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文化 中国人关于企业文化的四大谬误



某医药公司搞培训,董事长说起自己曾在成都参加一个营销大师的讲座,有个大师曾问起谁能像韩信那样受胯下之辱时,他当着在场一千多企业家的面从培训老师的胯下钻了过去。

之后,他问在座的新员工,谁有这个胆量可以从别人胯下钻过去。培训这几天来,30多名大学生为了争抢几个有限的岗位,一个比一个表现踊跃。最后,居然有八个愣头青为了证明所谓的胆子大,能放得下面子,排成一排在台上互相钻胯下。

这样的培训或者拓展,在近些年的职场上我们可能并不陌生。温州市有一家企业4名员工因未完成业绩目标,竟然在车站大道爬行,“自我惩罚”。温州市有一家企业4名员工因未完成业绩目标,竟然在车站大道爬行,“自我惩罚”。

还有餐厅经理吃苍蝇的、为证明其销售的乳胶漆无害健康而当众喝油漆的、为证明卫生做得彻底当众喝马桶水的。

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这些疯狂的行为不叫疯狂,叫“狼性竞争力”;胯下之辱不叫践踏人格,叫“追求人性的突破”。所有这些,都被美其名曰为“企业文化”。

 中国人的家文化 中国人关于企业文化的四大谬误

有记者参加了富士康昆山分公司举行的一场活动。现场整体方阵、各色旗帜、全场喊着响彻云霄的口号:“我爱你,郭爸爸。”

这一幕很像金庸笔下的日月神教,但它同样被冠以“企业文化”的帽子。

虽然大多数中国企业并没有像上面这些例子那么疯狂,但中国人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却存在着许多流行的谬误。

以下列出颇有代表性的四点,如有雷同,绝非巧合,请企业家们对号入座。谬误一:在企业中强调家庭观念,要求员工将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企业主和员工的关系是家长和子女的

关系。

谬误分析:尽管这一点在东方的企业管理中十分常见,但我还是要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是一种非常落后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格格不入。家庭是家庭,企业是企业,两者绝不能混淆。将企业等同于一个大家庭,只能是虚伪而滑稽的幻想。

在企业里,大家通过合同走在一起,本质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合作满足各自的经济需求而已。现代劳动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契约与交换关系,员工用劳动换取报酬,不存在什么向父母领导感恩的问题,这完全是一个平等的交换关系,不是什么“羊羔跪乳”的哺育与受养的关系。

丘吉尔连任落选后抱怨“英吉利民族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民族。”但他之辱不叫践踏人格,叫“追求人性的突破”。所有这些,都被美其名曰为“企业文化”。有记者参加了富士康昆山分公司举行的一场活动。现场整体方阵、各色旗帜、全场喊着响彻云霄的口号:“我爱你,郭爸爸。”这一幕很像金庸笔下的日月神教,但它同样被冠以“企业文化”的帽子。虽然大多数中国企业并没有像上面这些例子那么疯狂,但中国人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却存在着许多流行的谬误。又说“对自己民族的功臣不感恩戴德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感恩的滥用,丘吉尔的话无疑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现代人格的特征就是摆脱人身依附,以独立的尊严姿态,以一种理性的契约精神,去看待各种社会关系。

谬误二: 经常搞个人价值观灌输,甚至搞价值观考核, 口头禅是“要做事,先做人。”

谬误解析:这是标准的公域与私域不分。员工与企业之间是成年人与法人之间的经济契约关系,成年人有权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如何做人,任何人无权干涉。企业管理是制度化的,管的是行为,无权管思想。

企业家对价值观只能倡导,不能强制。企业员工有认同公司理念的权利,也有不认同的权利。在企业管理中,不能依据员工对价值观的认同与否进行奖罚,只能以员工是否违反公司的制度、纪律为标准进行奖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宋山木和前一段被捕的足协副主席南勇,都常讲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事实证明,拿这种模糊的东西管人,往往带来的是虚伪、迫害与压制。

谬误三:要求员工对企业绝对忠诚和奉献。口头禅是“不要问企业为你做了些什么,而要问你为企业做了些什么。”

谬误解析:我国劳动法清楚表明,企业与员工是平等的契约关系,讲究义务和权利对等。我为企业做了什么,企业为我做了什么,都要问,都要清清楚楚。

现代企业制度讲究在公平的规则基础上,让个人忠诚于自己,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通过谈判和协商来建立起对话机制。在此前提下谈“现代忠诚”才有实际的意义。

如果企业主连员工的薪资福利都无法保证,一个劲讲忠诚和奉献,其实是为自己的剥削障目而已。

谬误四:认为只有对员工实行全面的控制,才能保障效率和执行力。

谬误解析: 这其实是一种管理无能的表现。高效的企业要依靠一定的分权与自由决策,该管的才能管,该放的一定要放。商业史已经清楚地证明, 一个庞大的团队必须学会决策上的分解, 因为最高管理者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决策信息。

很多中国企业都倡导军事化管理,以为这样就能做到令行禁止,就能最好地贯彻管理者的意志。但我们必须明白,企业是企业,军队是军队,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使命和特征。纵观世界上管理成功的企业范例,几乎没有一个是靠军事化管理而实现优质管理的。

高度集权的企业可能会拥有短暂的高效率和执行力,但时间稍长就会导致管理的崩溃,实际是最无效率最无执行力的一种管理方式。计划经济体制和无数独裁政权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478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文化的“四大”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2010-11-14 19:26:26|分类: 【文化教育】 |字号订阅中国古代文化的“四大”中国古代的四民:士、农、工、商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中国京剧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中国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汉

声明:《中国人的家文化 中国人关于企业文化的四大谬误》为网友那份执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