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军:关税开放后面临新壁垒](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2171959603554.jpeg)
文 本刊记者 宋华安 坐在《法人》记者对面的江苏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捷康”)CEO安立军虽然刚赢得甜味剂337案才几个月,但他并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中国企业如何在海外贸易中保护自己的权益?首先要清楚一点,进入国际市场等于抢别人地盘,别人肯定会打你,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在接受《法人》记者专访时,法律系毕业的安立军如此告诫中国企业。 当然,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第二的三氯蔗糖生产企业,捷康公司免除了未来在国际贸易中被诉侵权的干扰,但安立军表示,中国众多出口企业仍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到2020年,按照WTO贸易协定,全球成员国之间均实行零关税,接下来的10年是中国企业走向非关税壁垒的关键时期,“但估计很多企业目前并不知道这个事实,如果不做好准备,中国企业将面临极大的危机。”安立军认为这绝非危言耸听。 在他看来,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对外依存度占70%以上,竞争模式由关税壁垒转向以知识产权竞争为主;二是中国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创造的比例高于制造的比例。这个过程中,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力度也将越来越大,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像钢铁一样硬,这意味着国外的技术可以输入到中国来,同时他们对中国企业的“侵略性”将更强。“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尽快崛起,否则很容易沦为外资的制造基地,给别人打工。”安立军表示。 捷康公司正是看到了这两大趋势,在甜味剂市场做了巨大的超前投资。在一系列的企业运作中,安立军的理念是将法律诉讼当做一项投资,在诉讼中主动出击抢出牌权,“从战略上来讲,我们是用市场战来养法律战,用法律战来促市场战,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使捷康可以在国际市场纵横驰骋。” 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注定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法治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向国际靠拢。安立军认为,这对民营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机会,国家肯定会保护本土企业,“但保护并不等于你能长大,你要去适应这种法治环境,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法治环境会发展、会变化。”安立军表示,民企要有能力适应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而政府也要有意识地在中国市场建立一种竞争性的环境,鼓励企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样会使企业敢于在知识产权上进行投资,对拉动整个社会加大对创新、创造的投资都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法制建设也是需要成本的,在安立军看来,法制建设是对诚信建设的外部制约,它只有配合企业甚至个人的自律的道德制约,才能有效推动法制建设的发展,降低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