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治理机制 危机揭开董事会治理之殇



  激活这一潭治理“死水”的源头不在立法,唯有政府与监管部门能将各项法律规范诉诸实施,治理之殇方可消逝

  “完美风暴”

  经济景气时,所有企业都水涨船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无论治理优劣,皆被掩盖在洪流之下。“只有当潮水退去,你才能看出谁在裸泳。”智者巴菲特一针见血。次贷危机成就了一次完美的金融风暴,不仅暴露出众多学者批判的审计漏洞,也揭开了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建设的诸多“旧伤疤”,特别是银行业的薪酬争议与风险管控短板。

  以结果论,治理之殇的症结显而易见,如薪酬与绩效脱钩,风险管控失当,溯其根源,则深埋于董事会与治理架构之中。很多人提出,美国几大银行倒闭皆归咎于领导层长期缺乏变动,董事长或CEO在职周期过长。真理放之四海皆准,汽车制造业则以通用为鉴。研究还发现,治理这种人为因素会随人事流动将“劣基因”散播——如果一家公司因董事会失职而衰败,部分董事另谋高就,那么新公司很可能会由于聘任了这些董事而影响董事会绩效。虽然出现上述董事会问题可以事后更换董事长或CEO,也不过是“亡羊补牢”之举。

  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董事会属于内生性机构,难免与以CEO为首的管理层产生利益分歧,董事会绩效则呈现周期性变化:在经济形势和产品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管理层业绩良好,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较为松懈;经济下滑则态度扭转,从严监管甚至不惜撤换CEO。这意味着,董事会一直在扮演被动者的角色,与优秀公司治理规范所要求的主动执行监督职能背道而驰。

 董事会治理机制 危机揭开董事会治理之殇
  在相关法规与治理范例被忽视的背后,折射出许多监管机构对规范合法化的孱弱呐喊。机构呼吁,一贯以来董事会采取“非全职董事+少数独董”的基本模式已经走向败势,如今选聘的重点应放到对董事能力的考察上。而且,非全职董事根本无暇顾及商业变革赋予董事的种种新使命,如对风险管理和薪酬结构的监督。于是有人提倡,银行董事会可以聘任全职非执行董事,但这又会滋生出董事会独立性与组成等新的分歧。

  不过,与其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我们不妨先看看国际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如何应用于董事会建设。

  公司治理原则的应用

  尽管涉及风险管理与薪酬结构的问题尚需讨论,OECD公司治理原则在第六章中对董事会的职责做出了规范:A项,“董事会成员应在了解公司情况的基础上,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为公司利益与股东利益服务”;C项,“董事会应时刻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两条原则从法律层面为董事会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同时还明示,最终目标是达到长期财富最大化,而非简单地追求股东价值。

  有些国家,如意大利,正试图在司法上加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吸收多数股东推举的人士入主董事会。OECD公司治理原则第六章B项规定,“董事会决策会影响到股东利益集团,因此董事会对所有股东必须一视同仁”。尽管个别董事当初是由部分股东选举推荐的,但不能因此就成为某个小集体的利益“代言人”,他必须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

  同样,第六章中E条款指出,“董事会必须就公司事务做出客观独立的判断”。这可以理解为,董事会需要指派足够数量的非执行董事行使独立判断的职能,以避免潜在利益冲突,具体包括:确保财务与非财务报告的完整性,核查关联交易,提名董事及主要高管等。此项亦能很好地诠释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职能——一旦高管面临利益冲突而摇摆不定,董事会能够临危受命,积极部署对策。

  E条款指导治理实践还有另一重意义——是否应在单层级董事会中分离董事长与CEO的角色,是否应在双层级董事会中防止CEO卸任后再接过董事长的“玉玺”。尽管尚未形成定论,但“两权分立”基本被看作是良好的治理范例,能够有效达到权力的平衡,对于加强问责制和改善董事会决策能力大有裨益。有些国家甚至还首创性地提出了“首席董事”的概念。

  政策层面的建议

  如何将“董事会进行客观、独立判断的职能”法律规范化,是当前公司治理相关政策层面的首要议题。有观点认为,对董事会成员能力的侧重应该多于对独立性的呼吁,但就实践情况来看,很多金融大公司CEO与董事会成员任期过长,让人们对其能够保持有效独立性的认可度大打折扣。此外,能力与独立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平衡点,因为公司对董事会成员的要求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非寻找另一个“全能CEO”。

