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国枢

预测房价是件不靠谱的事情,所以老詹从来不干这傻事。我晓得说来说去,无非是其一,波动说。其二,下跌说。其三,上涨说。逃不出这么三类。那天看到一新闻,说是京城某位以直率自诩的房产老板,在座谈中预言:北京房价,很快要涨到5万元一平方米!而另一位号称“索罗斯的中国门徒”并在某公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的金先生,说得更加邪乎,此公在厦门一次演讲中公然宣称:北京房价将涨到每平方米30万元! 哇噻,此语一出,当场晕倒一大半,另一小半尚未晕倒,已然笑倒。 看到此类消息,老詹不禁冷笑,嘿嘿,竟有如此预测房价的!那玩意儿是你们张开大嘴,说涨多高就能涨到多高的吗? 老詹同志,您认为大嘴们讲得不对,那么您呢?您的观点,又是如何? 我的观点嘛,在此暂且不表。还是老规矩,先讲故事,再说道理。 话说今年中秋前夕,应邀回老家西昌一趟,为的是一睹被称为“中国狂欢节”的凉山彝族火把节。火把节后,又到曾经读书下乡的会东县城,看望朋友。好多年没返乡了,回去第一印象,是这个县城已经膨胀不知好多倍简直认不出来了!县长告诉我,这些年,县城出现了过去未曾料到的一奇怪现象,人口猛增,学校紧缺。为什么呢?重要原因之一,是当今人们对子女的重视和投资,已经大大超乎想象!不少乡镇虽然离县城较远,但为了孩子,乡镇干部或者当地有点钱的农民,不远千山万水,也要把孩子送到县城读小学,念中学。而且,越是好的学校,越是满足不了这一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县城房市近些年火得不得了,乡镇干部也好,富起来的农民也罢,都在城里置办物业,既陪太子攻书,又作日后养老。而县里背景更大财力更足者,则又纷纷跑到条件更好也更远的西昌市买房,西昌的呢,往成都跑嘛。 县长一席话,老詹吃一惊。细细一琢磨,有深意存焉。 深意何在?从小小会东县城这一滴水中,老詹隐约看到了中国城市化异乎寻常急剧加速的大趋势,看到了越是大城市越会有巨大房屋缺口这一可怕而无可更改的事实! 具体说吧。当今中国,某一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单单为这个城市市区所需求。一个省城的房地产市场,也不单单是为省会城市所需求。而首都北京的房屋,也就不仅仅是为京城百姓需求,而是要满足全国百姓需求了!其实远不止此,香港的,澳门的,美国的,欧洲的,归国侨民、公司白领,不都有在京购房的需求吗? 需求与价格成正比——这是经济学一铁律。需求越是强烈,价格越是高企。把以上需求统统算上,其力之猛,难以估量。京城房价,能不嗖嗖嗖嗖直往上蹿吗? 需求如此,供给怎么样呢?供给与价格,恰成反比。记得前些年,为平抑房价,国家曾出台政策,严把关口,收紧土地。这一弄把土地卡死了,供给一紧,适得其反,房价反而如火浇油,哗啦哗啦,涨得更猛这,或许正是前些年全国房价突然一家伙异常上涨的一大动因呢! 老詹认为,房价问题,关键的关键,还在供给和需求。有专家学者以人均收入与房价之比,推论京城房价已经太高,并以此进行国际比较,得出结论,京城房价,必然大跌。这是不足为据的。比价再不合理,只要有强烈需求,房价就非涨不可。比价虽然合理,房子卖不出去,搁在那里,房价也非落不可。至于计算房价中哪块合理,哪块不合理,政府拿了多少,房地产商又得了多少?这与房价高低,更没多少关系。你以为老板是些什么人?赚得再多,只要需求旺,房子卖得动,再赚几倍十几倍,这些弟兄是一点儿也不脸红心跳更不会自动收手大发慈悲的。 怎么办呢?从理论上说,要让房价下降,办法非常简单,只要放松口子,在城市或近郊大量抛出土地,不出仨月,这房价不哗哗哗垮得一塌糊涂才怪了!然而实事上这不可能,一是国家土地有限,各地必须死守耕地红线,二是地方政府也不会糊涂到这个地步,房价骤降,且不说会产生若干连锁反应,闹出许多社会问题,就是从地方财政看,政府也断断不会出此下策。 九九归一,从长远看,京城房地产需求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都非常强烈,然而供给一时又不可能放松,所以,老詹的观点是,北京房价,还得上涨。这个趋势,是不以某些好心人的意志或购房人的苦衷为转移的。至于涨到多高,2010年或者2015年能否从现在的均价一万五涨到二万、三万,抑或更高?那就要综合各种因素尤其要根据需求和供给来作慎重判断了。而这需求和供给,又因各种原因,谁也难以作出准确的量化统计。 所以,老詹认为,对房地产走势作分析,越是具体,越是“准确”,越不靠谱,越不准确。 所以,此篇文章,只能就京城房价的大趋势作出判断。对或不对,三五年后,定见分晓。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