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制造”面临挑战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制造”面临挑战


  对于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来说,2009年不是个好年景。收入下降21%,亏损几成定局,这是公司上市近10年来的第一次。出口减缓是一个因素,但最大的问题是国内产能激增。2009年中国钢铁生产上升了10.5%,生产能力眼看要超过7亿吨,超出国内需求量2亿吨之多。包钢负责投资人关系的于超说:“产能过剩对行业内所有的企业都造成了冲击,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现实。”

  这听起来似乎与2009年中国增长超过8%的宏图格格不入。虽然政府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使中国避过了全球金融危机,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花在厂房、公路和其他大项目上的钱——在上半年飙升了40%,几乎一手推动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银根松动刺激了对钢材、化学品、玻璃等生产物资的需求,生产这些物资的新工厂也由此而增加。目前,中国内地钢材产能超过国内需求近30%,“他们会关闭工厂解雇工人,还是依靠出口解决过剩问题”?总部设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纽柯钢铁公司(Nucor)首席执行官丹尼尔·迪米科说,“他们一定倾向于出口。”

  中国政府在进行了相关调查之后,将钢铁、水泥等6个行业作为抑制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调控重点。据统计,水泥行业在原有19亿吨产能基础上,2009年又新增了6亿吨。铝厂2008年开工率接近4/5,2009年只有2/3。在过去两年间,中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增加了3倍,达到80家。

  拖欠贷款的风险

  华盛顿开始采取行动。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钢管产品存在倾销,并由此而提高关税,使得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管价格几乎翻番。代表美国钢铁企业提起钢管反倾销诉讼的华盛顿律师罗杰·谢格林说:“中国不断增加产能,没有充分考虑需求。”他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管在过去3年间增加了两倍,达到每年210万吨;不过自反倾销裁决之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美国铜版纸制造商也提起了类似诉讼。

  中国政府也担心工业生产过剩的问题。企业提高产能后增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就可能拖欠贷款。如果企业持续过度投资、提高产量,那么中国减少国家投资而向由消费引导的创新经济转型的计划就会落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说:“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经济要依靠什么,是大批量低货值产品,还是高附加值产品。”

  中国已经在采取措施抑制生产扩张。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限制水泥、电解铝、玻璃行业中不能在环保、能耗和规模方面严格达标的企业;上海宝钢和武汉钢铁公司这两个生产大户的千万吨级钢铁项目暂时搁浅;有机硅聚合物和有机矽单体行业不能形成规模的工厂不得建设。道康宁公司(Dow Corning)负责大中华区的汤姆·库克说:“我们欣赏中国政府的做法,他们着眼于那些能最有效利用资源的企业。”规则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道康宁的一些小竞争对手被关停。

  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容易解决。问题最突出的行业大多是由大型国营企业组成,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享有能源和土地补贴,更不要说与当地银行联系密切,因此,想要增加产能是顺风顺水的事。当其他国家有能力买下这些剩余产品时,“中国太平无事……可是现在国际市场就像一个正在冒气的高压锅”,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约尔格·伍德克说。2009年11月26日,他的组织发布了一份有关中国产能过剩的报告,预言贸易摩擦会加剧。

  2009年1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暗示至少在一年内财政支出仍会继续推动经济增长。政府亦无意重估人民币价值。因此,中国剩余产品仍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相对低价。11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南京会见欧盟官员时表示,现在一些国家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实行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这是有失公允的,实际上是限制中国的发展。

  同时,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最终会消耗掉所有的剩余产能。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说:“在竞争环境下,产能过剩是不可避免的。”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导致贸易争端和中国现在面临的诸多担忧。不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司的官员熊必琳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全球金融危机使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

  作者:罗谷(Dexter Roberts),与南妮特·伯恩斯(Nanette Byrnes)、史蒂夫·莱文(Steve LeVine)、李茸(Charlotte Li)和马克·德雷耶姆(Mark Drajem)

  翻译:曹亚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6564.html

更多阅读

俄狄浦斯的形象 “中国制造”在俄形象转变

     “中国车性能好,价格又便宜,为什么不买?用不了几年,这里人人都会购买中国车。”在莫斯科街头,一位驾驶黑色奇瑞汽车的俄罗斯小伙子面对中国媒体的提问这样回答。近几年,多家中国汽车品牌跨出国门,征战俄罗斯市场。  7月初,《中

中国制造业的困境 “中国制造”已经陷入困境

刚刚开始有了点名声的“中国制造”就已经陷入了困境:第一,进入了舆论的困境。除了矿山外,从事制造行业的工厂成为黑心血汗工厂的首当其冲者,因为他们使用的大量民工。就是采矿行业不断出现事故,但是行业用工制度受到的指责还是很少,一般

陈怡张近东 张近东论道中国制造

竞报讯(记者 张鑫) 昨天下午,作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以主讲嘉宾的身份,在“四海论道”香港论坛上提出,“世界在中国制造,中国为世界制造。”也由此引发国际舆论对中国制造的热烈探讨。   据了解,张近东此次香

研发困局突围 中国制造如何突围外贸困局

       单纯提价难以完全化解成本危机加强自主创新把握产业链上游"话语权"方为长久之策   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以成本优势著称的"中国制造"正在失去价格优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贸困局。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中国制造”如何赢得未来

先来看两个不同的案例:夏普的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成为南京市的“工业项目一号工程”。夏普终于为其业已停产、折旧完毕的六代线找到了婆家。南京市政府的心思是,希望通过引进国内第一条六代线带动区域产业链发展。但随后传来的消

声明:《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制造”面临挑战》为网友骤雨初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