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医院 从宝鸡到海淀朝阳打工母亲荆扣侠的京漂人生
荆扣侠说希望女儿大学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但是女儿说,妈,我在北京找不到自信,我在家乡和学校都有自信,但是我在北京找不到。女儿打算今年6月毕业后,去西安寻一份工作 本刊记者 郭涛涛 在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人民日报社家属小区门口,每天都可以见到荆扣侠在菜摊边忙碌的身影。一条小马路边的小区门口并不大,却还有另外的两家菜摊,这里也是针织路小学所在地,每天中午和傍晚,接送孩子的家长和上下班的人群,都要从荆扣侠的菜摊旁经过,那时也是她最为忙碌的时刻。 如果不是听荆扣侠自己说,路边的行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这个最寒冷的2010年2月,几乎每天都要照常出摊的她,是一位有着2个孩子的母亲。自从1995年2月1日她跟随丈夫带着孩子,从陕西宝鸡来到北京漂泊,也已有15年了。 这15年里,荆扣侠经历了世界妇女大会、50年国庆、奥运会和60年国庆,但是她从来没有去过一次天安门广场。一年的365天里,她和她的丈夫陈元湖每天都在忙碌,而现在他们不仅卖菜,同时还有一个生意并不太好的小商店。 荆扣侠也有着望子成龙的梦,只是与北京当地父母不同,陈元湖、荆扣侠夫妇北京漂泊的路上,他们抚养孩子充满了更多的辛酸。 宝鸡岁月 荆扣侠的故事,要从宝鸡开始说起。她说,家里太穷,刚盖完房子,还欠了账,所以才要到北京讨生计。回忆起她和丈夫来京前的岁月,穷和苦始终伴随着她,她说自己是一个命苦的人。 出生于1962年2月20日的荆扣侠,家住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南官庄,她的父亲是村支部书记。原本她有着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就在她念完小学刚进初中的1976年,她的母亲因为急性脑膜炎去世了。 作为一个西北农村普通家庭中的长女,原本学习成绩非常好的荆被迫辍学在家开始照看年幼的3个弟弟。直到有一天,她的父亲遇到了当地医疗站书记陈元湖的父亲,两个老人将自家的孩子撮合到了一起。 1985年,家住村东边的荆扣侠和村西边的陈元湖结婚了,第二年他们有了女儿陈丽娜,1988年儿子陈宝勇也出生了。 由于村子里的地土薄水少,虽然改革开放后包产到了户,但是地里的庄稼始终收成不好,也没有收入。这时候,结婚后的陈元湖也和父亲分了家,独立出来的陈元湖夫妇,如何养活两个幼小的孩子,便成为他们迫切需要面对的现实。 由于陈元湖曾经做过烤烧饼生意,将烤箱带回村子里的陈元湖,便和妻子荆扣侠一道,带着孩子拉着烤箱,游走在黄土高原的各个村落,依靠烤烧饼来支撑家庭的运转。 “那时候可受罪了,带着两个孩子,一个村庄到一个村庄,认识个人或者亲戚,给人家说说,让孩子住在他们家里,我们则在别人不住的废弃窑洞里过夜。”荆扣侠说。“有一次八月十五了,还要惦记着家里,晚上我们步行十几里走回的家。” 1994年8月,荆扣侠一家用多年在外奔波烤烧饼攒下的钱,外加借亲戚的钱,终于有了自己盖的5间平房,这便快到了中秋节,荆给丈夫陈元湖说,家里一分钱也没有,过节什么都不要买了。陈没有吭声,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团圆吃饭,丈夫却从身后拿出了一块饼干,外加1毛钱买的9颗糖。 “当时我眼泪就流下来了,我说不行,你出去干活去吧,他说等种上麦子就上北京。”荆扣侠告诉《环球财经》记者。 京城十五年 1994年10月,陈元湖种上麦子,便北上了,春节过后,荆将9岁的女儿托付给亲戚照料,也带着即将满6岁的儿子来到北京,这一来,便是十五年。 荆扣侠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和丈夫在人民大学西门卖凉菜,“做凉菜很累,洗菜洗到眼睛都疼,每天要11点多才能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还得做,中午就要推出去卖。”荆说。然而,相比于洗菜,对于荆来说,更难过的是当时严苛地检查暂住证。 已经搬了三次家,住在三义庙附近的荆扣侠和丈夫由于暂住证到期,舍不得钱续费,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为了躲避晚上的检查,他们曾经连续3个晚上站在外面,第二天照常出摊。 “房东不让睡觉,就得在外面,把孩子锁在家里。”荆记得起那时候,他们在人大操场上看电影,电影叫啥名她记不得了,就记得里面一个情景——蒋介石提了个包,带着孩子正准备逃往台湾。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荆扣侠把儿子送到了海淀区的立新小学读书,2年后,他们把留在陕西的女儿也接到了北京。这时的荆扣侠因为凉菜生意不赚钱,转而开始在家属院里卖菜。 “闺女带来以后一段时间没上学,后来在学校门口,看到娃眼巴巴看着人家的孩子放学,觉得不行,孩子有上学欲望,不能让孩子不上学。”荆扣侠后来也把女儿送进了学校,而她和丈夫,每天早晨3点钟就起床进菜,一直忙到晚上10点钟。 2000年,荆扣侠的两个孩子读完小学,因为海淀区的中学走读生学费高,他们便搬到了朝阳区,大望路中学的学校领导在了解情况后,允许他们孩子可以少缴纳一些学费,继续读初中。
