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植美娜
2003年,桑德尔博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温室气体减排为贸易内容的市场平台——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而后其分支机构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CCFE)应运而生。2005年,桑德尔博士创建了期货交易平台欧洲气候交易所(ECX), 并在加拿大、印度等国设立了机构。2008年CCX来到中国,同中石油公司一起,在天津组建了中国第一家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这又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投资家》专访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期待用“他山之石”引导中国过河。 Q: CCX在碳排放权交易进行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开始进行碳期货交易? A:我可以用几个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2008年美国东北部十几个州的州政府联合宣布将于2009年1月1日强制实行“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这是美国第一个政府层面的强制性的、基于市场的、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区域性项目。该项目由美国的10个州的电厂实施。这些州的GDP加起来大概有3万亿美元。电厂必须进行“基于总量控制的配额交易”(Cap and Trade),也就是说,法案约束了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这样在电厂之间会产生碳交易。例如,如果规定某个电厂某一年的配额只能排放10吨,这家电厂年终审计排放了15吨,这5吨就必须要买回来;如果这家电厂只排放了8吨,剩余的2吨配额可以卖出去。 所有的初始排放配额都是通过州政府拍卖来发放的。这就可能产生价格风险,需要价格发现。于是根据这个州法案,我们在2008年8月,离这一法案正式实施还有几个月的时候,推出了基于RGGI的期货合约的交易。 Q:为什么在RGGI现货还没有交易的时候就推出RGGI期货?交易如何进行? A:因为这个时候RGGI市场上出现了两类人。一类是排放企业,即电厂,他们有强制合规要求(买卖配额),而需要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还有一部分是金融投资人,即流动性提供商。期货最主要的作用是价格发现和转移风险,一定要有好的流动性才能实现这些功能,所以这两类人的作用都很重要。 政府把指标拿出来让电厂竞标,竞标也是价格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企业也进来竞标。假如政府12月进行拍卖,这个时候已经有RGGI期货市场的交易了,作为竞标者,可以提前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反方向对冲。而RGGI期货的作用,就是为这两类人对冲风险、套期保值,所以在现货还没有交易的时候,期货就开始交易了,这也是这两类交易所的客户提出需求之后,交易所量身定做的金融工具。那个时候他们找到我们,他们需要我们提供流动性好的市场,帮助其进行对冲、套保,所以我们在2008年8月在CCFE的平台上推出了RGGI的期货合约,等政府12月第一次公开拍卖RGGI配额,现货期货就互动起来了,发挥了帮助市场参与者规避风险的功能。 Q: RGGI期货做得效果如何? A: RGGI期货是从2008年8月15日开始的,持仓量的增长速度很快,而且在09年底已经达到6万手合约了。目前我们占整个RGGI期货市场98%的份额。 Q:美国还有其他类似的碳排放权期货先于现货的情况吗? A:另外一个例子是CCFE推出的“碳排放权金融工具-美国期货”(CFI-US)期货,这个期货合约在2013年交割,合约围绕如下两点展开:在2013年之前,美国联邦政府会不会实行基于总量控制的配额交易;如果实行了,以什么形式实行。美国大约有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投资人找到CCFE,并提出他们的需求。市场参与者认为,未来几年,美国联邦政府可能会实行基于总量控制的配额交易,作为电厂、运输等排放企业,要考虑如何通过金融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运作。CFI-US合约一年前在CCFE平台上推出,价格在10美元/吨上下浮动。 Q:目前从欧美的状况来看,碳排放权期货的规模如何? A:欧洲气候交易所(ECX)主要进行EUA和CER(基于《京都议定书》的强制合规要求)的期货和期权交易。在碳期货和期权的交易量上,ECX占欧洲市场98%的份额。ECX的持仓量去年最高达到86万手,一手是一千吨。ECX真正开始运作也就短短的三四年,作为一个碳排放权期货合约,他已经超过了大豆期货,而大豆的期货交易已经那么多年。这就可以看出碳期货市场产品本身的市场潜力。 Q: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市场? A:碳是同企业生产活动相关的。CCX的董事长桑德尔博士说,碳期货将来可以是几万亿美元的规模。碳作为一个产品,就像石油一样,按照这个发展趋势,将来碳期货有可能要超过石油的交易规模。 Q:中国有没有可能像美国这样,在没有碳排放权交易之前先出现碳期货? A:以股指期货的推出为例,我们能看到中国金融市场在非常积极地发展,中国证监会在推出股指期货的过程中,对交易所、期货公司、投资人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模拟进行得很充分,甚至专门成立针对金融期货的“期货二部”从市场监管层面进行调整。这些工作对应对将来的市场稳步成长非常重要。 推出股指期货之后如何监管,交易所如何进行自我监管,交易所对其清算会员和非清算会员如何监管,会员对自我如何监管,这层层体系的建设对于将来进一步推出其他金融创新产品非常有好处。如果这些没做起来, 金融创新就失去了基础。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中国怎么效仿美国,因为中美的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不同。在中国这个新兴加转轨的体系中,市场建设和能力建设对于环境权益方面的交易是至关重要的。 黄杰夫,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助理、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在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并开发信息科技、发展新产品方面经验丰富,具有超过17年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