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钢铁杜双华 杜双华困“钢”之斗



 杜双华,就像堂吉·诃德,

  唯一不同的,后者面对的只是风车,

  而他所面对的比风车强大无数倍的国家产业政策。

  这是一场不成比例的较量。

  文   本刊记者 岳巍    供图   王国林

  与中国众多北方城市一样,石家庄的冬天清寒阴冷。

  尽管距离北京只有277公里,但是首都的花花世界似乎并未对这个明显缺乏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产生什么明显的影响。几十年来,这个城市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就像一座上好发条的钟,一切按部就班,一切习以为常,一切都在规划中,没有差池,当然也就没有惊喜。

  城中的工矿企业毫无例外地沿袭了这座城市的特质,同样显得没有什么存在感,比如说石钢。

   石钢:衰落

  作为这座城中唯一的钢铁厂,石钢被亲昵地称为“钢厂”,这个称呼延续了几十年。

  这个占地115.78万平方米的大型企业曾经是石家庄这座城市走向工业化的一个标志。曾经的事实是,随便找出一个石家庄人调查他的社会关系,就会发现,只要辗转不超过7个人,就会与石钢发生联系。

  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止石钢的逐渐衰落。

  如今,尽管身处石家庄市区东北二环上风上水的优良地段,年产钢260万吨的石钢,仍旧显得身份尴尬。在“三年大变样”的背景之下,石钢无疑成了要被撵出市区的一匹“害群之马”,因为它所产生的污染物被认为是降低石家庄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这几乎成了石钢交卸不掉的历史原罪。

  尽管很早就引进外资,实现股权多元化,但是石钢却并未如人们期待的那样迸发活力并在市场的大潮中劈风斩浪。曾经连续9年盈利的石钢在被中信泰富收购之后“奇迹”般地出现亏损。

  就像没有人会主动关心石家庄这个没有存在感的城市一样,人们亦不会主动去关心石钢这家似乎更没有存在感的企业,直到市面上,杜双华将收购石钢的传言甚嚣尘上。

  石钢的厂区如今被一条宽阔的街道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的那一半是主场区,标志就是写着“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只是,就像石钢周围蒙着一层黑灰的冬青叶子一样,这几个金色的大字也显得凋敝衰败。

  从厂区外面的人行道上走过,微微抬头就可以看到铁栏杆里面的高耸的烟囱,白烟从烟囱里涌出来,把厂区上方的天空染成灰色。

  厂门前的警卫忙着指挥横挡的升起放下,以决定拦截还是放行每一辆车,步行的人们从旁边的小门穿过,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头发斑白的退休职工,当然最多的还是穿着灰蓝色棉制服的工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大门,穿过街道,到西面的厂区食堂去吃晚饭。

  这就是下午5点之后的石钢,就像冬天傍晚的空气一样,枯瘦薄凉。尽管烟囱里白烟滚滚,尽管高炉火焰熊熊,走在它的近边,却感受不到丝毫暖意。

  进出厂门的员工,在被问到是不是石钢要搬迁的消息时,大都会给出模棱两可的回答,“听说是”,“应该是”,这回答里有太多的无奈与不甘心。如果深入一步询问关于杜双华将要收购石钢的消息时,每个人的脸上几乎会写满迷惑,给出的回答统统是不清楚。这些每日里工作在一线的工人,大多恐怕连杜双华是谁都不知道。

  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表现出一无所知,也有打扮得整齐干净,走出厂门等待私家车来接应却自称一般工人的女性员工,小心翼翼地告诉来访者,听说是要被杜双华收购,只是现在我们没有得到任何通知,然后还会谨慎地询问一句对方为什么这么关心石钢。

  尽管所有人或表现得毫不知情,或表现得言语隐晦,但是这似乎不能阻止甚至减缓杜双华收购石钢重新站起来的脚步。

   日钢:创富

  杜双华毫无疑问是2009年的产业界最大的悲情人物。

  而一年前,他则是抗震救灾的英雄,尽管1.4亿元捐款其并未直接出面而是委托公司副总,尽管之后有关部门拍摄的纪录片中他仍旧未露真容,但是,杜双华与日照钢铁已经被太多人牢牢记住。从目前曝光的履历中,我们大概能够梳理出杜双华的钢铁帝国崛起的基本脉络。

  杜双华,1965年出生,祖籍河北衡水,青年时代在北京度过。

  1987年,杜双华是首都冶金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的普通职工,那一年他22岁,这也是他涉足钢材贸易领域的开始。4年之后,杜双华辞职,开办北京兴华福利轧钢厂,这家位于朝阳区十八里店的小工厂,成为杜双华钢铁事业的起步,从一个普通职工变身为企业主。这让人们对于杜双华是否拥有政府资源多有猜测,只是从未得到任何方面的证实。又一年后,杜双华杀回祖籍地河北衡水,创办京华制管厂,人们普遍认为这为他日后的钢铁帝国奠定了最初的基业。