“北京的家长都是把孩子往好的学校送,我们是找便宜的学校让孩子去读。”荆扣侠有些尴尬地说。 与此同时,他们在人民日报社家属院西边租了一间门店,开起了小商店。2003年“非典“过后,她和丈夫商量,在家属院东边重新摆起了菜摊。每天早上,他们夫妇清晨5点起来到十里河进菜,白天轮流在两边经营生意,吃饭则在小商店里自己做,换着吃。 打工母亲的喜与悲 如今,荆扣侠的女儿在读完初中后回陕西老家参加高考,考上了一所大专,就读广告传媒专业,这个冬天在北京某公司实习完,6月份就要毕业了;儿子初中毕业后则进了北京交通学校学习汽车修理,并考上了高级技工,也已经在一家4S店工作;他们曾经经历的检查暂住证也已经成为历史。 尽管现在仍然每天要在自己菜摊上忙碌,但是她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状态,不过,回顾过去十五年抚养孩子的经历,这位打工母亲仍有着太多感慨。 想起当年带着儿女来到北京,四处带着他们飘荡求学的经历,荆扣侠说,他们出来打工这么长时间,还是感觉把孩子给耽误了,因为孩子一直跟着他们处在动荡中,条件不允许,也就没有办法安心学习。 荆回忆起儿女读初中时,他们夫妇白天在小商店卖东西,晚上就打地铺睡在商店里,他们的孩子,则分别在周围租的地下室床铺,一个月150元钱,因为做作业时灯光暗,她一直耿耿于怀于自己女儿的眼睛给看坏了。 有时候,家乡的人会给荆打电话,并告诉她,家乡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化非常大,但是还是很羡慕他们能在北京生活,这时,荆在电话中便会告诉家乡人说,出来好和坏也都是相对的。 “虽然他们觉得我们在外面比在家好,但是现在,他们在自己家的孩子,都上了真正的大学,上了研究生。我们提到孩子,脸上过不去。”荆扣侠说。 为此,荆扣侠也感谢自己出来,遇到了好人。人民日报社家属院的康春月阿姨,一次见到他们的孩子在商店里写作业,就把两个孩子叫到自己家写作业,这一叫就是三年。荆说,康阿姨属于那种真正不求回报,真心帮你的好人,她内心非常感激。 荆扣侠说,她喜欢北京,比起家乡的苦日子,要强很多,也是因此,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后也能留在北京,而她和丈夫,由于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北京没有养老保险,等到他们在北京干不动的时候,也就回陕西那个杂草丛生的院子里,收拾收拾以度过余生。 荆扣侠还提到她和在大学里身为党员、学生会委员的女儿的一次对话。她希望女儿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但是女儿说,妈,我在北京找不到自信,我在家乡和学校都有自信,但是我在北京找不到。女儿打算今年6月毕业后,去西安寻一份工作。 “我的儿子喜欢北京。”荆扣侠说。
更多阅读
从台北到北京:一位台湾妹眼里的真实中国!
更新时间:2010-11-22 20:42:52 文字大小:大中小次——读「胡同台妹」宫玲的《从台北到北京》当法国总统以最高的礼遇接待胡锦涛主席;当英国首相率史上最豪华的团队访问中国;当中国成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提
我在变,从无知到懂事张文振 穆斯林的无知
我在变 ,从无知到懂事张文振步入了初中的殿堂,渐渐地,我清楚地感觉到我变了,我彻底地变了。从幼稚到成熟,从懦弱到坚强,从无知到懂事……我不再是无知的小男孩,而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我在变,从软弱到坚强.儿时的我几乎可以用弱不禁
从中央到地方 政法委是干什么的
从中央到地方这是我去年就要写的题目,后来觉着这国家大事,用不着我一个家庭妇女来唠叨,看看形势也没那么严峻,自己过过小日子得了,就没写。该来的还是得来。昨天盯着微博盯了一晚上,人民网几句话就把大家打发了。打发就打发了,我们也习惯
《12个月从0到100万》完整版免费电子版 免费绝地逃亡完整版
《12个月从0到100万》一本创造奇迹的赚钱秘笈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的朋友极力的向我推荐了一本书《12个月从0到100万》。这本书在市面上只有一家在销售,简装版480元一本,精装版680元一本,对我来说不管是680元还是480元买一本书都太贵了,但
普众房融通 从效忠到普众——四位晚清民国商人的公益历程
晚清民国史上商人的公益行为以叶澄衷、盛宣怀、朱葆三、荣德生四个人最为典型,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展现了不同侧面的时代烙印,其百年后的声名与价值也因此跃然纸上,他们的公益活动历程,从清朝对皇家的效忠和家族的回馈上,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