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转型升级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1)



  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任务艰巨。日本在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也曾遇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强度不断上升的矛盾,但最终还是通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了重化工业生态化转型,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基本摆脱了资源环境压力。

  2009年笔者参加了日本财团法人组织的资源循环型经济研修项目,从法律保障体系、产业支持政策、市场诱致措施、园区典型示范、公众组织参与等诸多方面,对日本以资源循环产业为中心的环保产业的发展成效和经验进行了全面了解。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发展的

  5大经验

  一、建立起完备的环保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

  日本在环保产业方面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果,首先应该归功于政府建立起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法。1971年,日本出台了废物处理法,之后又出台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2000年颁布和实施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动基本法》《废弃物处理法》(修订)《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修订)《建筑材料循环法》《可循环食品资源循环法》《绿色采购法》6部法律,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备的环保及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如表所示,从效果看,法律对产业发展的强制保障作用明显。

  一是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协会、公众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强制各方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比如法律规定企业有对资源进行恰当处理的产出者的责任,产品、容器等的设计研究、回收、循环利用等扩大生产者的责任,为建立回收、处理、再资源化网络体系提供了保障65377;

  二是强制收费制度使得回收处理企业可以盈利。据介绍,报废汽车处理工厂在《汽车再利用法》实施前,盈利比较困难,主要靠出售部分较好的零部件获利。

  三是强制绿色采购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绿色采购法》要求政府企事业单位对环境友好型产品实施优先购买,调动了企业发展环保产业的积极性。

  四是法律实施准备充分,制定的目标切实可行,保证了循环经济能逐步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据介绍,汽车再循环法律实施前曾经召开过500多次说明会,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等有关部门要就法律具体实施条款向各界作说明。同时,根据法律制定的基本计划及行动计划,其设定的约束性目标比较可行,企业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不少品目实际成绩还超过了法定目标。

  五是处罚力度较大增加了企业不参与发展的成本。比如《废弃物处理法》对非法抛弃废弃物采取罚款、征税等惩戒措施,严重者受到5年以下的徒刑或100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法人1亿日元)。

 推动转型升级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1)
  二、实施倾斜性的产业政策激发企业自主投资与技术开发

  资源循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何去除回收废料中的重金属等诸如此类的技术,由于成本高,企业最初不愿意开发。在这种情况下,与法律相配套,日本政府对发展节能环保的企业,实施倾斜性的产业政策,主要有:

  首先是国家预算补贴政策。2000年以来日本国会每年通过的与环保有关的预算近130亿美元,资金拨给环境省、经产省、农林省和国土交通省等主要相关部门。根据最新的国家补助政策,生产废弃物再资源化工艺设备,给予相当于生产、实验费1/2的补助;对引进先导型能源设备企业予以1/3的补助等等。

  其次是政府低息融资政策。只要满足条件,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生活金融公库将对引进3R技术设备的企业提供低利融资,从事循环经济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的企业分别享受政策贷款利率,融资比例为40%。企业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由非盈利性的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此外,还对那些在改进设备方面表现优秀的中小处理商提供债务担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3867.html

更多阅读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冷战结束后,经济学家对经济体制的兴趣,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比较,转移到资本主义内部的差异上,他们意外发现,在通常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同义语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Anglo Saxon model)之外,还有像日本这样迥然不同的经济体制。在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冷战结束后,经济学家对经济体制的兴趣,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比较,转移到资本主义内部的差异上,他们意外发现,在通常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同义语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Anglo Saxon model)之外,还有像日本这样迥然不同的经济体制。在

中国热水器产业网 中国热水器的分裂与联合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常和父母一起去公共澡堂享受洗澡、搓背的时光吗?  时光荏苒,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热水器作为沐浴的必备品,也可以被称之为沐浴的心脏,已经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逐渐进入了中国百姓家庭的生活中。  1984年,中

大部门体制改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饱受期待的国务院“大部门体制”改革在今年的两会重新开启。而作为邻国的日本,在12年前也经历了一次大刀阔斧式的“大部门体制”改革,经过改革的日本中央政府机关,只有1府12省厅,是主要发达国家中最少的一个。  日本中央政

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因素 腐败是推动中国经济的一个阴性因素

   不可否认,推动中国经济的因素是多元的。好的政策,优秀的技术人员,廉价的劳动力,对国外的开放等都是很重要因素。如果把这些因素看成是可以公开的阳性因素,那么还有一个推动中国经济的因素,就是腐败。由于腐败是不能公开的因素,所以腐

声明:《推动转型升级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1)》为网友囚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