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企业生命力,是关乎社会和谐、民族兴衰的重大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国上市公司长期不懈的努力。而我们《董事会》杂志,将以极大的热忱,期待成为这个历史的见证人。 ——《董事会》杂志总编辑 佴永松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四月的北京正如韩愈的《晚春》所言。而诗中的珍惜光阴、不负春光之意,与金圆桌峰会“危机·治理与上市公司生命力”的主题颇为契合——危机时刻不是等待,而是把握机遇。 奔向同一个目标 4月11日,第五届金圆桌论坛在北京京广新世界酒店启幕。这一天,关心与投身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朋友们从全国各地聚集到这里。 上午9点刚过,盐湖钾肥董事长郑长山第一个报到,不苟言笑的他,朴实得让人难以把他和一家大企业的董事长联系起来。即便是后来的获奖感言,也只寥寥数语,“感谢各位,感谢评委,盐湖钾肥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各位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中国在联合国又一次 中国上市公司的又一次盛会(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45954643009.jpeg)
紧接着来的是宝新能源的董秘熊定鑫,北京城建的董秘张财广,美的电器的证券事务代表江鹏,南京银行的董秘汤哲新,华菱钢铁的董秘汪俊,山东黄金的证券事务代表汤琦,金螳螂的证券事务代表龙娟…… 招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的陈欲晓如约而至,看到我刊记者严学锋,问候道,“哦,您采访过我们董事长,当时我在场呢。这个月开董事会,董事长实在太忙了。” 精彩演讲 4月11日下午1点30分,论坛开始。 首先致辞的是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许正中。 他说:“《董事会》杂志社选择‘危机·治理与上市公司生命力’作为会议的主题,恰逢其时,彰显了我们国家如何由追逐走向引领,特别是在企业治理方面具有领军角色的上市公司的治理,为中国探寻一条如何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走向引领国际的先进管理经验很重要。” 紧接着,我刊总编助理何玉梅博士宣读了《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上市公司目前的董事会治理类型是“弱独立性—强控股股东控制性”,独立董事现有的职能发挥看上去更像“导盲犬”,侧重于决策咨询角色,而监督和维护小股东利益的“牧羊人”角色担当不足。报告建议,要改善董事会治理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改变董事会治理类型,还有待于大股东地位和目标的改变,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提高目前的治理要求。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明博士做了题目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发展”的精彩演讲。他一开口,洪亮的声音就响彻全场,一下抓住了听众的耳朵。他认为,“危机·治理与上市公司生命力”是一个很切合目前推动上市公司治理发展的主题。然后,他从时间到空间,从问题到矛盾,从政策建议到解决方案,就上市公司并购、发展和演变问题为大家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