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自主招生查询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如何自主创新
文/冯 云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大省,有的装备制造业还排在全国的首位,如机电装备制造业。但大省却非强省,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全国仍处于中游水平,这不仅与黑龙江省积极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相差甚远,而且也制约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去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出现了下滑。尽管去年6月份以来出现了回升的势头,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还需要找出差距,进行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考。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创新为导向的价值观尚未形成 由于黑龙江省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束缚,一直没有从思想上把创新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对创新观念缺乏清醒的认识,致使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还停留在中档次的水平上,缺少自主研发的能力,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2.创新的基础和政策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虽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出台了不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扶持政策,但由于研发资金投入少,难以满足创新的需要,不少企业一直把装备制造业视为传统产业,几十年“一贯制”,因而使不少产品难以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例如,2005年全国研究与实验发展(R&D)投入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34%,而黑龙江省仅为0.88%,比全国平均值低0.46个百分点。近年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研发经费依然紧张,与创新需求相差甚远。另外,由于企业对自主研发的各项政策缺乏支持力度,因而使创新活动很难开展下去。上述情况说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基础和政策环境还有待改善,优惠的扶持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创新人才缺乏致使装备制造业后劲不足 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装备制造业作为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性产业,更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多为大型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又因为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导致企业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不活,难以为技术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加之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造就机制、选拔使用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分配激动机制等不健全,以及认识上、观念上的差距和政策措施乏力等,使不少年富力强的科技骨干“北雁南飞”,流往沿海开放城市,致使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高科技创新人才匮乏,装备制造业后劲不足。 4.产品技术含量低造成装备制造业缺乏竞争力 装备制造业本身具有知识经济的特征,它含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要素。而产品是科研、人力、技术、管理等最终的物化物,是竞争力水平高低的直接决定因素。目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品技术水平低,高新技术产品少,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专有技术,造成在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因此,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就适应不了国际市场的需要,许多产品出现流通数量少,存在“库存积压”现象。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考 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它不但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它不但关系到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黑龙江省能否抓住21世纪头20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巨大转变,也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和质量。如何发展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1.加大扶持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当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寒潮,另一方面是因为装备制造业科技实力不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要加快体制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必须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帮助企业完善和健全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鼓励企业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财政补贴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来解决技术创新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使企业的自主创新登上新的台阶。 2.改善创新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要在科研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活动中发挥主体和引导作用外,关键是要发挥政府的制度保障作用。政府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创新、敢于创新和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对那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要给予表彰、奖励和保护;要不断完善创新活动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为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要通过完善政府法规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创新社会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培育创新产业和品牌,形成产品特色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要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展翅高飞,必须培育创新产业和品牌,这是增国内、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冲击最大的企业多是那些只能搞产品加工、组装的企业,他们没有研发能力,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完全靠加工订单“吃饭”。这次金融危机促使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必须培育创新产业,以品牌带动企业发展。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业。例如,先进直升机、电动汽车等。与此同时,要有自主创新的品牌,要以品牌战略带动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支撑品牌战略。例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生产的重型龙门式五轴混联机床、重型铝锭组合铣床等一些品牌产品要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只有尽快形成一批以培育创新产品为支撑,以知名品牌为标志,以自己产品为特色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才能使黑龙江省在国内和世界装备制造业舞台上大展宏图,演出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4.引进创新人才,为他们提供创造发明的舞台 提高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根本,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只有具备大量的创新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提供施展创造发明的舞台,才能使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有较快的发展。因此,政府和企业需高度重视人才引进,要建立统一的人才引进政府资助机制,积极引进各类创新人才,其中包括海外留学人员来黑龙江省工作。在建立和完善引进人才机制的同时,搭建人才培养平台,重视培养各种急需、紧缺的专业后备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为持续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5.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步伐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产业面临重大调整。一些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不得不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要打破发展进程中的资源瓶颈,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就必须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例如,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具备一定实力,资金雄厚,有国际贸易经验的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实行“走出去”海外投资,这一方面可以避免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出口劣势,另一方面可以把有竞争力的产品直接到国外销售,这对降低出口成本,绕开贸易壁垒具有一定的益处。
6.发展产品研究战略联盟,进行强强联合 产品研究战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要技术力量,依托政府等有关部门,组成一个合作主体进行长期合作,这是目前亟待发展的一种产品开发模式,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高级阶段。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就必须进行产学研战略联盟,这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佳选择。最近,黑龙江省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挂牌成立。该中心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科技研发优势,进行强强联合,是黑龙江省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研发基地。中心立足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加强与省内龙头企业的紧密结合,建设面向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制造技术应用研发支撑平台。这一合作领域大大突破了单项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使合作层次和科研资源的高度集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我们相信,只要产品研究战略联盟长期发展下去,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一定会出现一花独秀的美好景象。 (作者系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教授)
更多阅读
查询手机ip地址↑如何查询手机ip地址 手机号码ip地址查询
查询手机ip地址↑如何查询手机ip地址——简介很多人都知道手机也是具有IP地址的,然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如何查询这个地址,下面小编就教大家一种最为简单的方法,拭目以待吧!查询手机ip地址↑如何查询手机ip地址——工具/原料智能手机WiF
以自主创新托起“制造强国”梦——中国装备制造业任重道远_中国工 任重道远打一生肖
以自主创新托起“制造强国”梦——中国装备制造业任重道远2010-08-16 09:36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玉明、蔡拥军、王民中国自主制造的装备不但在装备中国,而且开始走向五洲四海。 然而,要想成为第一流“制造强国”,中国装备工业依然任重道
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股有哪些?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股一览 债转股龙头股一览
七大新产业之六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装备一、航空航天龙头股。美国之所以成为经济和军事超级大国,得力于四大支柱产业,一是现代农业、二是航天军工、三是生物制药、四是信息产业。其中航天军工
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解读 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等突出特点;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各行各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决定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的装备制造业 国家的国防实力等于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它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中的制造业。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根本保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才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