数字视听、集成电路和新型平板显示等高技术优势产业。深圳市要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五是开拓虚拟空间,突破城市发展的空间资源约束。深圳将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积极推动“3网融合”。我们看重提升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准,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构筑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

  六是加快完善创业融资环境,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市政府要加快完善市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管理架构,尽快投入规范运作。进一步培育优质上市资源,积极推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大力支持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展,积极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代办系统。

  七是推动循环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名牌发展战略。建设支柱产业总部基地和产业集聚基地总部功能区。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实施循环经济工程。推动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实施知识产权优势提升计划。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实施品牌推进计划。

  八是以深港创新圈重点,促进开放创新合作。我们要加快建设深港高水平公共技术平台、创新型产业合作项目、技术创新合作基地和香港各大学的深圳产学研基地,同时强化与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支持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积极主动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转移,支持本市企业跨国建立研发机构。

  

  《中国投资》:您认为深圳有哪些经验具有普适性,能为其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许勤:深圳市作为走上自主创新道路较早的城市,不敢说经验,只是有一些创新的体会和感受。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深圳把创新融入了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创新,成为了深圳的生命线和灵魂。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自主创新战略已经被确定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源于深圳的发展历程和城市特性,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定位不局限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而是拓展到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为此,深圳提出要“创新发展方式,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跃升,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创新,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第二点,创新型城市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建设创新型城市,绝不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关起门搞自主创新,必须坚持开放创新,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长期以来,基础研发一直是我市自主创新的薄弱环节,为破解这个困局,深圳坚持以开放心态积极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大力建设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引进国家级的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开放创新的思路不仅为深圳市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同时起到了带动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作用。为此,深圳提出:坚持开放互动、创新发展,依托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全球创新合作与竞争,有效把握创新要素跨区域配置的主导权。

  第三点,是深圳市走自主创新道路之初便树立的发展理念,即创新是为了创造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较早确立了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在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下,创新活动直接体现为价值创造。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价值提升,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增值为导向,以创新赢得市场,以创新获得价值,进而激发企业家和创新者的活力和动力,形成激发创新能量的内在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制定市场规则,重视和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做好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第四点,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深圳比其他城市更早一步面临了空间、资源、人口、环境等发展要素的制约,在地理形态上已呈现出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态势,我相信其他城市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道路上也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深圳提出的应对之策在于未来的发展必须突破以空间和资源消耗以及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为此,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出了破解空间发展瓶颈:坚持拓展城市多维空间的创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创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来释放土地空间,以协调区域创新功能、加强区域分工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来开拓合作空间,以开发利用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来发展虚拟空间,以推进技术、产业融合催生新型业态,培育新兴产业创造产业空间。

  第五点,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在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上一直承担着改革探索、先试先行的重要使命。当前建设创新型城市,同样面临着许多制度上不适应、不完善的制约。为此,深圳提出,要积极发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作用,着力突破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通过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完善创新激励保护机制,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体制,建立公平、高效的制度保障,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成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3828.html

更多阅读

工业企业营销战略:创新赢利模式的扩张力(下)

  在《工业企业战略:创新赢利模式的扩张力(上)》一文中,叶敦明阐述了品牌模型和速度模型等两个常见的创新赢利模式。创新,意味着打乱了常规的思路和做法,赢利模式内在的四个要素的组合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赢利模式能否给一个

宝钢竞争力分析 宝钢金属 以管理创新构建永续竞争力(3)

“使管理创新成为风尚”在贾砚林看来,宝钢金属要构建永续不竭、历经风浪而弥坚的竞争力,就要使管理创新成为一种风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发扬光大“勇于负责、变革创新、诚信协同、创造价值”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是根,是魂,是原点,是

创新驱动助力工作汇报 创新助力深圳跨越式发展(2)

  此外,根据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借鉴和学习台湾工研院经验,市政府正积极研究推进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高水平科研机构。        创新战略成效初显  《中国投资》:在您看来,深圳市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全市

创新驱动助力存在问题 创新助力深圳跨越式发展(1)

  “土地有限,难以为继;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不堪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这便是2005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分析深圳发展面临的困难时,总结出的“4个难以为继”。  4年前,美国《时代》周刊曾发表题为《深圳的诞生

声明:《创新驱动助力工作汇报 创新助力深圳跨越式发展(3)》为网友壹顧茳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