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风的概念非常流行,当红歌星们纷纷推出此类歌曲,其中以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为代表,风靡一时;国外大片中带有中国元素已不奇怪,甚至《功夫熊猫》完全穿上了一件中国的外衣,是当年的票房大赢家;顶级的国际名牌,比如珠宝、钟表、服装,甚至化妆品,也紧随潮流,设计出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商品。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正以强势的姿态,影响着今天的世界。
![中国风ppt模板 重现中国风](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63755213131.jpeg)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过于深厚的积淀使它显得有些神秘。随便一个课题,就可能值得无数专家学者穷其一生去研究;随手拈来的一丝元素,就会使某个设计锦上添花。丰厚的资源,犹如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而受到中国文化之美熏陶的,不仅仅是中国人。 日本有一位名叫千利休的高人,他的生活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明代中后期。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始祖,名噪一时。他不但精于茶道,对插花也颇有心得。传说有一次他为丰臣秀吉表演插花,这位当时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为难他,给了他一个铁盘子和一枝梅花。我们都很清楚,梅花要在有一定高度的容器里才能插住,盘子里根本立都立不起来,怎么插?但如果不能完成插花的表演,又会落下罪名,真是进退两难。当时千利休十分镇定,他想了想,心平气和地往铁盘子里倒了一层浅浅的水,取过梅花,将花瓣轻轻一拂,让它们掉到水面上,然后把梅花枝斜放在铁盘子的边沿上。这个美妙的演绎让现场的观者都惊呆了,被千利休所创造出来的古典美折服。 千利休的这一灵感就来自于中国文化,取自宋代诗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使普通的插花上升到诗意境界。美到极致,雅到极致。 中国人更能理解属于自己的文化。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一生热爱传统文化,是最早研究古代家具文化的中国人之一。他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已成为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里程碑式的著作。王先生出身世家,从小在一个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远远超过了一般人。他不但对于家具杂项深有研究,而且对一些更为偏僻的领域情有独衷。养观赏鸽、养鸣虫、放鹰猎獾,这些大部分人都已陌生的玩意,在王先生手中,又焕发出了非比寻常的乐趣。王先生更撰文《北京鸽哨》、《秋虫篇》、《大鹰篇》、《獾狗篇》等等,留下自己的心得,今天已成为珍贵的资料。恐怕在王世襄先生心里,这些虫鸟獾狗,更可看作一股清新的中国风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是今天社会的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众多的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国人的文化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这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我小的时候,亲身感受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大量的古代艺术品被破坏,今天想起来,还觉得十分可惜。我们今天对文化的重视,必须回顾那些沉痛的历史。这样,才能提醒我们不再犯过去的错误,使我们优秀的文化能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传承下去,使中国风能吹进更多人的心中。 (作者:观复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