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地产杂志 低碳地产,一场秀?(1)
“低碳地产高出周边两三倍的价格确实过分了。对于那些伪低碳行为的公司,我更愤怒,为什么低碳的好处被你们房地产商拿去了,却让我们消费者付出了更高的代价,而你事实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实质性的低碳努力?!” 首席记者/杨江 模糊的低碳地产概念 打开各大房地产公司的网站,身为房地产专业研究人员的王文颇感蹊跷,用她的话说,“那是一片耀眼夺目的鲜绿色,充斥眼球”,低碳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的主基调,广告、开发商的宣言以及售楼人员的说辞,无处不彰显绿色,无处不围绕低碳。“这些楼盘真的就低碳了吗?”她觉得滑稽的是,房地产建筑一直是一个高碳行业,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国内房地产业的流行词还是“绿色地产”,压根就没有谁提到“低碳”二字,怎么这次会议之后,仿佛一夜间,所有的楼盘都成了“低碳地产”? 王文是一位地道的上海姑娘,地产界的低碳风让她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遭遇,铺天盖地的低碳地产,到底是真金还是镀金,“恨不能有一双孙大圣的火眼金睛!” 她决定展开调研。 王文从她搜索到的资料中首先注意到的是南京锋尚国际公寓,这是国内首批打出低碳地产旗号的地产。号称“零耗能”的南京锋尚国际公寓确实采用了大量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技术设备,但其公寓售价高达2.5万元每平方米,这差不多是周边项目的3倍,而别墅均价则达到了5万元每平方米。 “这难道就是低碳的代价?高价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一种高碳行为呢?!”在上海,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地产”也是有如雨后春笋,比较典型的是朗诗绿岛以及中鹰黑森林。 王文专门去了一趟中鹰黑森林,这是上海中鹰置业开发的科技健康住宅项目,也是上海汉堡生态建筑展参展的项目之一,楼盘位于上海新村路与真华路交界地段,北部和东部分别被横港河和龙珍港包围,形成天然的半岛状,两条天然河流和中央森林带使得这个楼盘宜居条件相当诱人。 “坦率地说,中鹰黑森林在低碳方面确实花了不少功夫。”王文说,比如,该项目引进了19项世界先进科技系统,在中国率先运用了“毛细管传导系统科技”和“置换式新风系统”,营造恒温、恒湿、恒氧的室内环境,同步德国、瑞士等建筑高标准国家,建造真正符合人体健康、舒适需求的高档住宅。 按照中鹰方面的介绍,他们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住宅标准打造这个楼盘的,部分标准甚至高于WHO健康住宅的要求。比如,室内温度一年四季平衡保持在20度-26度,室内相对湿度常年平衡保持在40%-60%,室内空气环境达到78%的氮气、21%的氧气以及1%的其他气体,新风量每小时300立方米且24小时不断,是五星级酒店标准的3倍,比如,声环境控制,夜间休息时≤35分贝,白天活动时≤45分贝…… “置换式新风系统、户外轴帘系统、外墙外保温系统、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屋顶花园系统……这一系列的细节处理确实符合低碳的要求。”王文说。 但她不解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低碳建筑,在低碳一词流行之前,国内地产界流行的是“绿色地产”概念,绿色、环保当然是低碳的一部分,但是不是采用了部分绿色环保技术就可以算得上是低碳建筑? 进一步的调研,让王文对地产界低碳风的乱象印象更加深刻,低碳地产通俗一点理解,可以说是绿色地产的升级版,在标准方面,美国房地产行业已有《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认证,这个认证在实践和执行上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国,2006年也颁布了《中国绿色建筑认证》。 王文认为,低碳地产并不能狭义地理解为绿色地产,它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制定这方面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都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解打造自己的低碳地产,因为没有一个通行的标准,因此容易鱼目混珠。至于消费者更是一头雾水。” 形形色色的“伪低碳地产” 数据统计,房地产建筑行业的能耗占据全球终端消耗的40%以上,而中国每年的新开工建筑面积是世界的一半,并且80%到90%没有达到国际节能标准,在中国每新建一平方米的建筑就要排放0.8吨二氧化碳,此外,中国现在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在标准上,中国现在建筑的能耗标准是每平方米75瓦,欧洲现在的限行标准是25瓦。 因此,普遍的共识是,要打造低碳城市、低碳生活,首先就要从低碳地产着手,“但目前国内建筑、建材行业对于低碳技术的研发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需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至于本土技术则处于自主研发阶段”,王文说。 她认为,万科、锋尚、朗诗,这些“低碳地产先锋”尚且在低碳方面作出了具体的努力,“它们之外,不少打着低碳地产旗号的企业其实只是伪低碳行为,拿低碳做营销噱头。” 沪上另一家地产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张宏伟也注意到了地产界的伪低碳现象。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能否认低碳房产的产业化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和节约能源等方面的积极意义,然而,政府通过各种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低碳宣传的浪潮中,就像2009年豪宅元年出现了众多涨价当豪宅的伪豪宅一样,楼市中不乏有众多伪低碳的项目开发者浑水摸鱼。” 