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华 如果一个人投资2万元,苦干18年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如今收获200万元回报,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算得上是“暴富”神话吗?这个投资年回报率相当于29%,高出GDP增长2.5倍,算是不错,如果手段当正合法,“赚”得其所,无可厚非。这就是中国平安职工股从入资到解禁的回报。 日前中国平安发布公告,3月1日起由3家职工持股公司持有的8.6亿股将进入流通时代,这些股票可在5年内分批减持,按目前市值计算,约为387亿元。股票被1.9万名中国平安职工和高管持有,通过本报测算,持股成本约7.8亿元,最长的持有时间18年,增值100倍。
![用担心造句 何必担心平安“造富”](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45538951532.jpeg)
但此消息引起一片哗然,机构纷纷抛售,2月23日中国平安股价大跌8.88%,创下其上市以来第二大成交量,也是当天A股市场成交金额最大的一只股票。平安股价大跌还拖累A股整体走弱,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69%。 人们对中国平安员工分享公司成长红利提出质疑,而且这种质疑,从马明哲天价年薪开始,就一直困扰着中国平安。 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过程,也是狂热的“造富”过程。据胡润研究院统计,在我国目前100亿级富翁有200人,10亿级富翁2000人,亿万富翁约5万人,而千万富翁约80万人。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公司和凯捷咨询最近公布的《2009年世界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富豪人数首次超过英国,上升至全球第四位。 这个规模庞大的富人群体,主要产生于房地产、制造和金融等行业,我们相信其中不乏合法创富者。但历年“胡润富豪榜”被称之为“杀手榜”的事实也告诉我们,很多富人的存折都经不起阳光的暴晒。更有不少“无法统计”的富人,或利用权钱交易巧取豪夺,或腾挪国有资产秘密分赃,这种“无本万利”的财富来源,才是造成当前社会仇富心态的根源。 另一种,来自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收入差异。一些国有企业和部门,以保障员工福利之名行私分全民财富之实,将利用资源垄断获取的暴利,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