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世界 失衡的真相](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63523997947.jpeg)
□郭树清
现在提到“全球经济不平衡”,通常以中国和美国为典型代表:一个是储蓄过多,另一个是消费过多;一个是出口过多,另一个是进口过多。因此,似乎顺理成章的解决方案是,希望中国多消费,美国多储蓄,并通过调整汇率来校正这个不平衡。然而,这两个观点可能都存在着偏颇。 中美经济的“不平衡”确实是存在的,但是究竟有没有这么大的差额?换句话说,美国的储蓄率是不是那么低,是不是消费那么多?这个问题需要斟酌。 现在对“储蓄”和“消费”的定义还非常传统。这两个现代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从最初形成到现在大概已经过了100多年。其中要害的一点是用于人力资本开发的费用和支出,比方说教育、文化、研究、探险、考察等,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当中都被列为“消费”。但这种归类很成问题。这些都是强化人力资本的活动,而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特别是像美国这类最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来买机器建厂房,这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不是靠硬件推动的了,是靠软件资本,靠知识财富,靠在创意、创新这些方面的投入来推动。可以注意到,美国GDP支出中这方面的比重非常高。 当然,美国确实有消费过多的地方。一是能源。美国人口占全球5%,但是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耗占了21%。看看他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得到许多答案。比如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排放了巨量的废气、医疗占整个GDP的17%,高得难以想像等等。 中美之间的储蓄和消费不平衡,具有相当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由于中美两国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美国已是后工业化时代;中国是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