  杜双华低调得近乎让人觉得不真实,初期在北京的创业经历更是一段他从未提起过的如烟往事,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他自己也将那段日子里发生的事情忘记了。但是仍有早期接触过杜双华的钢材商人向外界透露,杜双华与北京的关系其实十分紧密,以致开办于衡水的制管厂所冠之名“京华”,也是“北京”“双华”各取一字。

  尽管是否有政府资源无从证实,但是杜双华能踩准国家宏观政策变化的每一个节点,并在节点处迅速找准时机果断出手的能力毋庸置疑,后者使得杜双华一路走来显得顺风顺水。

  从1992年回衡水办厂到2003年创办日钢,这之间的10年中,杜双华主要精力在发展焊管。我们铺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图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10年中,正是中国天然气、石油大发展的十年,那么天然气、石油管道,钢丝管与脚手架,哪一样不会用到焊管呢。

  从衡水出发,杜双华在莱芜、广州、成都、吉林开设了多家制管厂,2003年,杜双华的京华创新集团已经是亚洲最大的焊管生产企业之一,国内市场他分去了60%的份额。2003年,杜双华相中山东日照,在日照及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当年2月,日照钢铁集团成立,3月31日开工建设,181天后出铁出钢,这也被业界称为“日照速度”,因为其创下了世界钢铁行业的奇迹。

  2004年,日钢产量只有107万吨,销售收入25亿元。三年后,2007年公司产量达到775万吨,销售收入286亿元,两组数据分别翻了7倍与11倍。连续 5年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日钢成为山东效益最好的钢铁企业。2008年杜双华以350亿元人民币身家排在胡润富豪榜的第二位。这一年,日钢实现营业收入471.87亿元,利润却高达60多亿元。

  同时期,位于济南的山东钢铁厂的营业收入1205.05亿元,利润却只有27亿元。但是,2009年,正是上一年利润不及日钢一半的山钢,在政府的主导下,将日钢收入囊中。

   山钢:蛇吞象

  2009年9月6日,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集团签订重组协议。

  我们甚至无需去费力揣测杜双华在签字那一瞬间的心情,因为没有人会不知道他心里的无奈与不舍。尽管在很多场合他表示要服从山东省乃至国家产业调整的大局,并说这对日钢本身也是一条好出路,但对于杜双华来说,自己辛辛苦苦开创的事业就这样从此与自己渐行渐远,这让他情何以堪。

  重组协议显示:日照钢铁将以全部固定资产和占用的相关土地,山东钢铁将以现金方式,双方分别对“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增资;其中,山东钢铁持股67%,杜双华等日照钢铁原股东持股33%。这是日照钢铁挥别杜双华时代的第一步,也是杜双华告别日照钢铁的开始。

 山东钢铁已经为“小股东”杜双华安排好了退出路径,推动新日照钢铁上市,使杜双华等人持有的股权转为上市公司的股份,继而从资本市场退出。新日照钢铁上市之前,杜双华等人若寻求出售所持有的33%股权,山东钢铁则拥有“优先购买权”,“股权价格将按市场规则进行”。

  由此显见,持有新日照钢铁67%的股权,并不是山东钢铁的终极目标。即便在重组之初遇到重重阻力之时,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邹仲琛就多次在集团内部会议上强调,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便在杜双华借道香港将日钢部分资产“借壳上市”之后,邹仲琛的态度依旧坚决。观察者认为这种坚决只有国企才可能具有,只有得到政府在背后支持甚至操盘的国企才可能具有。

   黄骅:新诱惑

  杜双华踩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节点崛起,但是同样会被“政策”打倒,民营企业在国家政策变动面前的束手无力与孤独无助可见一斑。但是杜双华似乎并不愿就此舍弃其打造自己的钢铁帝国的梦想。

  杜双华淡出日照钢铁,却从未淡出中国钢铁行业。其欲回发迹之地重新开始的消息在业内传布,并且人们深信,这并非空穴来风。

  杜双华这一次锁定的正是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有消息称,早在山东钢铁收购日照钢铁的具体方案公布之前,杜双华就已经与其亲信拟定了收购石钢重新出发的初步方案。更重要的是,就目前能够掌握到的情况分析,河北省发改委与河北省国资委对此项收购乐观其成。

  因为在山东折戟沉沙,杜双华这次将获得河北省政府支持视作收购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一旦这个关键步骤完成,杜双华将收购石钢,继而在沧州成立新公司。

  按照杜双华的计划,将石钢与沧州的纵横钢铁以 “资产重组或买断方式”纳入新公司,连同杜双华名下原来京华系的焊管厂,这些资产将成为杜双华重新崛起的根基。

  在这个重新建立的钢铁帝国中,衡水京华和唐山京华装入沧州新公司,与石家庄钢铁、纵横钢铁衔接,形成上下游关系。据悉,杜双华收购石钢的主体公司,将是其在海外注册的公司,“这样可以避免重蹈日照钢铁的覆辙”。

