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 做多还是看空,升值还是加息,通货膨胀抑或资产泡沫?经历过2009年底的地产狂潮和2010年初的信贷博弈,海内外投资者恍然间又回到了2004年的议题轨道——在SARS冲击之后的政策放松一度引发了经济过热及调控策略的热烈讨论。 然而,时下的问题要严重得多。2010年1月以来,关注中国市场的海外机构投资者几乎无不在谈论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James?Chanos)的惊世之论。在他看来,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地产泡沫,而城镇化带来的增长潜力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样充分。“中国飙涨的房地产市场,是靠投机性资金撑起来的泡沫,相当于1000个以上的迪拜。” “空军”来了 包括查诺斯在内的一些国际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寻找做空工具并启动布局。从香港上市的银行、地产、建材生产商,到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均在其视野之内。 1月25日,以做空著称的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中国目前有300亿平方米的在建房地产项目,平均到每个人有25平方米之多,因而中国房地产已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辨识泡沫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信贷扩张,现在没有比中国信贷泛滥更严重的国家了。”查诺斯如是称。
![从太空看中国 谁看空中国?](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45562188880.jpeg)
尽管查诺斯后来解释称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崩溃指日可待,但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投资过热、效率过低的现象已开始引起相当部分海外机构投资者关注,“做空中国”论调也自此陆续传出。 事实上,包括查诺斯在内的一些投资者已经开始寻找做空工具并启动布局。从香港上市的银行、地产、建材生产商,到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均在其视野之内。 尽管查诺斯代表的“空军”仍非主流,但国际投资者与中国资产市场的蜜月期已告一段落了。 有香港投资界人士分析称,银行股最能折射海外投资者的态度转变。2009年上半年,由于经济低迷,中央政府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方案,随着天量信贷,市场担心的是坏账(NPL);然而随着经济回暖,下半年分析师转而关注银行的盈利(Earnings)改善;到了今年上半年,由于央行提早采取紧缩措施和持续的信贷扩张问题,市场再次陷入对坏账的忧虑。 中金全球股票策略分析师洪灝在其报告中亦称,泡沫的产生需要狂热、宽松信贷,以及时间,一般一个泡沫形成需要超过三年才会破。2007年下半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