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 以创新走出低水平均衡迷局



 文/ 程晓艳

  2009年11月29日,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举办的金融家大讲堂以“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为主题,邀请了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教授,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对保险同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启示。

 低水平 以创新走出低水平均衡迷局
  王绪瑾教授用一句话概括出我国当前保险市场的现状:发展迅速、创新开始活跃,但整体上仍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具体来说,保费收入总量保持高速增长,且寿险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保险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市场结构开始由寡头垄断型向垄断竞争型过渡;保险投资对于保险企业的作用日益增强;从保险企业治理角度,普遍形成了以公司治理和内控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以保险保障基金为屏障的五道防线。

  王绪瑾指出,伴随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辩证地看,这些问题也同样是保险企业崛起和发展的机遇。具体来讲,与我国的GDP和人口规模等指标相比,我国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指标依然较低,表明保险市场总体供应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称;我国存在再保险市场与原保险市场发展不匹配,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不足之处,要求保险同业注重依据区域经济特点针对性创新保险服务的能力提升。此外,保险同业需要重视新业务增长与风险防范机制的匹配。例如,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成熟导致保险投资风险较高,信用保证保险的风险累积问题比较严重等。

  最后,王绪瑾教授表示,从国际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际资本的渗透与扩张加剧了保险业的兼并与重组,也带来国内保险市场的竞争加剧;金融自由化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保险业的产品创新,但也有可能因监管的滞后性而出现监管缺位,潜伏风险;从我国市场需求角度,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区域经济结构推进战略性调整,金融一体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投资环境日趋改善,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地区风险差异较大等决定了我国保险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而监管部门的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法律法规的完善等也要求保险企业加强自我管理,注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议保险同业通过完善保障型产品,挖掘投资型产品,开发衍生型产品方式,在保险业加速发展的环境下提高自身竞争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6238.html

更多阅读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金忠明 上架时间:2011-04-07 23:59:59随着在学校课堂教学岗位时间的日益增多,教师往往不再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与理想抱负。与之相反,“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成为职后一些教师自嘲或嘲他的话语,他们多了对教书育

囚徒困境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对话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探讨民有与国资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经济辩证法  中国改革开放卅载以降,民企总利润增加17.4%,增幅超逾国企。就此数据来看,民企独立完成了一次新飞跃,若从体制机制创新层面解读,不啻是市场经济一场

零散钟点工 家政服务业如何走出零散混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不断发展起来,在满足家庭需要和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容小视的作用。由于看好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不少人开起了家政公司,很多下岗人员和农民工也蜂拥而入,大大小小的家政服务公司一时成

声明:《低水平 以创新走出低水平均衡迷局》为网友我什么都不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