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明
有人买房为了投资,有人买房为了有个窝,有人买房为了孩子,有人买房为了结婚,无论市场状况如何,总有一部分人是刚性需求购买者,让我们听听买房者的声音,体会他们对于房子的感悟与梦想。 编辑部同事黄女士给笔者讲了她的一次乘车遭遇。她和老公在出租车上说到房子的事情,她以采访多位专家后得来的经验,得出个人结论:房价还要涨,趁早还是赶紧再买一套房子吧!她老公只得应付地回答她一两句。关于房子的话题一旦说开了,黄女士的话匣子也就关不住了,从经济数据到炒房者现象……一路上关于买房的言论就没停止过。沉默很久的出租车司机终于忍不住了,狠狠地拍了一下方向盘,开口说:“就是你们这些人把房价抬起来了。”黄女士显然被吓到了,再也不敢吭声,气氛变得尴尬而沉闷……以上只是发生在我们普通人身边真实的片段,却让我们对“买房”这个话题欲说还休。拿北京来讲,连续两个月的成交低迷,让“国内楼市风向标”之称的北京楼市也经受到“倒春寒”的困扰。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就在不少购房者还在观望的同时,北京楼市开始出现高位调整结束迹象,新一轮的涨价风潮开始悄悄在蔓延。 蹭蹭上涨的房价 “这怎么可能,现在这种情况下,还涨了这么多?”3月8日,黄娟走出通州“丁香丽舍”的售楼处,有点愤慨地对笔者发起了牢骚。在两个月前,黄娟曾来看过,当时均价1.28万/平米的价格让她有些犹豫,她决定暂时观望,没想到过完年,趁妇女节放假来看看房价,情况让她很是吃惊:同样的房子现在已涨到了1.5万元/平米了。 售楼处不远处,链家房产中介的一位房产经纪人告诉笔者:“通州现在已成为京城楼市的领涨板块,大多数楼盘的均价都在一万多,一些高档楼盘的均价甚至已突破每平米2万5。”他继续向笔者介绍说,现在北京城北、东、南这三大区域里,东部通州板块是去年以来最为热门的,“现在东五环附近的新房也不过才2万元一平米左右,通州虽然离市区更远一点,但房价涨得却更快。”在他看来,通州新城规划是吸引大批置业者前来的主要因素,根据规划,新城核心区未来将成为北京新商务中心区,运河两边未来不再批住宅,住宅产品的稀缺性进一步凸现。而新近成交的通州半壁店地块并不属于通州新城核心区,但成交价已破万元。 CBD的东扩,加上拟议中的市政机关东迁,是去年以来通州房价凶猛上涨的动力。作为北京新城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很显然北京已经将未来发展的方向偏重于通州地区,因为要延伸CBD地区的发展范围就必须首先使周边地区的经济整体的发展,因此通州在未来几年内应该会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而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无疑将走在区域发展的风头浪尖,所以房价上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通州房价的上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交通的日趋便利。目前的八通线地铁加上明年底通车的地铁6号线,使得从通州到3环以内的空间距离被大大拉近。 百姓难圆买房梦 早春的北京,天气还是乍暖还寒,却敌不过楼市的热烈。尽管是传统的交易淡季,成交量明显下滑,尽管调控政策频频出台,各级政府官员不断地坚定表态,但似乎仍然勒不住房价继续上涨的缰绳。 3月15日,两会闭幕的第二天,北京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2月,北京市四环路内商品住宅期房均价首次突破3万元/平方米,六环路外的房价也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就在同一天,北京土地市场接连诞生3块“地王”,并分别创下52.4亿元总价纪录,以及2.75万元/平方米和3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纪录。 笔者的一位朋友李先生,一直想在北京买房,但不断上涨的房价,让他一次又一次狠不下心来,最终也没买上房子。他对笔者感叹说:“近两年由于购房者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大量需求开始向通州、大兴等北京郊区甚至燕郊等远郊区转移,从而造成郊区房源出现局部供不应求,不断推高郊区房价。目前,远郊区县每平方米超过2万元的项目已经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郊区房价不断上涨,助长了房价上涨的预期,又进一步助推主城区的房价。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房价不断上涨。” 李先生给笔者算了一笔帐: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1—2月,北京六环外期房均价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409元/平方米。同期,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头两个月共为5335元。据此推算,一个普通的两口之家年收入大约6万元左右,按照目前的价格要在六环外买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不吃不喝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 这意味着,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甚至中等收入家庭已经很难在六环内买房置业,他们几乎已经被北京的高房价“抛弃”。 咬牙想买房,但市场上真正适合这些家庭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难觅踪影,且大多数位于交通不便的远郊区县。希望购买经济适用房或限价房,无奈覆盖面有限,多数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普通家庭短期内无法被纳入保障范围。退而选择租房,尽管“盘活住房租赁市场”的声音已经呼喊了多年,但租房难、租房贵、不稳定的现实情况,让许多家庭不敢长期租房。于是,广大普通购房者不得不面对“买不起、买不到、没保障、不敢租”的尴尬境地,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庞大的“夹心层”。 对此现象,有相关市场人士认为:房价不断上涨,从根本上讲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人口的集聚能力也不断增强,由此带来的房地产价值提升和住房供需矛盾,推动房价不断上涨。但涨幅过快、大多数普通购房者无法承受高房价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应该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插牌) 许多普通购房者原本认为房价会在本轮调控中稳定甚至有所回调,而创纪录的房价和地价却让他们再度感到焦虑和恐慌。 Tips:楼市温度专家看 金岩石:房价上涨是必然的,不否认中国的房地产处于泡沫期,而且是超级泡沫,但是谁说泡沫就是一定要破?未来经济增长的主题是“城市化”,将有很多的“本地人”由于高房价迁出所在的城市。买不起房只能租房,因为房子在中国的属性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这就是为什么房价不能算入“CPI”的原因。城市化的结束或者说中国完成变革,才是房地产泡沫结束的时候。 陶冬:在流动性过剩而实体经济尚未恢复的情况下,政府短期内不可能收回流动性,因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内房价的继续上涨。不同于去年上半年的刚性需求推动,去年下半年房价上升的主要动力直接来自于热钱的炒作。 顾云昌:总体看,接下来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由于去年楼市销售火爆,开发商回笼了资金,资金充裕,因此没有降价的压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房价应该是在高位保持相对平稳的。 赖伟民:78家央企将退出房地产业对楼市的直接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在目前的土地招投标制度、大量投机客等因素下,房价很难大降。谁来做开发商不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根本。 曹建海:今年房价可能会出现波动,但下降的幅度不大。原因在于,今年的信贷投放规模还是会比较大,虽然说政府表态要限制房地产商业贷款,但可能对商业银行的约束力度不强。 聂梅生:由于政策存在滞后性,加之各方仍需观望,房价在短期内并不会立刻下跌,但是今年中国房市的走势,还是依赖于政策的走势。 杨红旭:总体行情趋平淡,期望全年大跌是不现实的,价格维持盘整的可能性更大。 韩志国:现在政府要救楼市,出台利好政策,但是开发商不降价,百姓也就不买房,所以尽管政策一直出,但是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好转。中国经济复苏的唯一出路就是让房价暴跌,房价至少要降30%,这样才会有新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才能启动经济。 谢国忠:长期来看,经济高增长时代的高房价政策最有破坏性。除了高房价,中国仍然维持着独生子女政策。长期来看,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尽管现在中国人对房产如此热衷,但是,一旦老龄化来袭,中国的楼市将经历比日本更为可怕的熊市,这一切很可能用不了15年就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