他认为,部分伪低碳开发商在媒体推广上打出低碳的牌子。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政府偏向低碳经济的政策导向使相关产业的具体操作者看到低碳主题背后的经济利益。 “细心的人都会发现,不管当下低碳产品的市场成熟不成熟,现在有低碳后续发展能力的开发商也好,没有低碳能力的开发商也好,在做低碳项目开发的公司也好,没有做低碳项目开发的公司也好,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谈低碳。” 张宏伟揭露,一些建材供应商急于求成,在申报低碳建筑材料时,使用“公关”手段浑水摸鱼;有的开发商使用部分节能科技材料或者项目自身有点山水资源,可以养生的地方就称作低碳地产;有的项目的操作者一味追求时髦营销,干脆直接在营销上大打低碳牌;有的项目操作者更是把低碳房产简单理解成靠近公园或者项目自身多种了几棵树,多点水域面积…… “种了几棵树就是绿色环保了,挖了一条沟就是湿地了,建了一个大超市就是CBD了!”张宏伟认为这种行为很嘲讽。 王文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纷繁的低碳地产泛概念阶段,精装修、生态型地产都被归类到低碳名下。 她认为,如果说锋尚之类的绿色地产还是怀揣着一颗“低碳”之心,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停地摸索;那么那些伪低碳的主就真的只能用“投机倒把”“地产祸害”来形容了! “且不说精装修、生态住宅出来的时候低碳还在哪个不知名的角落晃悠,退一万步看,精装修和生态实在是与低碳挂不上一点干系!所谓精装修,是为了方便购房者拎包入住的地产快餐,大部分的精装修房都会经过业主的二次改装,这其中涉及到的建材浪费数字真是不容小觑!而所谓的生态型住宅,其实原指周边生态环境优良(人工或自然)或小区内部绿化率高的项目。” 王文认为,生态、环保、低碳本来就是易混淆的三个概念,在一片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建造住宅,非但没有保留原有的绿色氧吧,还破坏了环境,增加建筑消耗!“充其量叫做环保健康住宅,低碳地产?还差得远了!” 不久前,北京一个市中心住宅项目在香港推广,拿到的资料已经很应景地被冠以“低碳豪宅”,但是席间几个专家交头接耳:“不就是用了中空玻璃么,怎么就上升到低碳了?”言犹在耳的回应来自董事长:“我们都低碳了,地段又这么好,至少也要个8万一平方米吧?!” 张宏伟提醒,到所谓的低碳地产的售楼处,不要听售楼人员天花乱坠的描述与指天发誓,“最好冷静一点,回家想想再做决定。这不过是房产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就像过去流行绿色,于是一夜之间所有楼盘打上绿色旗号一样。” “当心别让伪低碳忽悠了。“王文说。 要低碳,更要低廉 中国房地产业的低碳秀其实始于2009年年末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当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还在吵闹声中举步维艰时,由万科董事长王石、万通董事长冯仑、锋尚国际董事长张在东等企业家组成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也来到哥本哈根,发布了一个推动节能减排、旨在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家园的联合声明《我们的承诺与希望》,表达中国企业界面对气候变化的声音,展示中国企业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王石、冯仑等中国企业家组成的自行车队,在会场外开始了他们的秀。身为万通地产董事长的冯仑说:他有个梦想——一个平均高度达400米的“立体城市”。只是遗憾的是,摩天大楼的节能问题,他还没完全想好。王石也在事后称:为环保作秀没什么不好。
这之后,地产低碳风开始流行,首个中国房地产低碳公益基金诞生、中国房地产低碳行动联盟成立…… 在低碳地产的概念刚刚起步,标准尚未制定、技术尚未成熟、低碳地产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各种低碳地产论坛相继召开,甚至于中国低碳地产先锋排行榜已经出炉。
更多阅读
钢铁职业经理人:奋斗与进取,永不停止的征程(1)
文|今日钢铁成都分公司 赵雪飞 第一次和四川嘉瑞钢结构工程公司接触印象非常深刻,走过量力钢市中嘉瑞超大的货场后,一幢双层办公大楼赫然映入我的眼帘,在前台热情接待下步入会客厅,优雅的音乐、绚烂的金鱼缸、整齐的书报架、素净的会
流星花园1全集高清 流星,抑或冰山?(1)
电子书的出现,是改变人们阅读习惯的一次视觉蜕变,被许多人认为是挑战造纸术、印刷术的一项发明。近年来,以亚马逊网站Kindle阅读器和谷歌电子书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的崛起,对传统出版业发起了不小冲击。出版集团盈利模式仍以图书出
贺强:低碳不能停留在口号上(1)
我们已经过惯了高碳的生活,一定要养成自觉的低碳习惯,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你会发现,只要你有心,完全可以在保证原本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实现低碳。 首席记者/杨江 今年的两会,低碳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很多代表
秀龙地产楼盘 低碳地产,一场秀?(2)
“企业热衷于热炒热点话题,塑造自己的社会责任形象。”那么,实际上,中国地产界对于低碳的态度是如何的呢?张宏伟说,房地产行业对于低碳建筑的热炒有增无减,仿佛楼市已经进入“低碳时代”,其实未必。 “在付出行动和实践
化妆品:300个亿的大市场,如何去抢?(1)
引子: 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10年,国内整体化妆品的市场零售额将达到1000亿,而彩妆将达到300个亿!巨大的市场蛋糕在等待着我们的化妆品企业。而面对着这样庞大的市场,我们国内的化妆品企业如何去在竞争中获胜?如何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