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国家来说,一个理想的中国就是一个不那么自私、能够扮演领导者的中国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刚刚启动,就开始传出不和谐的声音。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商界担心自贸区会对它们造成冲击,要求其政府推迟实施与中国的零关税。 问题说到底是利益分配问题。每一个国家都可以从自由贸易中获得利益,但自由贸易的利益并不是平均分配的,有多得者,也有少得者;有赢者,也有输者。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自由贸易就变成了政治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由贸易既是经济事业,更是政治事业。历史地说,自由贸易从来不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比较优势”的自然演进。很多研究者早已经指出,自由贸易的推进需要强大的政治力,尤其是需要领导者。可以把自由贸易看成是公共利益(public goods),谁都可以从中获益,但谁都想搭便车。因此,自由贸易体系中的领导者,要扮演一个比其它国家更重要的角色,提供各种支持力量,来确定自由贸易体制和维持这个体制。 在19世纪,英国在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建立自由贸易体制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20世纪则是美国的功劳。中国尽管本身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其数十年的开放政策,已经使得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里最为开放的经济体,这就很容易理解中国在积极维护自由贸易体制上的立场。就是说,维持自由贸易既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体系内其它国家的利益。 中国在推进和东盟的自由贸易方面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扮演了一个领导角色。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一些方面,中国向东盟的一些较不发达的国家实行单方面的开放政策。这个协定的利益从总体上看,是向东盟国家倾斜的。前不久日本新任首相鸠山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概念,中国方面也已经认可了这个概念,但这个概念还缺失具体的内容。现在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人们已经开始讨论自贸区能否成为东亚共同体的主体,或者在推进东亚共同体方面扮演领导角色。 没有任何理由因为自贸区刚刚启动就出现了不同声音而对自贸区的前途感到担忧。较之东盟国家,中国可以在减少人们的担忧、推进和维持自由贸易区方面起到更重要的领导作用。 中国有实际的经济能力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或者其它方面扮演一个领导角色。但是实际的经济能力本身并不等于领导权。领导权还高度依赖于中国行使领导权的技术和技能。 中国没有必要因为当地国家的一些不同声音而没有自信,无论是东盟还是世界的其它地区,到现在为止,大都已经认同中国的经济崛起,认同中国经济在区域和世界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很多国家来说,一个理想的中国就是一个不那么自私、能够扮演领导者的中国。中国的实际经济能力至少在区域内已经存在,但领导技能还需要时间得到发展。在过去,中国在东盟这个平台上实践“和平崛起”。自贸区的启动再次给中国一个机会,在推进和维持自贸区的同时去发展领导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东盟内的不同声音和不同利益的浮现,并不都是消极的,它们会促使中国看到一个真实的东盟,进而促使中国在满足各方面利益上积累经验。只有当中国发展了足够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技能来处理复杂的利益的时候,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