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碳交易机制的构建与位于北京、上海和天津的三家从事跟环境和能源相关的交易所有着直接关系。从2008年正式挂牌以来,北京环境交易所就一直在努力同时从CDM和自愿减排两个市场层面寻求突破。
目前国内CDM交易数量虽多,但主要采取场外交易。这种情况下,那些碳知识比较缺乏的业主往往议价能力较弱,这使得一些CDM项目得到的价格并不能反映其真正的价值。北京环境交易所设想的做法是,把CDM项目拿到其交易平台上,卖家和买家都可以在此处寻找需求和项目信息,欧洲的那些CDM终端用户(直接抵消碳减排额)也可以经由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的BlueNext交易所平台找到项目。“CDM交易原有的产业链虽然已经比较完整,但北京环境交易所的加入可以为CDM业主和买家提供更完整的服务和更好的场内交易场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交易运营中心主任龚俊松说。据他透露,目前有几家国企的CDM项目在北京环境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上公开挂牌,吸引了多个买家前来询价,并最终经过一轮背对背的出价之后完成了交易。 当然,与已有的证券交易所相比,目前北京环境交易所提供的服务更多聚焦在相关信息的披露上,尚未涉及到交割流程。 相对于CDM业务,北京环境交易所在国内自愿减排机制上的目标更宏大,但面临的问题也更严重。其中,“需求从哪里来”和“标准”两个关键要素就亟需解决。 如果说,CDM交易中因为最终买家迫于总量控制不得不买的话,那么,自愿减排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要基于什么理由去买?采访中,业内多位资深人士均认为,目前大多数都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或者出于对未来管制的预期。 就像目前整体国民经济一样,自愿减排的发展也需要借助于“拉动内需”。比如在2010年1月,北京环境交易所专门成立了中国碳中和联盟。加入联盟的企业将来都会获得权威的排放测算,一方面通过自身努力降低排放,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购买自愿减排指标以实现自身碳中和。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作为国内目前仅有的一家具备外资背景的碳交易所,同样也在发力营造国内的自愿减排机制,但采用做法更像是其外资股东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在国外做法的翻版,即先是拉一批企业自愿加入,但是加入之后就开始强制减排。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中国政府尚未开始强制减排的情况下,某家交易所让一部分国内企业开始强制减排的做法不但不太现实,也很有可能让政府在下一步的全球性谈判中陷入被动。 “标准”问题直接关系着交易市场中产品的供给。根据统计,全球自愿减排市场近一半的交易都采用美国的VCS标准(自愿碳标准,Voluntary Carbon Standard)。但龚俊松认为,国外标准在很多方面并不适用国内的实际情况。比如在某些行业下的减排项目分类上,国内外经济结构的不同和产业发展的差异自然会导致碳交易项目的分类也不一样;某些关于碳减排的计量和监测方法也可能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国情。北京环境交易所在去年已经颁布了“熊猫标准”,但从内容上看,这一版本作为一个“宏观、指导性”的标准,只是制订了项目开发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步骤等。据悉,更加带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实操性的“熊猫标准”农林行业细则将在四、五月份推出。 龚俊松表示,目前来看,自愿减排市场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而“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其正式启动之时,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已经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