  杜双华不想重蹈日钢的覆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同样不想复制日钢的成功。当初选择日照开始自己的钢铁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了日照的港口。而石钢如果一直盘踞在石家庄市区之内,则是杜双华不愿意看到的。

  观察者认为,杜双华收购石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早先传出的石钢将搬迁至黄骅的消息。

  尽管就石钢的最终搬迁地传出过若干版本,但是黄骅无疑是最佳选择,无论是对石钢本身还是杜双华。如果搬迁成功,杜双华将在一片与日照颇为相似的厂址上重新规划自己的复兴之路。

  让杜双华安心的是,河北省国资委已经通过特定渠道确认,准备在黄骅港划出一块地供石钢整体搬迁——“河北港口集团正在投资四五十亿元对黄骅港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建设成功后,黄骅港将拥有非常理想的铁矿石的码头和岸线资源堆场,有效解决钢铁企业进口原材料供给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大规模降低物料运输成本,巩固成本优势。”

  而对于杜双华收购石钢的传言,河北省国资委关于石钢搬迁的另一则表态则暗藏玄机,“中信泰富作为实际控制方,对石钢将来的发展战略具体做一个什么样的决策正在讨论。如果处于经济下行周期或钢铁的调整震荡期,那么中信泰富有可能减少对钢铁主业的投入。股权结构就有可能发生变更,这有很多的未知数。”

  作为专业的投资者,中信泰富会对自己投资的企业进行贡献率分析,“如果石钢占的贡献率很低的话,那么它会考虑股权的转让,或找新的战略投资者替代,或希望河北钢铁回购,都有可能。”

  上述表态中,河北省国资委技巧性的提到了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的可能。

  至于强调如今大股东仍是中信泰富以及有可能会由河北钢铁回购石钢股份的说法,我们几乎可以理解为是在施放烟幕弹稳定石钢职工情绪。毫无疑问,各方都在小心谨慎地保持表面上的稳定,因为杜双华这个布局精妙的计划,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浪。

   杜双华:大冒险

  搬迁至黄骅,意味着众多职工将不得不离开石家庄,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为什么在职工中流传着石钢将要迁至新乐这个离石家庄相对较近县级市的看起来毫无常识的期望。另外,如果杜双华收购成功,则意味着众多老职工最在意的国企职工身份将发生变更,这就是为什么老职工会无比坚决甚至有些恶狠狠地宣誓绝对不能让石钢被私人收购。

 日照钢铁杜双华 杜双华困“钢”之斗
  然而,石钢在中信泰富入主之后,罕见地出现了亏损,在中信泰富看来,石钢已经不是优质资产,河北钢铁集团当初组建时即将石钢排除在外,足见其尴尬处境。之前江湖传闻河北省国资委从中信泰富手中回购石钢的消息亦被当事人否认,无论是搬迁还是环保改造都需要大笔资金,那么此时,除了杜双华之外,石钢还能依靠谁呢?

  杜双华的收购方案之所以获得股东层面认可,首先是因为其不但能解决搬迁所需的资金,拿出了人员安置的具体方案,还将帮助石钢实现产能升级。“杜收购石钢后,肯定会上先进产能”,而且,“将会给河北省政府和沧州政府带来更大税收”。

  收购,对于石钢来说是一个机遇,对于杜双华则是一场生死之战。

  杜双华在钢铁业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几乎踩准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每一个节点。但这一次,他正在冒险。

  当年在日照,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杜双华创造了“日照速度”,成就了自己当年的钢铁奇迹。但是当政策转换方向,当政府的主导策略发生改变,当那只曾经坚定扶助他的手也不再支持他而是转向他的对立面的时候,拥有350亿身家的钢铁巨人还是被轻轻一扫便出局了。

  如今,杜双华回到河北来寻求自己事业的第二春,不可否认,他的收购计划几近完美,计划实施的预期结果也是多方共赢,但是不要忘记了,与日照一样,这里的钢铁业也是由政府主导,当某一天,杜双华又成为政策的对立面的时候,他将何去何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5395.html

更多阅读

广州华林寺之旅:西来初地

广州华林寺之旅:西来初地 (图:南粤古严。华林寺隐没在闹市中,给喧嚣的市井带来一片寂静清凉)  六祖惠能大师为禅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他圆寂后,他的弟子形成南北二宗,北

于文华和朱之文 于文华和朱之文关系

于文华和朱之文早上起来看电视,无意中看到央视四台《中国文艺》正在播大衣哥朱之文的视频。农民歌手朱之文的歌声的确曼妙,有如天籁,一曲《北国之春》让人听得如痴如醉。不过更让我感动的是于文华对朱之文的帮助。都是农民出身,固然能

声明:《日照钢铁杜双华 杜双华困“钢”之斗》为网友白衬衫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