  目前,在银行业试点全职独董的建议恐怕还为时过早,全职与独立性之间的平衡令人质疑。能否对金融银行业开展严格监管,也要取决于董事担任职位的数量。OECD公司治理原则第六章E项就指出,“身兼数家公司的董事会职务,会影响董事的个人绩效,包括向股东披露信息的职能”。

  另一个关注点是上述提及的董事长与CEO角色分离问题。金融危机爆发过后,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引入独立主席职务,然而对于个别银行或者其他行业的公司来说,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名头不如务实,选聘一位优秀才干与CEO的角色相区别即可。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推进客观独立的董事会建设。其一是强制执行受托责任制,但就现行实践情况来看,效果未免过于生硬。其二是细化董事职责,但职责也偶有相互矛盾之处出现。例如,为避免股东追求短期利益,OECD公司治理原则第六章A项提出“从公司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然而这样宽泛的概念,无疑模糊了董事会成员的职责定义。

  小型董事会尤其是内部成员间存在语言障碍的董事会,容易抱团形成“小团体”、“小党派”,因此需要从政策上设置监管体制。爱尔兰银行业就被曝出过类似丑闻,目前该国现行公司法严禁董事或CEO兼职董事长。较之OECD公司治理原则第五章A项“董事会跨职位兼职必须向股东及公众披露”的规定,爱尔兰出台的条令进一步推进了公司治理进程。

  对于金融银行业而言,董事会的组成与作为几乎可以说生死攸关。存款保险可能会增加银行面临的风险,在其提高自身系统安全性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必须插手干涉,从严治理。为保证董事会成员能够“行为规范,诚实守信”,能否聘任“适当人选”成为决胜的一步棋——董事候选人不可有欺诈“前科”;离职不能因为之前任职的银行破产;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对董事的能力要求扩展至技术和专业素质等多方面,包括宽泛的公司治理与风险管控知识;从政策层面考虑,还要具备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特质。

  而所谓“适当人选”也涉及敏感问题:董事会职务的任期。年龄本身不存在争议,但出任董事会成员,尤其是董事长和CEO,任职时间一直是争议的热点。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遭遇危机相继倒闭的美国金融机构中,董事的平均任期为11.2年,而大难不死劫后余生的企业,这项均值为9.2年。此外,英国企业董事会的独董任期上限为9年,荷兰与法国为12年。

  总之,改善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建设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在法律上为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设立规范更是天方夜谭,而受托责任制和其他各种强制性手段虽然可行,也不过是个治理“钝器”。激活这一潭治理“死水”的源头不在立法,唯有政府与监管部门能将各项法律规范诉诸实施,治理之殇方可消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4228.html

更多阅读

LOL哨兵之殇加里奥天赋加点图 s6哨兵之殇天赋符文

LOL哨兵之殇加里奥天赋加点图——简介哨兵之殇-加里奥是一个很全面的法坦,护盾 追击 控制等技能让加里奥中单或辅助都很适合,尤其到游戏后期大招配合雪人 不详等英雄更是所向无敌!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下S4赛季加里奥的天赋加点吧!

评说《九天之殇》 评说资治通鉴

九天之殇九天之殇,那是怎样的期盼,那是怎样的等候,那又是如何面对的取舍????­­凤求凰,天经地义,那是创世之神的安排,是三界众生的庇护。可是,谁又会想过,转世的凰,却爱上了那肩负苍生的战神!!这是天意吗?不,这不是,这是逆天而行的;她放弃了

南海,大国之殇五.殚精竭虑、南海喋血 殚精竭虑 近义词

南海,大国之殇(五.殚精竭虑、南海喋血)五.殚精竭虑、南海喋血 --新中国为维护南海主权所进行的努力 看到南沙群岛几乎被菲越等国盗窃已尽,看到这些强盗明目张胆地盗窃我们的油气资源和其他的自然资源,国人无不义愤填膺,甚至有不少人对中国

房价泡沫:日本之殇, 中国之鉴 中国近代史的前车之鉴

可以观察到日本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的伤口已基本愈合,大阪和神户的人们早已经恢复到地震之前的正常生活。不过1990年代初的泡沫破灭之殇, 20年过去了,却仍然在发酵,打击着日本人的经济和精神。刚刚发生的日本东海大地震震惊了世界,罹难人

王守竞——中国理论物理之殇上 精选 王守竞子女

王守竞——中国理论物理之殇(上) 精选胡升华的博客已有 10883 次阅读 2013-9-23 12:44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王守竞 理论物理 中国 吴大猷 中央机器厂王守竞事实上是中国第一个取得世界级理论物理成就的人。

声明:《董事会治理机制 危机揭开董事会治理之殇》为网友敢爱敢恨敢失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