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国内股市出现异常波动,不排除证监部门突然刹车甚至暂时叫停的可能。 撰文/贺军(安邦咨询高级分析师)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月8日表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证监会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原则,选择优质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首批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和市场状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数年楼梯响,终见人下来!与以前相比,证监会此次对股指期货的推出给出了具体时间表,表示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发布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等工作,以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推出。这意味着,约3个月后,中国就可以推出股指期货。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中国股市的一件大事,未来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和玩法都将会有所改变。这将给国内股市带来什么影响呢?在笔者看来,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国内股市交易的杠杆将会放大,市场短期波动可能加剧。融资融券改变了过去国内股市必须足资足券才能交易的规则,可以去借钱借券来进行买卖,其本质是扩大交易杠杆。从融资融券的原理看,它增加了投资者的选择,提供了“卖空”的机会,起到“对冲”过去市场单边预期的作用。然而,国内市场散户众多,同时又受机构主宰,融资融券推出后,普通投资者恐怕利用其杠杆的可能性较大,发挥其“对冲”功能的可能性较小。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将加剧市场的短期波动。 二是股指期货的同步推出将吸引更多热钱流入中国股市。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同时获批,这一点有些出人预料。有专家曾提出,按照谨慎原则,决策层应该先推融资融券,以后再考虑股指期货。但决策层显然对形势预期更乐观,决定同时放行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的推出为市场提供了直接交易未来股市走势的品种,它的开闸将会加大市场的波动,并且吸引更多的境外热钱流入中国股市。

三是对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风险将会放大。与成熟资本市场不同,国内股市是一个散户众多的市场,专业投资水平很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虽然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参与,但相比过去,其专业性仍然大大提高,未来的市场游戏实际上更适合于机构,而不是散户。 四是短期内对券商是实质性利好。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后,中长期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短期内对券商是一个实质性的利好。因为融资融券给券商提供了业务创新,这必然会活跃交易,加大交易量。中信建投研究所曾做过测算,如果融资融券交易额占市场成交额的15%左右,则融资融券金额将达到5000亿~8000亿元左右,这将为证券行业贡献500亿~700亿元左右的收入,长远来看,融资融券业务可以提升券商收入30%左右。投资者能不能挖到金子单说,但卖镐头的券商则是一定会赚的。 五是不排除政策在短期内出现反复和急刹车的可能。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肯定会成为中国证监会的政绩。但在目前,证监会想必也是心下惴惴,生怕出现闪失。因此在初期肯定会在准入门槛、交易监管方面十分谨慎,一步步放开。但由于此闸门一开,市场波动在某些情况下难以控制,如果再加上资金大量流入、杠杆放大,一旦国内股市出现异常波动,不排除证监部门突然刹车甚至暂时叫停的可能。这在过去并非没有先例,1995年的国债期货事件爆发后被叫停,就是政策急刹车的一个典型案例。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是继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内股市改革的又一件大事,但对于政策部门来说必须关注的是,一个新金融品种的产生必须要有成熟的市场条件配合,缺少必要市场条件的金融期货品种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现在推行新的改革,是否拥有了足够的市场条件?应该把握怎样的政策节奏?对其中潜在的风险,决策层需要慎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